徬徨於塵世喧浮間,何處能覓一方清涼地,撫慰靈魂深處的不安與躁動?夏末秋初,臺北中正紀念堂現正展出「如是之間・一心弘體書法藝術展」,以弘一大師再傳弟子一心師的百餘幅弘體書作,於浮世喧囂間築起一處墨心道場,為渴盼澄靜的眾生注入一帖清涼。

適逢弘一大師誕辰一百四十五週年,由美國國際佛教弘一大師研究中心主辦,羲之堂與弘裔文化共同承辦,特別邀請弘一大師再傳弟子一心師攜百餘件書作來臺,於臺北中正紀念堂一樓3展廳推出「如是之間・一心弘體書法藝術展」,自2025年9月20日起至10月6日止,邀請觀者一同走入弘體書法的清淨境界。
藝以人傳,燈以墨續:弘一再傳弟子一心傳續法脈
弘一大師(1880-1942)出身天津,俗名李叔同,為中國近現代文化史上一位奇才,他早年才華橫溢,1918年出家之後盡捨繪畫、音樂、戲劇諸項藝術表現,僅留書法一道,其藝術歷程由出家前的繁華絢爛,終歸超脫之後的平淡天真,於純然墨意之間融貫哲思與慧心。弘一書法線條以中鋒為主,無鋒芒圭角,看似平易,實則內含千錘百鍊的功力,為「寫字即練心」的極致體現,後世尊為「弘體」。
本展書家一心為弘一再傳弟子,自1990年研習弘體書法,至今已35年。自幼隨父習書,15歲便打下扎實碑學基礎;19歲於泉州依止弘一親炙弟子圓拙、妙蓮二長老,自此專研弘一大師書法藝術與佛法思想,對於弘一大師在俗、出家等不同時期皆澈底深究,從弘一生命歷程,透觀弘體書法之蘊慧,同時藉由自身持戒苦行,切身體悟弘一修行的身心狀態。如本展策展人羲之堂陳筱君所言:「他的書藝並非單純臨摹,而是在臨池與參禪之間尋求心手合一的境界。」展場以〈閩南砥柱 佛法金城〉一聯為中心,該作是一心師在泉州開元寺見到弘一真跡深受感動,遂背臨此聯,乃其堅固道念之具現。


談及對弘體書法的體悟與理解,一心指出,弘一大師書法清淡而筋力四達,其重要轉折在於從北碑的雄強方峻,轉向對碑陰文字的深入體悟。相較於碑陽的規整與刻意,碑陰的刻石文字常因風化而顯得樸拙自然,而弘一大師後期專注於碑陰,並吸收了碑陽的養分,遂形成弘體沖和恬靜之獨特面貌,一心說:「弘一大師的書法能帶領大家走入『靜』的狀態。」總結弘體的精神為「淨、靜、敬」,並以「平淡、平靜、沖逸」概括其特質。
一心將此番體悟化作腕底筆墨,以微妙變化融會其理。遇連續相同文字時,透過起筆角度、行筆速度與收筆力道的微細變化,賦予字字獨立生命,同時維持整體和諧。他強調:「一幅書法作品,無外乎是用筆與結構。」用筆的豐富性,加上對留白空間的精心布局,共同構成作品的氣韻。這份理解,源自他35年如一日的浸潤與實踐。

以本次展品為例,〈水清魚讀月 山靜鳥談天〉聯乃一心取法弘一大師脫胎於張猛龍碑陽書風,行筆方圓並用,金石之味渾然天成。而〈不拘小節〉則是一心以弘公中年所創新魏體書,運筆結體收中有放,放中有收,法度謹嚴不失靈動,氣韻靈動不失謹嚴。一心真性情直言「摳摳索索,達士不屑也。營營苟苟,通人不為也」。
以身證道:行者的斷食孤旅與創作心源
展名「如是之間」,內蘊一段深刻的修行體驗。策展人陳筱君女士透露,一心師在去年佛誕日閉關七七日,並效弘公出家前斷食之舉,進行十二日斷食禪修。一心師自述,當時在身體極度虛空靜寂的狀態下,其間境緣示現「如是因緣果幻法相義觀」八種如是,因而對「了生脫死」產生前所未有的深刻感悟。本次展出〈如是之間〉、〈如是〉等作,便是該次體悟的心靈結晶。


斷食修行在弘一大師的修行歷程中,意義非凡。1916年,37歲的李叔同在夏丐尊的介紹下得知斷食治療法,遂赴杭州虎跑寺斷食禪修,其間法喜充盈,種下日後出家因緣。1942年,62歲的弘一大師圓寂之前,臨終遺墨「悲欣交集」,亦是斷食數日後所書。為了體悟弘一大師斷食苦行的身心狀態,一心師親歷證悟,超越形似而求內在精神相印,可見「弘書演道」之篤志。
弘一大師畢生持戒嚴謹,其內斂清淨書風,正是蘊含律宗嚴謹持戒的精神,復映照澄澹寧靜的心境。本次展出作品〈以戒為師〉,乃一心筆憶弘公各期所書與戒有關之作,使觀者得以更全面地認識弘一大師的藝術歷程,游目於諸體紛呈,寓心於戒律光明。
光影禪境:策展慧心,觀照清涼

步入展場,觀者能立刻感受到一份沉靜的氛圍。除了作品筆墨本身蘊含的清淨意念,策展人慧心凝思功不可沒。本次展覽由羲之堂策展人陳筱君主持,她坦言,要在中正紀念堂這樣莊重而熟悉的場域中,呈現一心師書法的獨特靜雅氣質,是一項不小的挑戰。
陳筱君在展覽總說以「一念如是,筆墨清涼」作為標題,象徵書法既是藝術,也是修行;既是視覺的欣賞,也是心靈的安頓。除了展件隱然細膩的秩序安排,她更以「光」作為切入點,「我希望藉著燈光的變化,讓大家更專注於作品,我們期待觀者在欣賞書法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那份真實不虛的『如是』境界,以及筆墨之間帶來的『自在清涼』」。展場中更搭配素樸的木質展架,自然的木紋宛如靜靜流淌的時間水流,構建出可讓人行止其中的木盒展間,一面一作,一心一品,讓人靜立其中,安住當下。此外,為了讓觀者更深入理解作品背後的緣由與法師心得,團隊特別挑選22件作品撰寫詳盡的注釋,並保留古典文獻不加標點的傳統,考驗觀者耐性,亦提供一種沉浸式閱讀體驗。
從弘一到一心:如是之間,步步蓮華
從弘一大師到一心師,本展呈現一條以書法為修行法門的清晰脈絡。這條道路,始於對傳統的精研,經由生命的深刻體證,最終歸於一種「無我」的奉獻。一心師以35年的專注,傳承了弘體書法的形與技,更傳遞了其背後那份悲憫、寧靜與智慧的精神內核。
「如是之間」是一場視覺的饗宴,亦不啻一次心靈的朝聖。在資訊爆炸、人心浮躁的時代,靜下來,回到筆墨,回到內心,是尋得安頓與力量的不二法門。佇立於靜穆的字跡前,感受著從紙上滲透而出的清涼,或許能如願在生命中,體悟「步步生蓮華」的無上法喜。


如是之間・一心弘體書法藝術展
紀念弘一大師(李叔同)誕辰一百四十五週年
中正紀念堂第三展廳|2025/9/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