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藝術」(Public Art)自民國87年〈公共藝術設置辦法〉(以下簡稱〈公設法〉)頒布實施後,已超過15年的光景,在〈公設法〉頒布後,民眾最常接觸到的公共藝術類型是以雕塑、裝置為基底,將藝術家製作的物件置入公共空間,然近年公共藝術的公共性與臨時性的定義也不斷面臨擴充的挑戰。如英國民間機構「藝術天使」(Artangel),主要便是協助、委託或支持藝術家在非尋常的空間實踐臨時性的公共藝術專案,創造觀者經驗非美學空間創作的藝術品,如《歐格里夫抗爭事件》(The Battle of Orgreave),便是將20、30年前英國發生的大規模勞資糾紛抗議重新以電影形式呈現,邀請當時參與抗爭的勞工,讓階級的問題重新浮現,也反映公共藝術其實能納入這樣的參與方式,而非僅限縮於永久性物件的思考。
阿馮索與佛荷(Mickaël Martins Afonso & Caroline Escaffre-Faure)作品《白日夢》(Head in the Clouds)。(蔚龍藝術提供)
「看不見」的城市細節
今年台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由台北市文化局委託蔚龍藝術策畫,企圖以限時與臨時性的公共藝術互動方式,帶領民眾尋找「看不見」的城市細節。藝術品設置以台北都會重要發展骨幹的中山南北路為縱軸,策展團隊也以此區域進行城市發展的田野工作,如中山北路在日治時期被稱為「敕使街道」,為當時參拜台灣神社的必經之路,中山南路上的景福門更是清治時期的台北城東城門,中山北路也在捷運從施工至開通的過程,在新舊變遷的挪移間,形成了都市地景與產業的自然消長。此次公共藝術計畫便邀請四組藝術家,從過去與現地走訪的田野資料,引領民眾理解城市當中並不顯見的議題與思考。
微型產業夢工廠
如捷運中山站隨著開通以來,逐漸成為中型腹地的百貨公司、微型文創品牌、咖啡館與美髮美容店的一級戰區,年輕、新銳的設計師與創業者,以尺幅不大的店舖在此聚落與孵夢,也是老、少文青消費與聚會的首選。法國藝術團隊阿馮索與佛荷(Mickaël Martins Afonso & Caroline Escaffre-Faure)將「夢」具象化,以作品作品《白日夢》(Head in the Clouds)懸掛蓬鬆潔白的雲朵,在白天宛若一個冉冉升起的未竟夢想,夜晚溫暖的黃光打亮雲朵,也療癒每個經過此地疲憊身心的通勤族;民眾可以與每朵雲朵自由互動,把臉埋首在雲朵裡,短暫脫離城市的喧鬧。雖日前新聞媒體報導此件作品遭受幼童刻意破壞,引起民眾與公共藝術定義與距離的爭議討論,但策展團隊表示這也讓社會重新思考藝術定義,意外促成社會教育的功能;而民眾對於雲朵的材質好奇或不小心的損壞,其實都在藝術家們可理解與諒解的預期發生範疇裡。公共藝術的公開性與互動性是難以避免的,然而臨時性藝術品如何在展期內全身而退,也成為偵測民眾對於美感物件尊重的試紙。
藝術家莊志維作品《裝置微光計畫:車站》。(蔚龍藝術提供)
巷弄間的五金打鐵產業
在中山站至雙連站之間的巷弄,過去曾以精湛的鐵工技藝創造台灣經濟奇蹟,但隨社會工作型態與產業變遷,目前赤峰街與興城街只剩下零星仍在開張的五金零件、鐵舖見證著這個城市曾經的驕傲。旅美建築師賴彥吉探查建成公園鄰近街區,發現街區中有摩登的新式大樓,也保留著許多老式街屋,因此以建築與藝術史的視野介入思考,如何能將產業歷史與台灣建築特色形式結合?他以作品《城市切片》,沿用貌似台灣林立工廠的鐵皮屋外型,以圓或方的切片開口,框出工廠周邊的城市切面,裝置內部透過鏡面相互反射,塑造觀看城市不同的可能。
顯見那些隱形的界線
中山南路與中山北路交界處的台北車站座落,是城市迎向外界的實體大門,也成為許多無論旅行與工作者造訪台北時,對於城市最初的共同印象。然夜間的戶外廣場也在時間的累積中成為遊民的棲居所,與移工、民的交誼客廳。面對車站一條隱形階級與國籍的界線,藝術家莊志維則透過雷射裝置作品《裝置微光計畫:車站》,以雷射光束讓這些分割著城市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界線得以顯見,更希望以光束照亮被社會刻意忽視的社會底層,藉由微光點亮可以被企盼的希望。
賴彥吉作品《城市切片》。(蔚龍藝術提供)
彩虹的光譜
位於中山南路上的中正紀念堂過去曾是威權象徵,後續成為民主發聲、人權與社會運動的集散地,是集結威權與人權兩面的廣場,《彩虹之蝕》由希臘設計師安東尼歐(Eugenia Antoniou)從自然現象汲取形式發想,將日蝕與彩虹的現象進行結合,創造出自然界中不可能同時發生的日蝕與彩虹現象,裝置中心投射出的七彩光暈,而下方的圓盤設計則自然形成日蝕效果,無形呼應目前台灣正熱議的同志婚姻合法化議題。
除了具體的作品展示,策展團隊也串連區域的導覽與工作坊,以美食、招牌字體、看不見的地下考古遺構、今昔轉變等街區特色主題式的導覽規畫;以及透過嗅覺、味覺、觸覺等體驗、觀察方式的五感工作坊,從視覺、記憶、感官等不同層面譜出城市另類的認識方式。
Tags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追蹤作者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企劃主編《刺花 Tshiah-hue》、製作《調皮 The Skin Surfing》卡帶專輯,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