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神童之弓,舞台之光──李映衡的康戈爾德之夜

神童之弓,舞台之光──李映衡的康戈爾德之夜

Prodigy’s Bow, Spotlight of the Stage—Christian Li and A Night with Korngold

十歲即在曼紐因國際小提琴比賽奪冠、被譽為「小提琴界奧林匹克最年輕金牌得主」的李映衡(Christian Li),以驚人天賦與穩健氣度迅速崛起於國際樂壇。自那場震撼全場的《四季》之夜起,他從「神童」蛻變為兼具深度與藝術思維的音樂家。2025年11月2日,這位來自澳洲的天才小提琴家將與桂冠指揮殷巴爾及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攜手登台,於國家音樂廳演繹康戈爾德華麗的小提琴協奏曲,為樂迷揭開他璀璨新章。

2018 年於日內瓦舉辦的曼紐因國際小提琴比賽——這個舉世矚目、被譽為「小提琴界奧林匹克」的競技場,歷屆得主皆是日後活躍於國際舞台的重要音樂家。燈光靜靜映照,一位年僅十歲的少年肩負小提琴,神情專注而堅定,隨著步伐踏上舞台,彷彿跨入屬於自己的傳奇時刻。

那一夜,十歲的李映衡(Christian Li)在決賽舞台上同時肩負獨奏與領奏,韋瓦第《四季》在他指尖被賦予年齡之外的深度與熱情。琴音如光,瞬間震動全場。最終,他以驚人的表現奪下青少年組首獎,成為賽事史上最年輕的金牌得主。古典樂壇裡,一位具備非凡天賦與舞台魅力的演奏家,自此崛起。

2018年曼紐因國際小提琴比賽青少年組決賽,李映衡領奏韋瓦第《四季》裡夏天篇章,獲得首獎,成為該賽史上最年輕的金牌得主。

然而,李映衡的故事並未停留在「神童」的光環之下。獲獎之後,他以堅毅的態度一步步拓展音樂疆域。數年之內,他進入茱莉亞音樂院深造,在嚴謹訓練與國際舞台間取得平衡,逐漸蛻變為兼具技巧與藝術思維的音樂家。

2020 年,他更與百年唱片品牌 Decca 簽下合約,成為該公司史上最年輕的簽約藝術家。這不僅是榮耀的印記,也是他從舞台走向錄音室的全新旅程。從競賽舞台到國際唱片市場,李映衡的音樂不再只是「早熟天才」的代名詞,而是以持續精進、跨越世代的姿態,贏得全球聽眾的注目。

李映衡將於11月來臺與TSO攜手合奏康戈爾德小提琴協奏曲。(攝影/Albert Comper)

而今年 11 月,這位備受矚目的小提琴新星也將親臨臺灣舞台,於國家兩廳院音樂廳與桂冠指揮殷巴爾、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攜手,詮釋康戈爾德華麗而浪漫的小提琴協奏曲。從錄音室的璀璨光芒,到現場的鮮活呼吸,他的音樂之路,正持續向更廣闊的未來延展。

在踏入音樂廳之前,不妨先透過錄音室的篇章與這位小提琴家相遇。本篇文章將聚焦於李映衡三張精彩的專輯,分別圍繞韋瓦第、孟德爾頌與柴科夫斯基經典曲目。三張專輯宛如三扇窗,讓我們窺見李映衡如何一步步拓展屬於自己的音樂版圖。

少年之弓 李映衡與《四季》的初綻光芒

韋瓦第《四季》專輯封面,李映衡與墨爾本交響樂團共同錄製。(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提供)

李映衡的首張專輯以韋瓦第《四季》為核心,記錄下他年僅十三歲便已展現的沉著自信與敏銳的音樂直覺。《The Classical Reviews》盛讚:「李映衡毫無疑問是一位極為自信的音樂家。墨爾本交響樂團以縮編編制、現代樂器相伴,與他的演奏方式結合,為作品注入了年輕卻真切的活力。」

在這張錄音中,〈春天〉的鳥鳴明亮清澈,宛如晨曦灑落林間;〈夏天〉的炙熱與暴風雨在弓弦間翻湧奔騰;〈秋天〉的舞曲節奏推動著律動與成熟;〈冬天〉的冰雪寒意清晰可感,卻依然不失一抹優雅。李映衡靈巧地運用顫音,特別是在〈春天〉協奏曲中,他的音色閃耀、音準無瑕,技術自信而奔放,讓人難以相信這是來自一位十幾歲少年的詮釋。墨爾本交響樂團在其中提供了紮實而細膩的支撐,使這位年輕演奏家的無限想像力得以盡情揮灑。

浪漫再探 李映衡的《發現孟德爾頌》

李映衡第二張專輯《發現孟德爾頌》專輯封面。(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提供)

李映衡的第二張專輯《發現孟德爾頌》,以舉世聞名的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為核心,再次與墨爾本交響樂團攜手,深入挖掘這位浪漫派大師的精神世界。《留聲機雜誌》(Gramophone)盛讚:「他展現出的音樂成熟度與技術精湛,彷彿是一位年齡是他兩倍的音樂家;更重要的是,他擁有難以抵擋的舞台魅力。」

這張專輯的編排巧思,讓聽者在多元曲目之間穿梭,既能感受到豐富的聆聽體驗,也能清楚辨識這位年輕小提琴家的藝術特質。李映衡並不倚賴炫技取悅觀眾,而是以真摯、純淨的態度直抵人心。無論是舒伯特的〈小夜曲〉,還是那首曾一度過於常見卻被他演繹得清新脫俗的〈春之歌〉,他都以優美音色與灑脫熱情,奏出連年長演奏家都會為之驕傲的樂音。至於專輯的核心——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他則以純熟技巧與充沛活力,將這部浪漫樂章塑造成年輕世代全新的經典。

純粹與細膩的《柴科夫斯基》之旅

李映衡第三張專輯《柴科夫斯基》專輯封面。(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提供)

李映衡的第三張專輯於今年初發行,以柴科夫斯基為核心,從〈花之圓舞曲〉到小提琴協奏曲,盡展少年演奏家的技藝與情感。《留聲機雜誌》評論指出:「除了難以置信的技巧,他更展現出真摯的情感連結,這是許多資深小提琴家未必能持續做到的。」

專輯既有《天鵝湖》《胡桃鉗》的輕盈華彩,也有與鋼琴家尼可拉・艾默合作的小品,特別在〈圓舞曲–諧謔曲〉中展現精準默契。李映衡不靠炫技取勝,而是以純粹直接的演繹、明亮音色與專注姿態,呈現柴科夫斯基音樂的浪漫與細膩。他的表現,已隱隱展現出邁向成熟音樂家的風範。

李映衡第三張專輯《柴科夫斯基》專輯封面拍攝。(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提供)

少年小提琴家一展自信光彩 康戈爾德協奏曲現場盛宴

如果說錄音室是一面鏡子,映照李映衡的技藝與思維;而現場舞台,則是光芒真正迸發、呼吸與共鳴之所在。今年 11 月,李映衡將來到臺灣,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共同演繹康戈爾德(Korngold)華麗而浪漫的小提琴協奏曲。

康戈爾德曾是好萊塢最受矚目的電影配樂作曲家,但從歐洲音樂廳長大的他,始終渴望回歸古典音樂的根源。他將電影配樂的精華融入協奏曲,旋律既浪漫絕美,又充滿戲劇張力——開頭的小提琴獨奏取自電影《另一個黎明》(1937)主題曲,在李映衡的弓下,每個樂句都生動鮮活,如電影畫面在空氣中展開。

李映衡與墨爾本交響樂團2022年「孟德爾頌與布拉姆斯」音樂會畫面。(圖片來源:classikON,攝影/Laura Manariti )

桂冠指揮殷巴爾將與這位天才小提琴新星及 TSO 一同將錄音中的音樂語言轉化為舞台的呼吸與光影。從錄音室到現場,每一個樂句都將青春活力、細膩情感與浪漫色彩交織,成就震撼人心的音樂盛宴。

11 月 2 日,邀請您親臨音樂會現場。錄音室的光芒,猶如前奏;唯有現場舞台,方能見證他真切的光彩。

【2025 TSO大師系列】殷巴爾、李映衡與TSO

時間|2025/11/2 (日) 19:30,演前有免費導聆活動,歡迎參與!
地點|國家音樂廳(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1號,信義路側)
購票|詳見活動頁面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2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