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從電影到藝術:大衛.林區的創作宇宙

從電影到藝術:大衛.林區的創作宇宙

大衛.林區個展(David Lynch)「我的頭斷開了」(My Head is Disconnected)從7月6日開始到9月29日在曼徹斯特的HOME藝術中心展出。這次展覽雖然算不上回顧展,卻是林區在英國最大的個展,共涵蓋了他從1970年代早期至今的創作。除了視覺藝術之外,還有電影、音樂表演,以及座談會等周邊活動。
「黑暗深淵的黑暗」(Dark Deep Dark-ness),「痛苦溢出」(Pain Comes Out),「Bob發現自己身處一個他無法理解的世界」(Bob Finds Himself in a World for Which He Has No Understanding),「握著一隻死鳥的女子」(Woman with Small Dead Bird),「我的頭斷開了」(My Head is Disconnected)。這些似乎是大衛.林區(David Lynch)影片劇情的描述,沒有錯,它們也都是他繪畫的標題,林區的展覽從7月6日開始到9月29日在曼徹斯特的HOME藝術中心展出。 
林區個展「我的頭斷開了」原先是2007年創立、每兩年舉辦一次的曼徹斯特國際藝術節(Manchester International Festival,簡稱MIF)的項目之一。MIF是全世界上第一個以原創,新作以及特殊活動為主的藝術節,涵蓋了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和流行文化。
「我的頭斷開了」雖然算不上回顧展,卻是林區在英國最大的個展。除了視覺藝術之外,還有電影、音樂表演,以及座談會等周邊活動。許多人可能會認為,像林區這麼著名的導演,藝術可能僅僅是一種愛好或晚年追求,但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他已經創作了50年的藝術,這次展覽就涵蓋了他從1970年代早期至今的創作。
出生在美國中西部蒙塔納州的林區在1960年代晚期到費城藝術學院就讀,在學期間迷戀上實驗電影。他在1967年的學生作品─一部用警笛聲配樂的手繪動畫《六個蒼白的人影》(Six Men Getting Sick)讓他愛上創作「會動,有聲音」的繪畫概念。
大衛.林區作品《我的頭斷開了》。(HOME藝術中心提供)
四大展廳,四條線索策展人佩克斯(Sarah Perks)和哈利夫(Omar Kholeif)將展覽分成了四個章節。第一個章節「城市著火了」充滿了悲劇性的人物以及反烏托邦的景觀。顧名思義,展廳內充滿了火花。在《Bob發現自己身處一個他無法理解的世界》這幅畫中,《雙峰》的影迷很自然會聯想到殺手Bob的角色。但是畫面上一片焦黑的景觀,可能是森林大火的結果,也可能是其他因素,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單獨人影,幼童般無助地遊蕩。畫中的Bob帶著兒童的天真無邪,林區希望我們去扮演警探、去詮釋涵義。在森林走失的幼童會做出什麼決定;如果是你,又會做出什麼決定?是左或右,是對或錯?是回到熟悉的家園秩序與文明,或是選擇一條引導你進入黑暗的歧途?任何人都可自由選擇、自由詮釋。「空無一物」是第二個展廳的主題,探討了人性內在與想象的空間。許多人好奇林區到底要做什麼?回到展覽的標題「我的頭斷開了」中,一個人體像籃球員般跳躍並伸出雙手,頭部卻是一個形狀類型相機鏡頭物體。你是否經歷過分裂的感覺?林區對人體的描繪令人想起培根(Francis Bacon)的畫作,暗藏的幽默又帶有瑪格利特(Rene Magritte)的聯想;但是「我的頭斷開了」的世界卻是徹頭徹尾的林區專利。 
《瑞吉董事會》(The Ricky Board)上面有20隻長得似乎完全一樣的死蒼蠅,但是每隻上面寫了Don、Steve、Bob、Jack、Joe、Riley、Dougie等不同名字。這些名字讓人注意到每隻蒼蠅其實都長得不太一樣,而且個性大有差異,即使是同一隻死蒼蠅,也可能引發分歧的意見。林區還作詩要觀眾創作自己的「董事會」:「四排五,你的瑞吉活轉來,二十足有餘,完全不棘手,為瑞吉取名,即使全相同,名字變萬千。」林區從不為自己的作品或影片提供任何答案,讓觀眾決定一切,你可以決定和哪隻死蒼蠅到酒吧喝酒,也可以決定哪一隻會是你的死敵,保持距離。 
「工業帝國」是第三個展廳的主題,林區向來迷戀老工廠和工業廢墟。曼徹斯特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之一,為林區提供無窮的靈感。展廳內有好幾件林區親手製作的檯燈,有些像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繪畫般幾何綫條嚴整,有些卻直逼傑克梅第(Alberto Giacometti)的雕塑。而且像他的死蒼蠅,他也為檯燈們取了《愛情之光》(Love Light)、《道格拉斯冷杉頂燈》(Douglas Fir Top Lamp #1)等名字。HOME的策展人奧卡拉漢(Bren O'Callaghan)認為林區對賽博龐克(cyberpunk)以及蒸汽龐克(steampunk)等未來科幻子流派的貢獻相對謙虛,像他1977年的電影《橡皮頭》、1984年的《沙丘魔堡》都是未來科幻子流的代表作。在1992年的《雙峰:與火同行》中,由大衛.鮑伊(David Bowie)扮演的FBI警官在最新的《雙峰》影集中重新出現時已經進化成機器,不由得讓人懷疑,林區的檯燈是否也暗喻了人類的轉身? 
「火柴畫冊」(Matchbook Drawing)系列是這次展覽中最早的作品,都是1970年代早期林區在拍攝《橡皮頭》時的創作。當時他花了5年的時間住在片場,無法像往常一般創造大幅繪畫,於是在紙板夾式火柴上作畫。雖然它們不是電影的分鏡圖,但從展出的27幅火柴畫中,似乎可以看得到林區電影的場景,即使一張小小的火柴畫也充滿了故事性。  
最後一個展廳叫「床邊故事」。展出了林區最近幾年的作品。熟悉林區背景的人都知道他有個幸福快樂的童年,但為何他的創作會這麼黑暗?線索可能來自於他到費城求學期間,當時的費城不但貧困還暴力充斥,窮學生通常選擇住在城裡最便宜,也是最危險的地區;林區甚至將費城稱為瘋狂都市。看完展覽之後,很疑惑為何關注林區藝術的人口遠遠不及《雙峰》的影迷?或許因為電影和電視能迅速地吸引大量觀眾,在電影界的成功反而導致他的藝術生涯被忽視。但是我們必須記得,他的繪畫與電影相輔相成,共同處在一個「林區宇宙」之中。或許在某個時刻,人們對林區藝術的關注會趕上他的電影。好萊塢雖然有不少從事藝術創作的導演與演員,但是只有「林區」成為形容詞,你只要說「a Lynchian landscape」,人們就可以理解這是個荒謬、荒涼或反烏托邦的景觀,不論是拍攝的電影場景,還是筆下的繪畫,他本人已成為某種藝術的路徑,徹頭徹尾地獨特。

大衛.林區個展(David Lynch)「我的頭斷開了」(My Head is Disconnected)

展期:2019.07.06-09.29
地點:HOME藝術中心

 

宋佩芬( 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