正在閱讀
澎科大吉祥物雪印的藝術家──吳飛達

澎科大吉祥物雪印的藝術家──吳飛達

在澎湖居住創作的吳飛達有長達30多年與公部門公共藝術案子應對的經驗,身為最近引起熱議的澎科大吉祥物雪印的創作者。吳飛達原本專於西畫創作,然而繪畫創作要在澎湖營生不易,因緣際會下開始從事石雕,對於澎湖在地的特色與情懷有他自身的一套創作思維。
澎湖科技大學吉祥物雪印。(擷取自「澎湖靠北 – 靠北澎湖」粉絲團)
在澎湖居住創作的吳飛達有長達30多年與公部門公共藝術案子應對的經驗,身為最近引起熱議的澎科大吉祥物雪印的創作者,吳飛達對於澎湖在地的特色與情懷有他自身的一套創作思維,典藏特選了《今藝術&投資》第305期專題「吉祥如『藝』觀誰的光」中的採訪報導,為讀者介紹吉祥物雪印背後創作者吳飛達的故事。

澎湖在地藝術家吳飛達,1962年出生,現為澎湖縣雕塑協會的創辦人,同時也是創會會長,自28歲搬回澎湖創作至今,原本專於西畫創作,然而繪畫創作要在澎湖營生很困難,因緣際會下開始從事石雕,而與妻子程子真在澎湖定居,與雕塑創作的緣分也就此展開。吳飛達表示,澎湖地方的公共藝術雕塑,都是經過評選比件,名次最高的才簽約執行製作,政府並不能指定作者,公部門經費超過十萬的案件,都必須公開招標,是屬於作品比件的方式,徵選單位從澎湖縣政府、市公所、鄉公所到澎湖國家風景管理處都有。澎湖的天然環境特殊,鹽分高、紫外線強、風化作用明顯,作品材料的選擇有許多現實的考量,吳飛達對此亦有所考量,當地雖然盛產玄武岩,但因為裂痕多,不適合做大型的創作,如果鑄銅的話,又因價格偏高,製作的金費也沒有這麼多,所以FRP成為最佳的選擇,重量較輕,雖然上色後較易褪色是其缺點,然而在市售顏料幾乎都沒辦法對抗紫外線的前提之下,即使幾年後FRP就會腿色,但卻也是最容易修補的媒材,反觀石雕作品,雖然可以保存較久,但一有損壞即是不可逆的,且難以修復,在色彩表現上,FRP有更多的表現性。

照海小童身上的配備,正是當地人夜間「照海」的捕魚基本配備。與珍珠小童為一組的系列創作,呈現出吉貝人的日常。(吳飛達提供)
在澎湖居住創作,吳飛達有長達30多年的經驗,公部門公共藝術的案子,如何呼應居民生活、達到地方政府宣傳,作品往往要有一定程度的寫實,避免過於抽象是不得不考量的因素,唯有觀眾接受度高,地方的鄉長、里長不用解釋太多,才不會遭致過多的爭議。《瓜果樂團》這組作品,結合澎湖後寮村的重要名產,包含嘉寶瓜(澎湖西瓜)、楊梅果、梭子蟹、馬糞海膽以及石居章魚,組成一個開心的樂團,而媒體大肆報導的吉貝公共藝術,由吉祥如意貝、照海小童與珍珠小童組成,吳飛達從當地特有的船蛸貝出發,並將組合的船蛸貝構成「如意」的形狀,在「吉祥如意貝」名稱的聯想下,以「吉貝」二字呼應當地地名。珍珠貝的在過去也是澎湖的產業之一,在該基礎上,希望表現出珍珠精靈的意象,將人形做了「精靈」化的處理,而照海小童有著黝黑的皮膚,頭燈、魚叉等捕魚道具,是當地人在熟悉不過的基本裝備。針對媒體的報導與網路上的評價,吳飛達雖然不以為意,但也認為這或許可以是一種反向操作,讓觀者更認識澎湖。 面對吳飛達的公共藝術作品,如果不加以詢問,觀者很難知曉,吳飛達欲再現的澎湖日常有著多少的地方習以為常的知識,包含什麼是照海、嘉寶瓜與楊梅果?平時都躲在咾咕石裡的石居章魚是什麼?梭子蟹的公母有什麼不同顏色的區別等,包含馬公烏崁靖海宮在內等其他廟宇,亦連續多年,請吳飛達設計造型乞龜,除了用黃金打造的金乞龜外,還有以高麗菜結合咾咕石,所堆砌成的乞龜,充分展現出吳飛達結合在民俗活動與在地素材的能力。對吳飛達而言,FRP的材質畢竟沒有石頭耐久,雖然石頭有無法修復狀況,但以個人藝術性的創作而言,石雕才是吳飛達認為最能表現自己的創作媒材,但是即使FRP的創作有許多現實的考量,吳飛達也結合澎湖特有的風俗與物產,盡可能的強調自己對於澎湖的觀察在其中。
《瓜果樂團》這組作品,結合澎湖後寮村的重要名產,包含嘉寶瓜(澎湖西瓜)、楊梅果、梭子蟹、馬糞海膽以及石居章魚,組成一個開心的樂團。嘉寶瓜跳街舞,楊梅果則是主唱。(吳飛達提供)
劉星佑( 58篇 )

熱愛第一代神奇寶貝,熟悉庫洛牌使用方法。專長當代影像評論、書畫研究,關注農業環境與性別議題。現為獨立策展與藝術創作。文章發表於典藏、Art Plus、藝術家雜誌、等平台。曾策展於香港牛棚藝術村、臺灣國立美術館數位方舟、臺北數位藝術中心、臺北國際藝術村、台南總爺藝文中心等。影像作品曾獲「臺北美術獎」優選、「台北國際攝影藝術獎」Grand Prix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