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藝術與設計的精密交響

藝術與設計的精密交響

北歐老件家具的獨特史觀 在室內設計與家具設計的歷史中,北歐總是被不斷提起的特殊地帶。基於氣候嚴寒,冬季難以外出…
北歐老件家具的獨特史觀
在室內設計與家具設計的歷史中,北歐總是被不斷提起的特殊地帶。基於氣候嚴寒,冬季難以外出,該區域對居家陳設的要求遠較其它歐洲地區來得大,或也因此造就了北歐設計在今日的重要地位,以及消費市場的熱烈反應。不同於當代的北歐設計,維嘉畫廊鎖定的目標座落在北歐的設計歷史與老件家具,其一方面啟發了後續的眾多著名設計師,同時又有著更為講究且精緻的作工與質感。從中世紀一路延伸至二戰時期,Eric對北歐老件家具的興趣不僅只是年代與美學,而是更加重視各個設計品的獨特歷史,以及其帶給後世的重要啟發。由於北歐設計史與其收藏在台灣相對稀缺,維嘉畫廊費時數年鑽研的史料知識因而更加珍貴動人;其不僅是品項的蒐集者,更是相關文獻與資訊的傳遞者。也因此,在相對激烈的設計與家具市場中,維嘉畫廊為自己創下了一片天地,使愛好者蜂擁而至之餘,更開發了大量的年輕新興藏家。
為此,Eric除了在歐洲雇有專員以搜尋各種設計史上的重點精品,也會週期性地租用貨車,像個傳統商販沿途取貨,一方面憑藉自身的鑑定專業確認品質,二方面則確保包裝與運送過程不會對這些珍貴的設計品造成損害。
不似專精於古董與藝術的拍賣形式,這些具有特殊歷史位置的設計品不僅從未缺席歐洲的拍賣市場,其漲幅與買家購藏意願亦不容忽視。好比丹麥大師芬.尤(Finn Juhl)的第一批《酋長椅》(Chieftain Chair),從幾年前2、300萬元即可入手,去年卻在拍場以1800萬元成交,至今行情約莫落在1200萬至1500萬元之間。這張椅子在當時被認為具備最優美且無法複製的線條,且原初產出的七十八張椅子中,僅有十張由玫瑰木製成,其餘皆為柚木;然而,在拍場上獲得1800萬元價值的卻是相對多數的柚木版本,也因此玫瑰木製版本的價格更可望繼續突破高點。Eric說:「或許做出口碑,由芬.尤遺孀成立的基金會所配合的家具製造商之前主動找上門,讓特殊版本只在維嘉發表。但在未來,我希望做到只推有版數限制的精品。當然,價格會配合拍場,畢竟這些東西在歐洲拍場都會出現;即便廠商有價格,但藏家還是會慢慢修正合理價格。」
維嘉畫廊遷址民生社區,空間寬敞許多。
藝術與設計的美學與市場
即便成功出售一件大師的繪畫之作,其獲利可能等同Eric費時半年搜集而來的老件家具,但透過精密的史料與年輕收藏群的開發,也為維嘉畫廊打開了一面藝術市場的獨特窗口。奠基於多年的藝術史與設計史研究,維嘉畫廊的開幕首展「Art vs. Design」平行梳理兩者時間軸,除更豐富了設計與藝術的交叉定義,也使得兩者間那緊繫又隱匿的對話關係得以被清晰認識。對丁雄泉作品如數家珍的Eric透露,為映襯設計與藝術緊密融入日常生活的經營理念,展覽將和丹麥淵源頗深的丁雄泉(最早的人物作品發表在丹麥,1970年代起也在丹麥展出十多年)畫作《Gauguin? Ting?》(1976),與芬.尤的長凳、邊櫃相輝映,為空間起到以色彩為亮點的作用。
至於未來展覽規畫,Eric說一年會有六至八檔,設計與藝術各半。
設計與藝術自古便有著難分難解的對話發展,而今即便兩者已分屬不同領域,但其中的相互影響史對彼此仍相當關鍵。更別說當今許多藝術創作同樣具備生活與實用功能,而許多設計精品的造形美學比起藝術亦不遑多讓,且對Eirc而言,藝術乃是一種生活態度與形式(Life Style),而非僅限於功能性有無、藝術史書寫與藝術社群共識的僵化偏好。換言之,面對市場上相對火熱的二十世紀華人繪畫,維嘉畫廊採取更加寬廣且前瞻的態度,專攻年輕世代藝術家與各種不同領域的創作類項。畢竟在現有的藝術體制之外,沒有人能搶先預知藝術社群與市場的未來走向。
芬.尤《酋長椅》(限量版).玫瑰木、皮革.102×91×94 cm.1949。
透過系譜式的前期研究、實戰式的經驗累積,以及果敢的具體實驗/實踐成果,維嘉畫廊雖相對年輕,卻也走出了一條不同於傳統畫廊四面白牆的經營路線;又,從最初的沙龍形式轉至餐酒館,已經為畫廊每日帶來超過十倍的營收。而今新址開幕熱烈人潮,也反映著畫廊過去三年多來的累積,除了知名的大藏家之外,格外亮眼的無非是那相對年輕的收藏族群。即便如今因人力、地點等限制而不再結合餐酒形式,但過去累積的藏家人脈仍然帶給維嘉畫廊充足的信心,而新的位置、展售形式與品項,無疑也正是畫廊的下一段冒險旅程。
從位於台北堤頂大道的專業畫廊、復興南路複合咖啡店與畫廊的形式,到8月於民生社區新址首發開幕的維嘉畫廊,已累積了十足的畫廊、餐飲與設計品銷售經驗,而開幕當天現場的藏家人潮,也見證了畫廊負責人黃琪晃(Eric)過去三年來所累積的成就。不似過去綜合餐飲酒水,畫廊新址帶來的是更寬闊的觀賞空間與陳設,以純粹的展演品質作為自身品牌的魅力來源。
相對隱匿的畫廊位置對Eric而言並無損失,畢竟其藏家來源已然頗豐;再來,網路媒體的宣傳足以吸引專業客群;三則,交通便利如台北,地點似乎僅是次要考量,畢竟展演品質才是吸引藏家的主因;故而,為了突顯展示空間,隱居於民生社區對維嘉畫廊而言絕非缺憾,而是另一種經營策略的嘗試,一如維嘉畫廊過去幾年的實驗般。
VG團隊,左起Jenson Lee、Tommy Chen、Eric Huang。
陳芳玲( 6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