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是靈、是美、是信仰 迎接James Turrell的萬丈光芒

是靈、是美、是信仰 迎接James Turrell的萬丈光芒

1943年5月6日,詹姆斯.特瑞爾(James Turrell)在洛杉磯出生,即便在兒時就對光有著強烈的興趣,…
1943年5月6日,詹姆斯.特瑞爾(James Turrell)在洛杉磯出生,即便在兒時就對光有著強烈的興趣,沒人料到他在光裡沉浸了半個世紀。2017年1月,特瑞爾的光跨越太平洋來到上海,在龍美術館冰冷的工業風空間中,這位逾70歲藝術家的熱忱和思索,光芒萬丈。
龍美術館「詹姆斯.特瑞爾回顧展」展覽現場。(攝影/王凱梅)
迎光而飛
有著作為航空工程師和教育家的父親,特瑞爾對太空和光的興趣似乎是與生俱來。「我從很小就對光很著迷,那時我們住在帕薩迪那(Pasadena),二戰時期家裡面掛著遮光布,我就會把遮光布拽下。我對光現象很感興趣,它對我的魅力不亞於車頭燈對一隻鹿所產生的魅惑。」
特瑞爾「天空之城」系列作品—《Stone Sky》(courtesy Florian Holzherr)。圖|James Turrell Studio
濃厚的興趣下,特瑞爾在16歲就拿到了自己的飛行執照,累積飛行時間超過1萬2千小時,穿梭於雲層之中,在光芒的包裹下看著地平線一點點消失,感受光的聚攏、擴散和絲絲變幻,這種難得的經歷帶給特瑞爾的是震撼。「當你目之所及如此廣闊時,你會一點點忘記自我,這很令人驚訝,得到的是全新的感知。而且在很多不適合飛行的情況下,比如可見度不好的黃昏,你會發現自己的知覺並不完全可信。飛行員有時必須學會摒棄之前熟知的感知方式。」
這些體驗在物理和心理上拉進著特瑞爾與光的距離,而貴格會(Quakers)的宗教背景則無疑給光賦予了更多精神層面的神秘性和超越性。被作為傳統貴格會教徒的祖母帶大,特瑞爾曾多次回憶在貴格會集會時,祖母告訴他要「走進自我迎接光」(go inside to greet the light)。這是貴格會所信奉的「內心之光」(或「靈光」,inner light),即上帝在每個人心中,會給靈魂帶來指導力量。對特瑞爾來說,「迎接光」這一描述的影響始終追隨著他。
特瑞爾「天空之城」系列作品—《Within Without》。圖|James Turrell Studio
1965年,特瑞爾拿到了波莫納大學(Pomona College)知覺心理學(perceptual psychology)學士學位,之後同名的「全域裝置」(Ganzfeld)系列作品就源於他這一時期研究的甘茲菲爾德現象(Ganzfeld effect),數學、地理以及天文學也是特瑞爾的研究物件。1966年,特瑞爾參加了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研究生工作室藝術專案,並開始創作「空間投影裝置」(Projection Piece)系列作品,1967年帕薩迪那美術館就為特瑞爾舉辦了個展。1973年,特瑞爾收穫克雷爾蒙特研究生大學(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的藝術碩士學位並於次年拿到古根漢獎金。
特瑞爾「天空之城」系列作品—《Within Without》。圖|James Turrell Studio
這位南加州「光與空間運動」的代表人物堅定地行駛在通往光的道路上,留給觀眾一片炫目、迷離的困惑。光,在宗教、哲學和藝術上的意涵無須贅述,在和光進行了物理性、宗教性、藝術性的多重對話後,這位元精通心理學、有著超越性宗教體驗的藝術家,把他觸碰到雲端那一瞬心頭的顫動、諦聽性靈召喚時的感動,和對文化更迭的思考都融進這些光譜之中。
取光窺天
特瑞爾最為浩大壯觀的作品當屬《羅登火山口》(Roden Crater),1977年特瑞爾買下了這座位於北亞利桑那州的休眠火山。在最大程度保留火山原始外觀的同時,對火山內部進行了改造,包括移動了超過130萬立方碼泥土,構成了火山口碗(Crater Bowl)這一空間,太陽|月球室(The Sun|Moon Chamber)、東門戶(East Portal)、火山之眼(Crater’s Eye)、阿爾法東隧道(Alpha(East)Tunnel)及連接隧道也在隨後紛紛建成。這一工程仍在持續,竣工之時將有21個空間和6條隧道呈現。
特瑞爾《羅登火山口》的「火山之眼」。圖|James Turrell Studio
「我的願望是建立一種情境,將你帶入其中並觀看,隨之轉化成為你個人的體驗。」這是特瑞爾對《羅登火山口》的願景,在「火山之眼」這一裸眼天文台中,天花板上有著圓形的開口,陽光、雲影、流淌的色彩都從這一方開口中傾瀉而下,帶著自然的撫慰和神聖的光輝。觀眾則像朝聖般欣賞著可能許久不曾注意的天空,欣賞著光線的點滴移動、投影形狀的扭轉和洶湧的明暗更替。
特瑞爾《羅登火山口》的「阿爾法東隧道」(courtesy Florian Holzherr)。圖|James Turrell Studio
和「火山之眼」相似,特瑞爾的「天空之城」系列(Skyspaces)集中展示著自然光之美,在建築的天花板上,從圓形或方形的開口處,迎接光。2013年,特瑞爾在北京東景緣搭建了國內唯一一件特瑞爾的「天空之城」系列作品—《聚集的天空》(Gathered Sky)。寺廟旁的純白小屋內,頭頂可見矩形的天空,開口下方的牆壁內隱藏著一圈LED燈管。觀眾可以躺在毛毯上,頭枕蒲團,在輕柔的音樂聲中進入一個隱秘的世界。
特瑞爾「天空之城」系列作品—《Gathered Sky》。圖|James Turrell Studio
特瑞爾對於光的癡迷不僅在於再現光,跨學科的研究讓特瑞爾希望觀眾能真正進入作品之中、觀看自己觀看的過程。「當你讀一本書時,故事讓你忘卻了所處的地方和身邊的人;當你聽音樂時,樂曲能讓你的屋子變得時小時大。這就是作品所創造的空間,這在視覺藝術中同樣重要,觀看視覺藝術時也需要觀眾進入這些藝術空間。」運用自然光的創作很容易讓觀眾體驗到那種自然的、原始的、甚至動物性的情感,而人造光的運用則更加多元,在空間打造、明暗對比和色彩刺激的多重作用下,特瑞爾的光創造著更非凡的世界。
光的盛宴
未能展示室外作品的龍美術館回顧展呈現了特瑞爾其他系列的作品,在這裡,光更加絢麗,深具迷惑性和煽動性,隱隱指涉著人類文明。3件沉浸式作品帶來的感觸最為難忘,《全域裝置》(Ganzfeld)是特瑞爾根據龍美術館的空間特別打造的空間裝置作品。特瑞爾在1976年開始了「Ganzfeld」系列的創作,Ganzfeld一詞源於德語,意為全域(entire field),Ganzfeld實驗是1930年代盛行的超感官知覺實驗,在實驗中被試者躺在睡椅上,被蒙住雙眼,戴著播放白色雜訊的耳機,在感官知覺如此蒙蔽的情況下,被試者接收另一人用意念傳送的圖像資訊,之後在圖集中挑選接收到的圖像。實驗得到的33%的正確率高於預測的25%,昭示著意識的神秘性。
龍美術館展出的《全域裝置》是一件純白的房間,特瑞爾在正對面的牆壁上挖出了圓矩形的洞,將光源藏於其中,燈光顏色不斷變換,空間中除了光別無他物,恍若一場光的派對。從方形入口處溢出的熒螢光芒有著無窮的魅惑力,拾級而上踏進空間,周身有被煙霧環繞之感,彷彿光芒正在緩緩流淌。看不見光源和邊界為整個作品敷上一層不真實的前衛感,而圓矩形洞口處的光芒略亮於他處,使之看上去像是一個入口、艙門或啟示,未來感、科技感隨之襲來,整件作品的空曠和靈性讓人想到太空、雪地或夢境,彷彿連結著宇宙最隱秘的深處。在這樣純粹的視覺刺激下,其他感官好似暫時失靈,觀看成為唯一重要的事。
另兩件沉浸式作品《空間分割》和《楔形空間》則很好的利用了黑暗,這兩件作品都需要走過一段全黑的曲折通道,在幾乎密閉的、一無所知的黑暗空間中,焦慮感步步緊逼,在氛圍達到極致時,通道盡頭光芒顯現。《空間分割》的盡頭是一片模糊、微暗的紅光,當眼睛逐漸適應這種明暗變化後,紅光也會愈發清晰明亮。《楔形空間》則用呈角度的牆體分割了空間,牆體及其背後隱藏的光源形成一道道光幕,將這一有深度的空間呈現為平面圖案,模糊了二維與三維的界限。
回顧展上另一件熱門作品《淺空間》(Shallow Space)同樣把三維空間塑造成了二維平面,利用空間隱藏光源、製造錯覺是特瑞爾的拿手好戲。《淺空間》中特瑞爾在牆壁上挖出了矩形邊框,並將光源置於牆體背面,光芒從洞口射出構成一條發光的邊框,邊框包圍著的矩形牆壁彷彿懸浮在空中。《淺空間》的衍生作品《牆角裝置》則用牆角代替了平面牆壁,在牆角開口中的光源射出的光線天衣無縫地鑲入開口,使之在黑暗中化身為懸浮的發光體。
而在特瑞爾早期的「空間投影裝置」系列中,我們能窺見之後這些作品的源頭。這一系列作品共有36種不同的形式,分為單牆投影和角落投影兩類,特瑞爾用投影儀將光束以特定的角度和形狀投射在黑暗房間的牆壁或角落,構造懸浮的幾何體和空間的錯亂感。「空間投影裝置」系列的靈感來源於柏拉圖的洞穴寓言:設想在洞穴中有一批囚徒,背對火堆,只能看到正對面牆壁上的影子,便會以為影子是真實。當有人走出洞穴時才能看到真實的世界,卻也很難說服其他囚徒相信他們眼前的並非真實。特瑞爾的人造光製造著假象、錯覺、幻境,在這些美麗的洞穴中有人甘為囚徒,但特瑞爾一定不滿足於此。
龍美術館「詹姆斯.特瑞爾回顧展」展覽現場。(攝影/王凱梅)
特瑞爾,這位把物理學、心理學、宗教、哲學和美學都投射在光上的藝術家曾笑稱:「那些購買我作品的人究竟買的是什麼呢?一種說法是,他們購買的是經過的光。」自然光或人造光,我們在特瑞爾作品中欣賞的也是經過的光,它沒有定論,不曾結束,時刻變換著、充盈著,唯一肯定的是它包含的美麗與沉思。
徐佳蕙( 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