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感性與認同的召喚術:「瑪德蓮時刻—記憶與情感的技術」國際聯展PART II

感性與認同的召喚術:「瑪德蓮時刻—記憶與情感的技術」國際聯展PART II

Evocation of Sensibility and Identity: Part II of “Madeleine Moment: The Technology of Memory and Sentiment”

《瑪德蓮時刻─記憶與情感的技術》系列聯展Part II,將於7月3日至10月29日,在臺中的陸府植深館正式舉辦。展覽呈現塔瑞克・阿圖依(Tarek Atoui)、邱明進、饒加恩、李傑、海蒂・芙依特(Heidi Voet)五位藝術家的創作,嘗試穿透「普魯斯特效應」,揭示關於記憶的植入和再現、情感的萌生與傳遞,實與其背後的「感性召喚(技)術」有關。

「瑪德蓮時刻─記憶與情感的技術」系列聯展

「瑪德蓮時刻─記憶與情感的技術」系列聯展第一檔「七個在海上的人─黃博志個展」於五月底開幕後,策展團隊緊接著將於臺中的陸府植深館展開此系列的第二檔展出。《瑪德蓮時刻─記憶與情感的技術》系列聯展Part II(以下簡稱「瑪德蓮時刻Pt. II」)為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與立方計劃空間共同主辦,包括五位藝術家:塔瑞克・阿圖依(Tarek Atoui,黎巴嫩)、邱明進、饒加恩、李傑(香港)、海蒂・芙依特(Heidi Voet,比利時)。展期自7月3日至10月29日,9月中旬亦將於陸府植深館舉辦藝術家講座。

本次特別邀展的《11拍聲搏》為享譽國際的黎巴嫩藝術家塔瑞克‧阿圖依(Tarek Atoui)首次在臺灣展出2020年於沙迦雙年展之作。(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瑪德蓮時刻─記憶與情感的技術」是立方計劃空間策展團隊自2022年展開的研究暨策展計畫,在為期兩年中進行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以一系列的主題性論壇,邀請多位講者,從技術史、醫學、哲學、人文科學、藝術等不同角度為這個主題揭開多面向的思考路徑。2022年底,立方策辦以表演與聲響經驗為基礎,為期四天的「聲波薩滿─立方論壇音樂祭」;2023年,「瑪德蓮時刻」進入第三階段,呈現一檔九位藝術家共同參與的同名國際聯展,自五月底起,陸續於三個不同場地展開。

延伸閱讀|【聲波薩滿專題】立方論壇音樂祭,及其內建的藝術與聲響實驗光譜

策展概念

「瑪德蓮時刻」的命名與概念,是來自小說家普魯斯特的意識流名著《追憶似水年華》(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中的典故:小說中,主人翁吃到了沾了紅茶的瑪德蓮蛋糕,此味覺經驗牽動了他腦裡的深層意識,因而使得平日那些無法通過理性「回想」的記憶與感情湧現而出。在心理學領域,學者已以這個故事為根據,將這種非自主性記憶的召喚和引發情緒的催化過程,命名為「普魯斯特時刻」(The Proust Moment)或「普魯斯特效應」(The Proust Effect)。本展期冀再指出的是:瑪德蓮這種貝殼狀的糕點之所以風行,與歐洲當時(約莫十八至十九世紀之間)金屬烘焙模具的普及,以及印刷食譜書籍開始流行有著緊密的關係。「瑪德蓮時刻」這個展題與概念,是對「普魯斯特時刻」的挪寫並置轉焦點,從字面上感知主體的層面引渡回引發記憶及情感的「媒介(物)」上。

因此,「瑪德蓮時刻」嘗試穿透普魯斯特效應,揭示關於記憶的植入和再現、情感的萌生與傳遞,實與其背後的「感性召喚(技)術」有關。《追憶似水年華》中的著名情節之所以觸動不同地方、不同時代的讀者的共鳴,則更可能是來自於瑪德蓮蛋糕所創造的集體共感所賜。從媒介/技術的角度視之,即是由於「模具烘焙」與「印刷」為中介,使得這種無論在哪裡,形狀與味道都相彷的甜點得以快速大量生產,因此成為了現代世界中「感知傳遞」的力量來源。它不僅一方面創造個體私密的經驗,也同時形塑出一個時代中對某些事物的集體認同。而媒介/技術在其中的作用雖能被意識到,但卻又時常被隱藏和忽略。「瑪德蓮時刻」展覽以此思索作為出發點,探討今日感性與認同的構作技術與政治性。

展出藝術家

塔瑞克・阿圖依(Tarek Atoui)

塔瑞克・阿圖依是出生於貝魯特的藝術家和作曲家,現於法國巴黎生活和工作。他的作品源自於表演,探索聲音如何用耳朵以外的感覺器官來感知;聲音如何作為人類互動的催化劑,以及它如何與社會、歷史或空間參數相關聯。其作品出發點通常是廣泛的人類學、民族學、音樂學或技術研究,進而實現為樂器、聆聽室、表演或工作坊。

藝術家塔瑞克‧阿圖依(Tarek Atoui)將水滴、陶器、抽水馬達、電源正負極、鑼和鈸等重構、自製成一座展演於陸府植深館大廳的聲響樂器。(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阿圖依已於諸多國際展演呈現他的作品,如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沙迦雙年展(2009、2013)、第十三屆卡塞爾文件展(2012)、第八屆柏林雙年展(2014)、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2016)、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當代藝術中心(2017)、莫斯科車庫(2018)、 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2019)、日本岡山藝術交流會(2019)、沙迦藝術基金會(2020)、弗利德利希安農博物館(2020)、皮諾私人美術館(2021)、Tabakalera(2021)、奧斯汀當代藝術館、FLAG藝術基金會、Serralves基金會和Mudam(2022)。  他在2007年被任命為STEIM工作室的聯合藝術總監,並於2016年被任命為挪威當代藝術三年展 「卑爾根集結」的藝術總監。 他是2020年Suzanne Deal Booth/FLAG藝術基金會獲獎者。

邱明進

1963年生於臺南,留聲機修復專家,過去曾經在空軍戰術管制聯隊負責雷達維修工作;目前在臺南永康經營「Roy’s Cafe 蓄音空間」,藉由咖啡廳與民眾分享他數量眾多的留聲機與蟲膠唱片收藏。二十多年前,邱明進偶然買到78轉鋼針唱片,為播放此唱片,開啟了古董留聲機維修自學過程,並在最近六年間研究出翻製與刻錄蟲膠唱片的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極少數掌握這項技術的專家,並吸引臺灣各地甚至是美國及日本的音樂愛好者前來學習、共同合作。他平常除了受邀到各大學音樂相關科系做演講,亦時常在咖啡廳空間內開辦工作坊活動,教授78轉蟲膠唱片的複製技術。

展覽期間,於週二至週日14:30定時演示留聲機播放複製蟲膠唱片,帶觀眾穿越時空間欣賞近百年前的音樂。(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饒加恩

饒加恩生於1976年,2000年於臺北國立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後,前往歐洲繼續當代藝術的學習與創作,2004年6月自國立高等巴黎美術學院畢業,於巴黎發展了一年後前往倫敦,在2007年9月,完成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碩士學程後,不斷受邀於國內外展出,如:「英國新作:相信你自己」(倫敦,2007)、「讓未來等待」(倫敦,2007、2008)、「多重的私密」(伊斯坦堡,2007)、「卡利普索」(畢爾包,2008)、「永動機」(倫敦,2008)、「居無定所」(臺北,2008)、「臺灣當代藝術文件」(巴黎,2009)、「你是一匹我永不想騎的馬」(臺北 ,2009)、「臺北雙年展」(臺北,2010)、「臺灣響起──超隱自由」(匈牙利,2010) 等。現於臺灣工作與生活。

臺灣藝術家饒加恩,作品《A Topper》於陸府植深館二樓展廳,以幻燈片形式呈現奧地利藏家勞道爾(Radauer)所收藏的1910年日英博覽會之影像文件。(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饒加恩的作品處理總是圍繞著如身份認同、邊緣性、美學與政治體制等問題,因此在他的作品裡,經常放入異質性的元素或者採取一種脈絡式的斷絕來回應與批判僵化體制,或是社會符號在歷史、社會、大眾與個人間所形構的價值與認知。

李傑

1978年生於香港,現居住和工作於臺灣。近期個展包括臺灣臺北鳳甲美術館(2023)、臺北關渡美術館(2022)、荷蘭海牙West Den Haag藝術中心(2021)、韓國首爾Art Sonje中心(2019)、日本東京原美術館(2018)、義大利聖喬瓦尼瓦當諾 Casa Masaccio (2018)、中國深圳OCAT (2018)、臺灣臺北立方計劃空間(2017),比利時根特SMAK當代美術館(2016)、美國明尼阿波利斯沃克藝術中心(2016)、日本東京資生堂藝廊(2015)、第55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2013),上海民生美術館(2012),加拿大溫哥華西前線藝術空間(2011),香港Para/Site藝術空間(2007)等。

香港藝術家李傑以陸府植深館一樓大廳為現地創作空間,完成作品《被吸氣蓋過》。(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聯展包括德國漢堡藝術協會(2021)、法國里昂雙年展(2019)、夏威夷檀香山雙年展(2019)、法國巴黎東京宮美術館(2017)、尼泊爾加德滿都三年展 (2017)、捷克布拉格國立畫廊(2016)、阿聯酋沙迦雙年展(2015)、俄羅斯烏拉爾當代藝術工業雙年展(2015)、德國巴登巴登國立美術館(2014)、荷蘭伯尼芳坦博物館(2014)、中國上海外灘美術館(2013)、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2012)、紐約新美術館(2012)等。

延伸閱讀|剩餘物中的狂喜:李傑,這些年

海蒂・芙依特(Heidi Voet)

海蒂・芙依特現於臺北和布魯塞爾工作、生活。其跨領域創作關注個人在當代社會中所處的位置,並將其置於文化、歷史和普世經驗中。她的實踐透過將日常物件放置在大型裝置、雕塑和表演中,喚起這些元素的相互聯繫,創造單一物件或個人與更大實體之間的連結。

在歐洲和亞洲跨文化經驗的啟發下,她重製、複製或手工打造那些大量生產的物品,作為一種傳播文化遺產、價值體系和時間的方式。海蒂・芙依特以幽默詼諧的手法建立了多層次的圖像,揭露當今物質文化的屬性,並挑戰隱藏於其中的穩固權力體制。

過刻意使用不同陳列器具與方式,藝術家海蒂‧芙依特(Heidi Voet)呈現紀念物經過時間、空間轉換後與生活記憶的結合。(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海蒂・芙依特近期個展有上海BANK畫廊(中國,2012)、臺北就在藝術空間(臺灣,2020)、布魯塞爾Sint-Lukas畫廊(比利時,2018)。其參與的聯展有「Beaufort21三年展」(比利時,2021);「掀起生命的布局」,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香港,2019);「玩樂」,克特雷特(比利時,2018);「它有多美,就有多易碎」,根特現代美術館(比利時,2017);「何不再問?」第11屆上海雙年展,上海(中國,2016);「道德反射」,維爾紐斯CAC當代藝術中心(立陶宛,2016);「Un-Scene」,WIELS當代藝術中心,布魯塞爾(比利時,2008)。

關於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

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成立於2012年,成立衷旨圍繞在永續生態、藝術人文、跨齡交流之間,定期舉辦各式活動、講座、展覽及公益贊助,期望透過這些活動與展覽的分享,將愛護地球生命,尊重生態環境,培養藝術美學的使命傳播下去。透過理念的傳承與實踐,擴大當代社會的美學與生態探究,深化當下議題的哲學思考,以及強化當下的世代對話。以基金會為主軸,整合產學藝三大界共同參與,希冀打造創意美學人文風貌。

關於立方計劃空間

立方計劃空間成立於2010年,以推廣當代藝術、深度人文思維,以及串連國際與在地藝術網絡為使命,是一處提供臺北藝文群眾參與,兼具展場、交流和資料庫功能的獨立藝文空間。立方同時是臺北少數仍堅持以非營利方式經營運作,又具備高品質文化活動策劃能力的專業團隊,除了展演之外亦致力於長期性的文化研究,並藉由策展的概念與方法體現成果。立方至今舉辦超過五十檔藝術展覽,上百場主題性的講座及演出,期冀藉由展演、論壇、線上廣播及出版等活動活絡且擴充當代藝術的面貌與內涵。

延伸閱讀|建構差異的光譜,談立方計劃空間十年成長軌跡與平化實踐


《瑪德蓮時刻—記憶與情感的技術》國際聯展PART II

展期 | 2023.07.03-10.29
地點 |  陸府植深館(臺中市南屯區公益路二段789號
開放時間 |  週二至週日10:00-18:00(參觀採預約制,國定假日照常開放)

展出藝術家 |  塔瑞克・阿圖依(Tarek Atoui)、邱明進、饒加恩、李傑、海蒂・芙依特(Heidi Voet)
策展人|鄭慧華
策展團隊|羅悅全、杜依玲、王嘉瑩
共同主辦|財團法人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立方計劃空間
展覽贊助|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臺北市文化局
特別感謝|曾文泉先生

*展覽預約與相關資訊,請參閱陸府基金會官網

ARTouch編輯部( 1572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