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修尼巴爾的創作航道

修尼巴爾的創作航道

身分認同的兩難 因卡,修尼巴爾於1962年在倫敦出生,於奈及利亞成長,先後於Byam Shaw College…
身分認同的兩難
因卡,修尼巴爾於1962年在倫敦出生,於奈及利亞成長,先後於Byam Shaw College of Art(中央聖馬丁學院前身之一)和Goldsmiths College(金匠學院)完成美術學業。相較於先前的政治色彩或是殖民/後殖民主義的主題,這系列的作品Yinka帶我們回到他成長的奈及利亞。他說:「這是一個關於使用想像力,還有我的認同、最初身分的展覽。」因此展覽的主軸,環繞在3歲到17歲,來到英國前10多年在非洲的生活經驗。他回想起,教育一直是他們家重要的一部分,小時候父親開車帶他去上學的途中,當他看著窗外的風景的時候,父親告訴他應該要在車上閱讀,甚至在家也被強迫在書房唸書,便能得知Yinka的父親對孩子有著華人家庭般的望子成龍的期待。他說:「我父親是位律師,他也希望我像他一樣。但是我知道我不會,而且我想成為一位藝術家。」
因卡.修尼巴爾《平衡知識的女孩》.玻璃鋼模特、荷蘭蠟非洲印花棉紡織品、書本、地球體、鋼底板.179×139×89 cm.2015。Image courtesy the artist, Stephen Friedman Gallery, London and Pearl Lam Galleries, Hong Kong, Shanghai and SingaporePhotographer: Stephen White
因卡.修尼巴爾《平衡知識的男孩》.玻璃鋼模特、荷蘭蠟非洲印花棉紡織品、書本、地球體、皮、鋼底板.156×94×120 cm.2015。Image courtesy the artist, Stephen Friedman Gallery, London and Pearl Lam Galleries, Hong Kong, Shanghai and SingaporePhotographer: Stephen White
因此這兩個雕塑作品,男孩和女孩們盡力的在平衡那一疊厚厚的書籍們,就像是他的童年寫照,即使快要喘不過氣了,還是要努力地吸收知識。Yinka說:「這是非常超現實的,在真實世界中你不可能做到,書會全部掉下去。」而這些孩子們身上的布料則是他慣用的蠟染布,並製作成維多利亞時期的樣式,代表著奈及利亞和英國過去的十九世紀殖民過往。他說:「利用維多利亞時期樣式的蠟染布,是透過藝術表現我處於兩種文化中的兩難和身分認同。」
不過,為何這類型的蠟染布有這樣子的歷史意義呢?最早蠟染布是源自於印尼爪哇島,是當地人製作織品的方式,利用蠟來轉印,屬於繁複的手工業。當時殖民印尼的東印度公司看見了商機,回到歐洲研究,終於在十九世紀末,研發出用機器大量生產的方法回銷印尼,但是並不被當地人喜愛,為了處理過剩的製造,只好銷往非洲大陸。在二十世紀上半業,逐漸被西非國家喜愛,到了1960年代,幾乎成為奈及利亞的國家服裝,在解放殖民和民族主義的崛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對於Yinka本身來說,更是有雙重符碼的再詮釋,從印尼、荷蘭東印度公司、大英帝國、奈及利亞,最後再回到英國。
因此,關於尋找奈及利亞的過往和身分認同直到他在金匠學院念書的時候,才被啟發。他的老師看到他進行有關於俄國政治的作品,但是老師對他說,既然來自非洲,為何不做有關非洲傳統的作品呢?他說:「我嘗試著瞭解老師告訴我的。因為我成長於現代化的非洲城市。」自此他才開始尋覓,什麼是可以表現非洲的當代語彙,結果在倫敦南邊的Brixton市場看見這些非洲製造蠟染布,逐漸成為他作品的註冊商標。作品充分的挑戰大家,以為這類型的蠟染布源自於非洲,是西非的傳統服裝,但背後其實還有一段全球化的過程,扭轉我們對於非洲的認知。
Wind Sculpture.
用多種媒材訴說全球化故事
不過從藝術家的成長背景來看,他擁有ㄧ個擔任律師的父親,隨後又到英國念寄宿學校,這是一個標準奈及利亞中產階級的成長過程,並非人們想像中尚未開發的非洲,尤其他居住的Lagos是奈及利亞第一大城,最現代化的非洲城市之一,所以他說:「『童年記憶』這些作品,或是我的每一件作品,大底來說都是討論我的文化,我一直混雜著現代非洲和英國,這些就是我的文化遺產。奈及利亞非常的全球,而且混雜。因為我不能夠假裝不知道關於西方的任何事情,這是不可能的,這些都是我的文化遺產。」
Globe Head Ballerina Date: 2012Dimensions: 200 x 200 cmMedium: Fibreglass mannequin, Dutch wax printed cotton textile, tutu, acrylic globe, rotor, globe and pointe shoesPhotographer credit, image courtesy: Courtesy the artist Royal Opera House, London and Stephen Friedman Gallery, London, Photographer: Mark Blower
展覽另外展出5個新系列的版畫作品《雙胞胎》(Twins),這是Yinka除了雕像、裝置、攝影、拼貼、錄像等,最新嘗試的媒材。有別於過往的繪畫方式,這次他使用電腦繪圖板來創作。「還記得小時候在奈及利亞,常常在後院看著熱帶花卉,因此有男孩子和女孩子的版本。因為在奈及利亞,雙胞胎有特別的力量,如果你的家庭有雙胞胎,是幸運的表徵,但是如果你沒有好好的對待他們,他們就不會帶來好運。」Yinka這次將關注的議題縮小到自己身上。「這是我想要回顧我的個人歷史的展覽。」
Nelson’s Ship in a BottleDate: 2010Dimensions: 290 x 525 x 235 cmMedium: Fibreglass, UV ink on printed cotton textile, steel, brass, resin, linen rigging, acrylic and woodPhotographer credit, image courtesy: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Stephen Friedman Gallery, London, Photographer: Stephen White
Yinka說:「我會先畫出我想要做的東西,再選擇我想要使用的布料,然後和服裝設計師、雕塑家開會,看如何實現這些繪畫。在這個過程中,我會時常的確認和修改,直到完成。」時任製作經理的Emily表示,每一件雕塑作品都需要5到6人團隊,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尤其面對現在眾多的簽約畫廊和頻繁的藝博會,工作室的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
Emily表示,Yinka並不在工作室裡頭創作,工作室反倒像是一個設計中心。像是Yinka這類已經建立強烈個人特色的藝術家,常常會停滯不前,因此,除了發展嶄新的網版版畫作品外,他也創作了「風雕塑」(Wind Sculpture),將他慣用的荷製蠟染布,轉換成雕塑品,就像是一塊布料在風中飄逸。
Twins IIIDate: 2015Dimensions: Unframed: 100 x 100 cm, Framed: 104 x 110 x 4.5 cmMedium: Four colour silkscreen print with gold leaf on Somerset Tub 310gsm paperEdition: 20 plus APsImage Courtesy: Courtesy the artist, Stephen Friedman Gallery, London and Pearl Lam Galleries, Hong Kong, Shanghai and Singapore, Photographer: Matthew Wong
面對新加坡獨特的地緣關係、歷史過往和多元文化,似乎和Yinka自己本身的成長經歷,以及作品表現的題材擁有許多共通點,都有著文化混合的環境和脈絡。而鄰近的印尼觀眾,也許能夠辨認出,從前爪哇人的蠟染,經過荷蘭的工業生產,回銷亞洲,反而變成西非人的文化傳統,現在又成為Yinka慣用的媒材,訴說著帝國過往和全球化今日。
在倫敦鬧區的柯芬園(Covent Garden),抬頭往上看,會發現有位芭蕾女伶(Global Head Ballerina)在玻璃球中旋轉;若在2010年至2012年間曾到倫敦國家畫廊(National Gallery)前的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不可能會錯過在第四基座委託案(The Fourth Plinth Commission)上頭的瓶中船(Nelson’s Ship in a Bottle)裝置作品,現在則是放在格林威治海事博物館(Greenwich Marine Museum)的入口處。這兩個作品的創作者,就是即將在新加坡藝術門(Pearl Lam Galleries)個展的奈及利亞裔英國藝術家因卡.修尼巴爾(Yinka Shonibare MBE)。
這兩個作品由不同的機構委託,放置的地方也大不相同,但是使用的構成裝置的素材卻是相似的,無論是芭蕾舞者上頭的衣服,或是帆船的風帆都是使用「蠟染布」(Batik)。繼2013年在香港的藝術門展出,首次在新加坡藝術門空間的個展則是1月展出的「童年回憶」(Childhood Memories)展覽。裡頭的兩個主要展品《平衡知識的女孩》和《平衡知識的男孩》雕像即是他擅長的複合媒材,使用蠟染布的作品。展覽同時也展出Yinka首次嘗試的網版版畫作品。
因卡.修尼巴爾(Yinke Shonibare)在他的工作室。Photographer: James Mollison
翁浩原( 5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