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諸問題(或總是再問題化)的力量結點,亞洲正伴隨全球政治、文化與經濟複雜力量快速重組與變形,未來的某一日亞洲是否可能不再是一種提問的必要方式(或方法)。
──關渡雙年展「給亞洲的七個提問」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以下簡稱關美館),此次邀請到7位策展人,與14組藝術家,以「給亞洲的七個提問」為展名與策展方法,在提問中,與藝術家共同完成「給亞洲的七個提問」一展。這些提問在質疑既有的現況之外,亦給出了幾種思考「亞洲」的渠道;包含「我們如何藉由重新連結『地方』來塑造『亞托邦』?」、「口音、方言和語言是否劃分了亞洲內部不同的社會階層?」、「自由,究竟為何?」、「亞洲能否經由多樣性產生普遍性?」、「測繪(亞洲)的可能性」等等…。「亞洲」(Asia)做為關渡雙年展的關鍵字,旋即產生歧異的觀點與辯證,無論呼應著地理意義上的位置,歷史版圖中的消長,或是殖民與離散之間的拉鋸,都朝向非單一的「亞洲」(Asias)思維。
本次展覽策展人分別是阿里.阿凱(Ali Akay)、芭拉斯.塔爾(Bala Starr)、翰克.斯勞格(Henk Slager)、楊凱麟、潘律、羅秀芝、烏特.梅塔.鮑爾(Ute Meta Bauer),聯合了14組藝術家,包括:AHA! (Archive for Human Activities)、阿里.卡茲瑪(Ali Kazma)、克里斯多夫.德雷格&海德恩.霍茲芬德(Christoph Draeger and Heidrun Holzfeind)、費奧納.譚(Fiona Tan)、何子彥、朋琵萊.明瑪萊&紀拉德.明瑪萊(JIANDYIN (Pornpilai and Jiradej Meemalai))、馬然(Ma Ran)、成田圭祐、崔元準、魏延年、薩拉.范.德.海德(Sara van der Heide)、瑟颯.帕克(Seza Paker)、劉衛、鄒肇與陳飛豪等共同參與,呈現不同世代、族群、區域等對多元化的亞洲進行思辨,進一步反思全球及亞洲的現況、想像、未來與可能性。
藝術家組合克里斯多夫.德雷格&海德恩.霍茲芬德作品。圖|關渡美術館
在「論述性及藝術研究的雙年展」的總體展覽要旨中,由「問題意識貫穿全展進而驅動知識性生產」是此展獨具的特色,參展者來自不同國家,展覽立基在衝突、國際關係與歷史的危機之中的7個提問;兼容提問與回應,讓被忽略及不可見變得重新可見,展覽並非尋求同一的認同,而是使一種多樣性的亞洲成為可能:如同總策展論述中所述,試圖開顯不可抹滅的「複奇性」(singularities);「亞洲」在藝術家與策展人的對話之間,勾勒出更多的邊界與限制。
策展人之一的楊凱麟,最終以「亞洲解域,問題終結後的問題」為題,試圖引導更多亞洲的問題,在於經歷全球性遷移、轉化與聚合之後,亞洲將以何種樣貌展現於當前,「給亞洲的七個提問」一展在當代藝術的思潮脈絡中,也扣問了當代藝術家在今日的位置與重要性。
2018 關渡雙年展:給亞洲的七個提問
展期:2018.10.05-2019.01.06
地點:關渡美術館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學園路一號
陳飛豪( 119篇 )追蹤作者
陳飛豪,生於1985 年。文字寫作上期冀將台灣史與本土想像融入藝術品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