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演講
為期兩天的研討會一共有四場主題演講,講者分別為屈志仁、謝明良、陳國棟及Christiaan J. A. Jörg。屈志仁(James Watt)為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名譽館長、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前主任,策劃過多檔知名展覽,如2004年「走向盛唐(China:Dawn of a Golden Age,200~750 AD)」、2010年「忽必烈的世界(The World of Khubilai Khan)」等。其主題演講題目為「中國二千年陶瓷史的回顧與展望」。說到這個題目,屈志仁笑稱自己喜歡講一個比較大範圍的題目,可以將各個問題意識都囊括其中。演講中以戰國楚地竹書「河濱遺範」當作開端,一路從史前時代的彩陶、北魏的白釉綠彩一路說到了唐代法門寺、宋元時期的龍泉窯、明代五彩、清代琺瑯。屈志仁強調,研究每個時代的陶瓷不應該局限在陶瓷本身,更應該進一步檢視時代的社會氛圍、技術、商業活動等面向。
謝明良為台大藝史所終身特聘教授,研究領域為中日陶瓷史、中日藝術交流史及中國工藝美術史,近年也將視野擴及亞洲陶瓷的整體觀察和比較,此次主題演講「壯罐的故事」即反映其研究範疇之廣泛。壯罐為一類呈大口、短直頸、直筒身腹下置圈足的筒形罐,清宮壯罐的製作主要模仿自明代永宣時期的古物;但更有趣的是,明代永宣時期壯罐其實是模仿自中東伊斯蘭及歐洲義大利等地的馬約利卡陶(Majolica),近似當地產的藥罐(Albarello)。但若進一步研究馬約利卡陶,謝明良指出馬約利卡早期發展曾一度中斷,直至12世紀才再次復興,而復興的原因是受到拜占庭帝國剔劃花作品的影響;同時,拜占庭剔劃花作品又可以追溯回伊斯蘭陶器,而此時的伊斯蘭陶器卻又是受到中國影響而誕生。
陳國棟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集中在經濟史、海洋史、明清史等,施靜菲笑稱其為「藝術史的好朋友」,近年有不少關於清宮內務府包衣、官員及藝術品製作等議題的文章。演講題目為「歐洲貿易、茶文化與紫砂壺」,討論歐洲進口與販售茶、歐洲人飲茶及宜興紫砂壺到歐洲與仿製品等面向。根據文獻,歐洲人最早的喝茶紀錄大概是在16世紀中期,而歐洲真正有進口茶葉是在17世紀初,大量銷售是在17至18世紀間。茶葉的輸入也引發飲茶的盛行,在為數不少的畫作中,可以見到歐洲人飲茶的畫面;而17世紀末到18世紀中葉的部分畫作亦可見到紫砂壺的身影,在這飲茶習俗才剛開始蓬勃的階段,使用紫砂壺成為常態。這樣的狀態大約維持了70年,18世紀中後期歐洲開始建立一套完整的飲茶習慣,紫砂壺漸漸退場。也在這短短70多年,歐洲除了進口紫砂壺,也有當地仿製者,如Elers兄弟及Meissen陶瓷廠等皆有之。
各場次發表
發表場次共四場。第一場發表人為吳光榮、黃健亮及坂井隆。吳光榮為杭州中國美術學院陶藝系教授兼該學院美術館副館長,發表題目為「紫砂陶泥片成型工藝考」,展示了紫砂壺特殊的「打身筒」、「鑲身筒」技法所需使用的各類工具及製作工序,也簡述了整個紫砂考古的重要窯址、出土品等。坂井隆為台大藝史所教授,專攻東南亞美術史、考古學及日本近代美術考古、文化資產研究等,發表題目為「Yixing Teapots Found in Banten Lama Archaeological Site, Indonesia」。根據沉船出水品可知,過去應該有不少的宜興紫砂壺隨著移民到達印尼,但坂井隆指出印尼考古出土的紫砂非常少見。Banten Lama是少數出土有紫砂壺殘片的遺址,這裡過去曾經是東南亞地區中國陶瓷長程貿易的港口之一,當中應該有為數不少的中國外銷陶瓷。發表尾聲時,坂井隆更特別展示幾件台灣私人藏外銷東南亞的宜興壺,當中有些作品甚至帶有特別的印款,相當少見。
黃健亮是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成陽藝術文化基金會特聘研究員,是台灣地區數一數二的紫砂研究學者,撰寫有相當多的紫砂著作。發表題目為「荊溪惠孟臣及其作坊再探—兼論孟臣家族工藝風格與作品特徵」,此一議題為其長久以來持續關注的題目,就在去年(2017)黃健亮終於親自採訪到惠家第41代孫,從他們在文革後重修的祖譜可以確定真有惠孟臣此人,生於明萬曆三十年(1602),這跟過去黃健亮單純以傳世、出土器中帶有惠孟臣款式的作品,交叉比對後的結果1600至1610年間不謀而合。惠氏家族做壺者也不只惠孟臣一人,尚有託款「孟臣製」的惠逸公及惠漢公。根據豐富的款識比對可以明白,「惠孟臣」一開始實為一位工匠名,但後來演變成工藝特徵各異的工作坊,「惠孟臣」遂成為商業品牌的標誌。
第二場次的發表人為孟絜予(Jeffery Moser)、尹翠琪、余佩瑾及王亮鈞。孟絜予為美國布朗大學藝術與建築史系助理教授,曾任職於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及浙江大學等校,專攻中國宋元時期的藝術與智識史。發表題目為「Technicity in Song-Yuan Ceramics」,他認為過去學者討論宋元陶瓷時,經常著重在其他媒材如何影響陶瓷,而甚少談到宋元陶瓷如何影響他者。他的報告著重在「技術性」(Technicity),提出其實宋元陶瓷製作深深影響當時青銅器的製造。這些影響不是明顯地體現在器形、紋飾上的模仿,而是在製造的思維模式上,例如青銅器外範上的印模、滾輪,即可能源自於陶瓷印花的思維模式。
尹翠琪為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副教授,主要研究中國陶瓷史、道教藝術、明清物質與宗教文化等。發表題目為「18世紀外銷瓷的紋飾與廣東琺瑯之關係─以蜂窩紋為例」,蜂窩紋(honeycomb)為八角形和四個正方形重複構成的圖案,這類蜂窩紋特別受到荷蘭人的喜愛,常見於歐洲等地的紋章瓷上,推測可能受到廣東生產的銅胎畫琺瑯影響。尹翠琪將蜂窩紋整理出三種類型,分別為花心蜂窩紋、菱形蜂窩紋及典型蜂窩紋,並認為蜂窩紋的盛行可能來自宋式錦的幾何紋飾。
余佩瑾為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處長,研究範疇包含中國工藝史、中國陶瓷史、清代宮廷收藏,近年主持策劃多場重要展覽,如「金成旭映—清雍正琺瑯彩瓷特展」、「貴似晨星—清宮傳世12至14世紀青瓷特展」及「品牌的故事—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與包裝藝術」等。發表題目為「珍藏版西洋風—以郎世寧畫鈞釉瓶為例」,身為傳教士來華的郎世寧,其在清宮更重要的身分是畫家,畫家生涯深受康雍乾三朝皇帝的愛戴,書畫外也跨足官窯瓷器及其他工藝,當中便包含畫鈞釉瓶。余佩瑾在法國吉美博物館發現一件紋樣畫法頗為特殊的〈爐鈞釉五彩包袱式瓶〉,從「包袱式瓶」、「盤長紋式」及「魚紋」等多層面向討論與西方之間的關係,試圖連結這件作品與郎世寧之間的關係。
王亮鈞為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助理研究員,主要集中於紫砂器研究。發表題目是「康熙朝宜興胎畫琺瑯瑣議」,聚焦於故宮19件康熙朝的紫砂器,特別是這批紫砂器都有上彩,部分作品還在器身施罩鉛釉,都是過去宜興紫砂器中少見的特徵。王亮鈞提示這批宜興胎畫琺瑯和歐洲波特格紅陶(Böttger stoneware)之間可能有著某種關聯性,除了上彩,波特格紅陶也存在有打磨使作品器表光亮的現象,和這批康熙朝宜興胎畫琺瑯部分作品施罩鉛釉、使器表光亮,似乎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王亮鈞也說到,目前並未能在清宮中找到波特格紅陶的留存,且未能有可靠的文獻資料佐證兩者間的交流。
第三場次發表人為王靜靈、Eva Stroeber及施靜菲。王靜靈為荷蘭國家博物館中國藝術研究員,先前曾服務於德國柏林亞洲藝術博物館,專攻亞洲藝術相關課題。發表題目「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所藏的宜興紫砂器及德爾夫特窯場之倣作」,介紹了該館近20件紫砂器,這些作品一共有四個來源,當中多數為18世紀海牙律師Royer舊藏。同時也介紹了當時歐洲人飲茶的情形。Eva Stroeber為公主堂博物館(Keramiekmuseum Princessehof)前亞洲陶瓷研究員,也曾在德國德勒斯登博物館擔任東亞陶瓷研究員,研究範疇包含東亞藝術史、哲學史及地區比較等議題。發表題目「The Rituals of Drinking Tea in late 17th and early 18th Century in the Netherlands and England」,她利用各類畫作講述當時人們的喝茶情形,包括男人在咖啡廳喝茶,上流階層女性在家中相對隱蔽的房間中聚會飲茶的情形,體現出男女不同性別喝茶的差異;相對地,一般階層家庭就是聚在家裡喝茶。除此之外畫作之中的紫砂壺,隨著歐洲喝茶習慣的確立,也漸漸從一般生活用器轉變為陳設器。
施靜菲為台大藝史所教授,研究範疇包含中國工藝美術史及東亞紋飾發展史,特別著重在蒙元及清代。發表題目為「17到18世紀歐洲仿製宜興紫砂壺再探:重返希臘羅馬與再製中國?」,主要探討德國波特格紅陶與宜興紫砂之間的關係。其實波特格紅陶不只模仿宜興紫砂、也模仿了其他地區模仿宜興紫砂的作品;同時,波特格紅陶也有很多模仿金銀器、玻璃器甚至漆器的作品。因此,施靜菲認為如果只是認為波特格紅陶單純「複製」(copy)宜興紫砂器,是非常可惜的。追求銀器的質感,使用玻璃器的裝飾技法等跡象顯示,波特格紅陶是很積極地吸收各式器類的優點。最後,施靜菲提示可以用「技術挑戰」或「競爭」因素,來看待波特格紅陶與紫砂之間的關係,也強調「商業利益」更是推動這一切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四場次發表人為郭學雷、森達也及新垣力。郭學雷為深圳博物館研究員兼副館長,研究領域甚廣,涉及鈞窯、吉州窯、磁州窯、黑釉瓷等。發表題目為「從新安沉船出水瓷器看元朝及日本鎌倉時代茶文化的變遷—以新安沉船發現黑釉瓷及相關遺物為中心」,探討新安沉船(約1323年沉沒於今韓國新安外海,基地港為福州港、目的地為日本博多)上出水的一些黑釉瓷碗,應為南宋建窯產品,但他指出由於此船沉沒時間已與南宋滅亡相距40多年,反映出日本鎌倉時期對於中國茶文化的吸納收容與中國地區可能會有落差之外,也提及鎌倉時期茶文化盛行的狀況。另外,也討論丁香罐作為丁香盛裝器進入日本後,轉變成茶入的重複利用情況。
森達也為日本沖繩縣立藝術大學教授,過去服務於日本愛知縣陶磁美術館多年,主辦過無數重要陶瓷展覽,研究領域集中在中國唐代至明清陶瓷史,窯址考察經驗非常豐富。發表題目「日本與沖繩的紫砂文化」,詳細的介紹了日本紫砂與煎茶道的發展之外,也簡述沖繩地區留存的紫砂茶器。新垣力任職於日本沖繩縣立埋藏文化財中心,為沖繩考古挖掘的重要學者。發表題目為「考古資料及文獻史料中的琉球茶文化」,主要分御城時期及近代兩個時期介紹,兩個時期分別出土有不同的抹茶、煎茶道具,除了顯示當地的茶文化發展,也體現出琉球作為中國與日本之間中繼站的角色。
台灣大學「亞洲陶瓷史與物質文化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紀實
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於4月13至14日假該校文學院會議室舉辦「亞洲陶瓷史與物質文化研究:兼論宜興紫砂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