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香港茶具文物館「中國外銷茶具展」春日饗宴

香港茶具文物館「中國外銷茶具展」春日饗宴

2015年4月,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與茶具文物館曾經聯合主辦「宜興紫砂陶藝與文化」展覽,匯集兩館珍藏,全面展示及…
2015年4月,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與茶具文物館曾經聯合主辦「宜興紫砂陶藝與文化」展覽,匯集兩館珍藏,全面展示及探討宜興紫砂陶器的工藝成就與發展。今次展覽再度匯集兩館珍藏的外銷器物,以外銷瓷作為主線,展出兩館收藏的60多套茶具,探討中國外銷瓷器的重要性及影響力。本次展品之中,紫砂茶具約占20件,包括18世紀外銷到東南亞及歐洲的紫砂,還有在廣州加工的廣彩紫砂茶具,反映宜興紫砂茶具及茶文化對東南亞及歐洲等地的影響。以下挑選代表性展品,訴說在這波全球風靡紫砂熱潮下,中西藝術文化交流的故事。
陶瓷茶具重鎮
中國是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比歐洲國家早了1000多年掌握製瓷技術。英語中,「china」是瓷器的意思。在宋代以前,景德鎮還不叫景德鎮,而是昌南。昌南音同china,這個詞隨著瓷器的生產廣傳,使後來china「瓷器」成了China「中國」的代名詞。
自明代起,飲茶的風氣興起,陶瓷茶具也隨之外銷至其他地區。中國風格的邢窯白瓷及越窯青瓷是當時最受歡迎的瓷器,遠銷至多個地區。景德鎮更成為當時最大的外銷瓷生產中心,生產大量青花瓷器。由於明末受政局不穩影響,景德鎮遂停止生產外銷瓷,商人因而漸轉向日本購買瓷器。而位於福建、廣東及江蘇等沿海省分的民間瓷窯製瓷活動亦變得活躍,以填補這時期的空白。
這些民間瓷窯出產的瓷器風格多樣,例如福建漳州出口大量日常用的青花瓷;德化窯精於生產白瓷,法國人更稱這種滑膩的白釉瓷器為「中國白」。廣東作為貿易樞紐亦開設了瓷窯,製作「廣彩」作外銷之用。而宜興生產的紫砂器物於晚明時期亦已外銷至歐洲。隨著宜興紫砂器外銷,不僅將中國精巧的陶瓷工藝傳播到海外,也影響世界各地的陶瓷製作生產發展。
圖1 約1750年〈外銷獸鈕六方壺〉,南京貨物之一,茶具文物館羅桂祥藏品。(香港茶具文物館提供)
海下考古發現
中國的瓷器數百年來一直外銷至亞洲多個地區,亦有由阿拉伯商人把瓷器轉運,遠銷至多個歐洲城市。海下考古從沉沒的中國和歐洲船隻中打撈到的遺骸,為中國的外銷瓷器歷史提供了真實憑據。是次展出部分從沉船打撈到的茶具,包括來自「熱德馬森」號(Geldermalsen)的茶具。
由荷蘭東印度公司所屬的「熱德馬森」號,在1752年於南中國海觸礁沉沒。它原本是從廣州駛向印度,並計畫其後駛回荷蘭的船隻,船上運載了超過20萬件中國風格的瓷器,包括茶具、咖啡器具及西餐具。其中大部分是青花瓷器,亦有少量紫砂茶壺,說明歐洲人除了採購青花瓷器,紫砂器物也在搜羅之列。
1986年,羅桂祥博士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沉船貨物拍賣中,成功競投得數只紫砂茶壺,並慨贈予香港茶具文物館。該批貨物因曾在南京重新裝船啟運,故於拍賣中被稱為「南京貨物」。貨物中包括一只獸鈕六方壺(圖1),由於可以明確知道生產年代約在18世紀中葉,為研究外銷紫砂器提供了重要的佐證。事實上,自18世紀中葉以來,歐洲國家在貿易廣告和拍賣目錄都稱中國外銷陶瓷為「南京貨物」,意指生產地是中國的南京。這實在是一大謬誤,正確的來源應是江西的景德鎮或江蘇的宜興。
圖2 清代17世紀晚期〈外銷貼花富貴多子紋獅鈕壺〉,茶具文物館羅桂祥藏品。
圖3 清代17世紀晚期〈外銷貼花六方壺〉,茶具文物館羅桂祥藏品。(香港茶具文物館提供)
此外,自晚明時期起,江蘇宜興出產的紫砂茶具隨著茶葉的外銷流行於歐洲。早期的外銷紫砂陶器以朱泥為主。宜興的紫砂陶泥特色在於其高可塑性,製作外銷茶壺時壺身常飾以貼花浮雕或吉祥圖案,蓋上或配以獅鈕,大多數紋飾以印模壓製或拍印而成(圖2)。歐洲人更在壺上加添精美的金屬配件(圖3)。當時宜興出產的貼花和透雕圖案紫砂茶壺,更成為歐洲皇室望族的珍藏。
廣彩與琺瑯彩
為了應付瓷器的外銷市場,素色白瓷自18世紀初已由景德鎮運送至廣州,在廣州加上彩繪紋樣,烘燒後售予洋商。這些瓷器被稱為「廣彩」,是廣州織金彩繪瓷的簡稱。這種生產方式能方便訂製者直接監察畫工,準確地繪畫歐洲人所需要的紋飾,大大減少運輸上的風險。廣彩屬釉上彩技法,吸收了五彩、粉彩、琺瑯彩等工藝特色。圖案明顯帶裝飾性,色彩豔麗,亦多施以金彩。釉彩圖案畫在原色面上,通常包括花卉或人物情景,以密集的背景或花邊滾邊,一般裝飾得非常誇張。
圖4 清/民初(紫砂胎:18世紀晚期至19世紀初期,彩繪:20世紀)〈廣彩直身壺連溫爐〉,茶具文物館羅桂祥藏品。(香港茶具文物館提供)
中國瓷器一方面於外國廣銷,另一方面從國外進口的琺瑯瓷,也對中國瓷器發展有所影響。琺瑯彩在明初永樂年間由外國傳入,最初在中國製作的琺瑯器都是以銅胎掐絲的銅器,並未在瓷器方面發展。至康熙晚期,中西貿易頻繁,由外國傳入畫琺瑯彩的器皿,在廣東亦有作坊開始仿做,隨後更發展出獨特的廣彩。琺瑯瓷器引起康熙的興趣,遂於清宮設廠創燒,積極發展琺瑯彩。最初琺瑯原料由外國進口,後來大部分琺瑯原料都能自行煉製,顏色種類不斷增多。從外國傳入的琺瑯彩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發展下,成為專供皇室收藏的珍品,使中國彩繪陶瓷器發展到達最高峰(圖4)。
圖5 清代19世紀〈外銷泰國梨形磨光鑲金壺〉,「留佩」刻款;「君德」及「水平」印,茶具文物館羅桂祥藏品。(香港茶具文物館提供)
圖6 約1907年〈外銷泰國鑲金圓壺〉,「泰國」;「125」泰文印,茶具文物館羅桂祥藏品。(香港茶具文物館提供)
外銷東南亞茶具
在17世紀,歐洲各國分別在東南亞地區建立據點,使東南亞地區既作為中國瓷器外銷市場,亦是重要的貿易基地。泰國是中國最重要的外銷市場之一,最早外銷至泰國的宜興壺可追溯至明朝。鼓腹,壺身呈圓筒形或梨形(圖5)是外銷泰國的宜興壺特色,一般器形較小,部分茶壺的蓋沿、口沿、壺流、壺把都鑲以金屬作裝飾及保護之用。泰國皇室為紀念卻克里王朝建立125週年,特別委託中國製造了外銷泰國鑲金圓壺(圖6)及外銷泰國附茶隔圓筒提梁壺(圖7)。
其中鑲金圓壺以紅泥製成,球形的壺身由三隻圓腳支撐。細小壺流的最高點、壺把及壺口成一水準,具備了典型功工夫茶壺的特色。壺鈕、壺蓋的邊、壺咀的尖端、壺口及圈足都鑲金,以保護器皿脆弱的部分及增添高貴的裝飾效果。壺的邊沿及壺底分別有「125」及「泰國」泰文的印記,代表這個茶壺是泰皇拉瑪五世於清光緒年間委託工匠製作的,為皇室御用茶壺。
圖7 19世紀晚期/20世紀初期〈外銷泰國附茶隔圓筒提梁小壺〉,「泰國」;「□水」泰文印,茶具文物館羅桂祥藏品。(香港茶具文物館提供)
原來紫砂茶壺早在明代已外銷至海外,到了清代數量更大幅增加。很多宜興出口到東南亞的製品都是外形細小的茶壺,器身磨光。海外華人,特別是潮州人喜歡委託工匠製作這類茶壺來沖泡工夫茶。事實上,潮州工夫茶起源於明,盛於清代,原為福建省武夷烏龍茶中的品種名稱。閩粵一帶的嗜茶者喜用宜興小壺沖泡此種名茶,並以極小的茶杯細啜濃郁的香茗。「工夫茶」又有工序繁複的意思。此種泡茶法程式細緻,其中煮水、火候、量茶、沖泡、傾飲等工序,更是綜合了明代以來最佳的泡茶方法。在廣東潮州及福建省地區,人們於工餘飯後飲用工夫茶的習慣至今仍流傳不衰。
潮州商人旅外謀生經商,自明清時期已足跡遍布海內外。雖身居海外,潮州人的心卻常想念家鄉。現在老一輩的華僑還很重視子女求學,在學習中國語言的同時,亦希望培養年輕一代濃厚的故土情懷。直至現今仍有不少海外華僑保留在家用細小的紫砂茶壺沖泡工夫茶的習慣,以解思鄉之情。工夫茶所以能夠盛行200多年,是因為這種茶藝能使飲者欣賞到茶的色、香、味特質。
仿宜興紫砂的歐洲茶具
在16世紀,中國與歐洲之間的商貿活動先後由航海強國葡萄牙及西班牙主導。兩國通過航海探索,將貿易及傳教活動拓展至國土以外的地域,輸出銀、香料及染料,換取中國生產的瓷器及絲綢。當時中國瓷器在葡萄牙被視為無價寶,是皇帝的收藏品及外交使用的禮物,剩下的則在歐洲市場轉賣,在荷蘭尤其受歡迎。直到17世紀,一連串東印度公司相繼成立,貿易活動變得更有系統及更具規模。英國、荷蘭、丹麥、葡萄牙、法國、瑞典等歐洲國家於17世紀初分別成立東印度公司,發展亞洲市場。其後荷蘭逐漸取代葡萄牙取得亞洲貿易的控制權,在多個東南亞地區成立貿易處。
中國瓷器在荷蘭的銷路非常理想,對瓷器的需求日漸增加。與荷蘭競爭激烈的英國東印度公司亦於印度成立多個基地及貿易處,最終在1711年在廣東設置商館,獲允許在華經商貿易,使瓷器及茶葉等中西貿易往來變得愈加熾熱。中國瓷器進入歐洲後,隨即風靡歐洲上層社會,皇室收藏瓷器的濃厚興趣帶動瓷器進口貿易,並激發歐洲陶工改進製瓷技術。日漸增加的需求令中國陶瓷器生產供不應求,加上瓷器價值不菲,歐洲各陶瓷生產中心開始模仿中國瓷器,如生產仿宜興紫砂的技法。
圖8 17世紀晚期/18世紀初期荷蘭米爾德(ARY.DE.MILDE)奔狐款,茶具文物館羅桂祥藏品。(香港茶具文物館提供)
自飲茶的習俗傳入歐洲,紫砂陶器也隨著大批的瓷器運到西方。從英國和荷蘭的畫作中看到當時飲茶的用具,茶杯碟托等大多是瓷器,用來泡茶的則是類似紫砂的茶壺。圖8的奔狐底款屬於荷蘭的著名工匠米爾德(Ary de Milde,1634~1708),顯示此壺應為荷蘭仿製的宜興茶壺(圖9)。事實上,早在1670年代,荷蘭德爾夫特(Delft)已出現宜興仿製品,材料以朱泥為主。經過多年研究,雖然耐用性較低,但其仿製技術在造型和紋飾上已達到很高的水平。歐洲工匠又加入金屬工藝和玻璃工藝的元素,如注漿成型、切割、磨光等裝飾手法,逐漸發展成既有宜興紫砂壺的外觀特點,又具本土特色的茶具。此壺的把手、蓋鈕及壺嘴均鑲有貴重金屬,即可用作裝飾,又可防止茶壺損壞,乃歐洲常用的裝飾手法。
圖9 17世紀晚期/18世紀初期〈荷蘭仿宜興加彩提梁壺〉,米爾德,奔狐款,茶具文物館羅桂祥藏品。(香港茶具文物館提供)
17世紀中後期,荷蘭陶工移民把仿製宜興壺的技術帶進英國。為了區分英國和荷蘭製造的產品,人們稱英國出產的仿製品為「英式德爾夫特陶瓷」。相對荷蘭的仿宜興茶壺,英國的產品帶有一種悠閒的本土化鄉村氣息。英國人又喜歡把自己的形象與他們認為的中國風格放在一起。如〈英國仿宜興貼花人物壺〉(圖10)壺身的圖案以日常生活為主題。畫面上的西方人物或正在觀賞花草,或餵飼雀鳥,表現悠閒。盆栽及雀鳥則依照中國風格來描繪。左右兩側的人物呈站立姿勢,觀看的方向相反,以構成整體畫面的平衡。
圖10 清代18世紀中期〈英國仿宜興貼花人物壺〉,茶具文物館羅桂祥藏品。(香港茶具文物館提供)
仿宜興外銷銀器
中國的外銷商品除了陶瓷器和茶葉,銀器也深受外國人喜愛。自18世紀起,中國已有生產銀器作外銷之用。中國工匠技藝高超,而且銀器價格相宜,使中國製銀器吸引力大增。最初生產銀器的銷售對象是在廣州進行貿易的西方商人,因此銀器多為日常用品,造型及裝飾圖樣也多仿照歐洲設計。器形上除了匙、叉等基本餐具,由於茶和咖啡的盛行,茶葉罐和全套茶具的銀器製品也廣受外商歡迎。中國工匠更加入中國傳統裝飾,如以中式造型設計或加入中式圖案裝飾,為銀器添上中國色彩,深受外國顧客歡迎。各款中式圖案中,以龍和竹最為流行,其中竹及纏枝的造型最常用作器具的把手。
中國對外貿易在1830年代初逐漸拓展。當時輸入中國的主要商品有棉花、羊毛製品、鐘錶及鴉片。至於鴉片是非法的貨品,因為中國在1800年已下令禁止進口。而外銷的商品則有茶葉、絲綢、瓷器及銀器。特別是銀器,深受英國商人歡迎,作為日用品及貨品交易等用途。1842年後,中國出現了外國人社群,尤其上海的興起,令中國外銷銀器的風格產生了地區性的差異。在傳統精細裝飾盛行的同時,還出現了「上海風格」,以大範圍留白為特色,令浮雕造型更為突出。留白的位置凸顯金屬的光澤,令人更能專注欣賞器具的基本造型。
圖11 清代19世紀末〈仿宜興梅樁形銀茶具〉,茶具文物館羅桂祥藏品。
另外,在仿宜興風格的茶具中,還包括茶壺、糖盅、奶壺及夾子(圖11)。壺身、糖盅、奶壺造型仿似梅樁,表面飾以梅花,把手及壺蓋如橫生梅枝。梅花屬傳統中式圖案「四君子」 之一,象徵堅忍和真誠,是中國文人的獨有氣質。茶具底部印有「廣記」、「三記」標記,代表製作這物件的工匠或工作坊。一些較大型商號通常會向外面的工廠和獨立工匠訂購銀器或委託他們打造。每個供應銀器的工廠或獨立工匠,都習慣把其獨有的標記與其他刻字或符號一併刻在銀器上。工廠大都稱為「記」,即細小的店鋪。
藝術背後—中國外銷茶具展
展期|2018.04.18-10.31
地點|香港茶具文物館
林雪虹( 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