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古今相承 東西融會 夾縫中奮進的港式水墨

古今相承 東西融會 夾縫中奮進的港式水墨

近年香港當代水墨主要呈現兩個發展方向︰一是與西方當代藝術接軌,注重創作觀念及挪用其他媒材及新媒體去表現水墨精神…
近年香港當代水墨主要呈現兩個發展方向︰一是與西方當代藝術接軌,注重創作觀念及挪用其他媒材及新媒體去表現水墨精神,繼前輩「革筆墨的命」後進一步放棄水墨畫傳統的繪寫方式;另一方向是回歸傳統的水墨畫技巧去闡述當代意念,與新水墨運動大多借鑑西方抽象藝術及設計技法表達傳統思想正好呈逆向操作。
「新古典︰當代港式水墨」參展藝術家中的甘志強與劉清華便是以當代的媒體展現水墨的意念。中生代的甘志強是知名裝置藝術家,他以鳥籠為主要創作素材,源於香港地道文化景點─旺角的「雀仔街」。鳥籠成為藝術家反思香港政局窺探人生的工具,他創作的各式鳥籠裝置及雕塑在世界各地展出,亦成為大型的公共藝術擺置。年輕時曾習水墨畫多年的甘志強繼而把大觀世界微縮鳥籠當中,創作了「盆景」系列,先在透明壓克力鳥籠上描繪山水及至在雲石、不鏽鋼鳥籠上刻劃,在不斷的實驗中貫徹文人情懷。今次展出最新的「平面鳥籠」系列,就以鏡子的概念把立體景致收納在虛擬空間,這種求變不懈的態度亦是推動香港水墨發展的原動力。
甘志強《伸延》.壓克力、不鏽鋼.36×22×22 cm.2012。圖|大觀藝術空間
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的年輕藝術家劉清華,則可謂當下流行的新媒體藝術其中代表。劉清華善於以影像表達獨有的想法,畢業時所作錄像已於「香港ifva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獲獎。她用飛蛾的一生─大約9天的時間繪畫了1千張水墨飛蛾,再錄製成飛蛾月下撲翼的動畫投放在掛軸之上,化成充滿詩意、參透生死的影像水墨裝置,是運用當代技巧呈現傳統元素的傑出作品。
近年香港畫廊熱賣的另一類當代水墨模式是港式的「新工筆」。年輕的學院派藝術家選擇有別於上世紀新水墨的道路,改以傳統式樣描繪現今情事,這以古代韻味表達現代情趣的藝術風格就是展覽名稱「新古典」的由來。參展藝術家中陳鈞樂、卓家慧、蔡德怡、梁嘉賢及張小黎均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接受了較厚實的傳統技巧訓練,他們運用工筆技法配合港式的小智慧去說故事,以含蓄細膩東方美學盛載當代精神,廣受香港收藏家歡迎,成市場的生力軍。
蔡德怡巧妙地在青綠山水穿插香港地道景致,畢業後首個個展就把著名的旺角金魚街店舖繪進山水裡面,記錄消失中的城市痕跡。今次展出的「佐敦」系列收集了一些佐敦區懷舊小店及食肆,繼續以畫筆重構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另一方面,張小黎則以青綠山水寄喻自身的思緒際遇。她臨摹古畫時有感於機械化的造景堆砌過程,於是把山樹化成樂高(LEGO)積木,創作了「樂高山水」系列。畢業後到北京打拼卻踫上每年工作室被迫遷,奔波流離的「北漂」生活啟發她構思了「盒子山水」系列─植物都只能生長在盒子容器之中,不能落地生根。她以現代繪畫語言透過山水抒發情感,其實與古代文人,以畫載道一脈相承。
蔡德怡《佐敦系列-單眼老涼茶》.水墨設色紙本.27×24 cm.2017。圖|大觀藝術空間
梁嘉賢的敘事方式則較為漫畫化及充滿童趣。展出的作品《時間的碎片》就繪畫了4個女孩相聚一刻,吃的瓜、倒下的水、鏡子反映的彩虹和呵欠的呼氣構成了台面上一瞬即逝的山水,是輕鬆幽默但嚴謹細緻的「工筆」精品。她經常運用鉛筆、簽名筆等工具模擬工筆效果,有時積線成面,作品均需不少心力完成。
梁嘉賢《時間的碎片》.水粉、中國顏料、水墨、塑膠彩、原子筆、木顏色紙本.一組4件.各59×38.5 cm.2017。圖|大觀藝術空間
而剛畢業於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碩士課程的許開嬌,則嘗試以工筆結合當代物件。她在紙巾、廁紙上繪上青花圖案,把廉價平常物轉化為高貴藝術品,再於花紋上滲以當代元素構成隱喻。如展出的一張紙巾繪有跑馬圖像,在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反思小島政治仍否「馬照跑」。
許開嬌以工筆結合當代物件。圖|大觀藝術空間
展覽展出的9位藝術家均曾參與不同的藝術博覽會,而管偉邦、甘志強及梁嘉賢的作品亦屢在蘇富比及佳士得拍賣行的拍賣出現,一方面反映新一代的「港式水墨」逐漸受到肯定,另方面亦引證了香港作為東西交匯的一個國際平台,為藝術家提供很好的機遇,讓水墨改革能不斷延續。
新古典:當代港式水墨展覽
時間:2017年8月19日-9月30日
展覽地點:大觀藝術空間
身處東西交匯的都會,香港人一直努力在夾縫靈活求變,自強不息,創造了各種結合了本土文化特色的「港式」事物。香港水墨亦不斷在東西問道、融通古今中成長,上世紀六、七○年代出現的「新水墨運動」為水墨藝術帶來嶄新面貌,而踏入千禧以後,新一代繼承改革精神,逐漸發展了結合本土色彩的當代水墨。這類帶有混搭特色、中西結合並充滿本土智慧的水墨故且戲稱之為「港式水墨」。
張小黎《一盒春》.水墨設色絹本.50×50 cm.2016。圖|大觀藝術空間
梁兆基( 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