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99%賣出、3.59億港元!香港蘇富比「伊勢彥信珍藏重要中國陶瓷」專場成績揭開2025秋拍序幕

99%賣出、3.59億港元!香港蘇富比「伊勢彥信珍藏重要中國陶瓷」專場成績揭開2025秋拍序幕

9月9日,香港蘇富比「伊勢彥信珍藏重要中國陶瓷」單一藏家專場,此一日本最後一代中國古董收藏傳統的巔峰,拍品時間跨度之大,展現出七千年中國陶瓷的發展歷程,共推出182件,估價破2.5億港元,成交181件,件數成交率達99%,總成交額達3億5897萬660港元,締造六件千萬拍品佳績,由南宋《官窯青釉葵口盤》成交價5588萬5000港元領銜。

9月9日,香港蘇富比「伊勢彥信珍藏重要中國陶瓷」單一藏家專場,推出182件,估價破2.5億港元,成交181件,件數成交率達99%,總成交額達3億5897萬660港元,締造六件千萬拍品佳績,為今秋亞洲古董板塊揭開亮眼序幕。

伊勢彥信1929年出生於日本富山縣,二戰後接手家族雞場,1962年創立伊勢株式會社,將家族生意發展為日本頂尖雞蛋食品企業,由小農場做到跨國大企業。1986年,《紐約時報》以「美國雞蛋大王是日本人」為標題撰寫報導。商業傳奇的另一面,是為人津津樂道的藝術收藏。他的藝術收藏始於1970年代,最初以收藏法國印象派藝術聞名,莫內(Monet)、塞尚(Cezanne)、馬蒂斯(Matisse)、畢加索(Picasso)、莫迪里安尼(Modigliani)、夏卡爾(Chagall)諸位大師,盡收囊中。

中國陶瓷的收藏則始於1980年代,於1990年代初至2010年代末形成,歷經三十載。伊勢彥信收藏之時正值中國瓷器珍藏流入歐美及日本的黃金時期,其品質之精稱日本私人收藏之冠,在國際收藏界亦享有盛譽,在東京傳奇古董商繭山龍泉堂的專業指引下,藏品以宋明兩朝為主,其藏品展覽與出版著錄紀錄累累。2017年,巴黎的吉美博物館展覽出版有《Porcelaine. Chefs-d’œuvre de la Collection Ise》,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則展覽出版有《イセコレクション―世界を魅了した中国陶磁》。繭山龍泉堂代表董事川島公之說明:「回望日本中國陶瓷收藏史,安宅、松岡、出光等世界收藏級多形成於1960-80年代,而伊勢收藏在這黃金時代背景下,標誌著日本最後一代中國古董收藏傳統的巔峰。」

挾帶著超凡魅力炫風登場,此專場拍品時間跨度之大,展現出七千年中國陶瓷的發展歷程,從新石器時代到漢唐的陶器,從宋代之素雅到明清之絢麗,皆有精彩實物印證時代高峰,此次系統性地釋出珍藏,也成為各朝代器物市場觀察的重點專場。

南宋《官窯青釉葵口盤》,徑19.2公分,估價2500萬至5000萬港元,成交價5588萬5000港元。

宋瓷近年來備受關注,精品上場必成焦點。無庸置疑地,南宋《官窯青釉葵口盤》在開拍前即成為重要討論之一,也成為本場的領銜之冠。自1700萬港元起拍,三方電話委託競奪,蘇富比亞洲區副主席及中國區主席華真(Jen Hua)、中國藝術品部專家吳彤(Sonya Wu)及中國藝術品部商務經理Winnie Wan,展開拉鋸,最終歷時約13分鐘,以4550萬港元落槌,由華真為中國內地藏家競得,成交價5588萬5000港元,迎來現場一片掌聲。

南宋官窯之奇,尤在其盛名煊赫九百載,然燒造之謎至今未解,其專為杭州宮廷燒造,後代藏家夢寐以求而難得一窺真容。南宋美學受儒家「守成」與「革新」兩派思想影響,故而本品造型簡練優雅,釉面冰裂紋天成,既延續北宋宮廷品味,又展現新時代美學追求。此盤形制看似簡約,實則匠心獨運:口沿六處微凹即成葵瓣,斜腹窄足更令整器若淩空懸立。並為英國著名數學家、漢學家哈利・加納爵士(1891- 1977)舊藏。兩度經繭山龍泉堂易手,後入伊勢收藏,展覽出版著錄累累。

南宋《官窯米黃釉直頸瓶》,高22.3公分,估價800萬至1600萬港元,成交價2477萬5000港元。

南宋《官窰米黃釉直頸瓶》,則是罕見珍貴的「米色官窰」典範。自以2000萬港元落槌,逾低估價三倍多,成交價2477萬5000港元,由現場「8869」牌號買家競得。此件官窰瓶釉面厚潤如脂,開片紋絡如幻,釉色呈現米黄的淡琥珀色調,冰裂開片精妙絕倫,東京常盤山文庫資深學者佐藤サアラ在其專著中詳述本品,認為其勻凈的釉色與完美的器形證明「此乃通過精確控色刻意燒造之作」,此類器形官窰瓶本就稀少,米色者更屬鳳毛麟角。本品重心下垂,底部穩健妥實,口沿微撇又見靈動,比例之精妙,即便在現代設計視角下仍堪稱典範。並歷經繭山龍泉堂、井上恆一、伊勢彥信等日本頂級藏家遞藏,並參展1950年代以來幾乎所有重要宋瓷展覽。此瓶曾於2015年倫敦蘇富比成交價108.5萬英鎊,時約合1300萬港元,十年後再戰拍場,價格抬升近一倍。

北宋《磁州窰白地剔黑彩牡丹紋梅瓶》,高30.9公分,估價700萬至1400萬港元,成交價1989萬5000港元。

此外,另一件締造千萬的宋瓷,則為北宋《磁州窰白地剔黑彩牡丹紋梅瓶》,迎風搖曳的牡丹紋飾,是11至12世紀初河北磁州窰裝飾器中稀有的傑作。以1600萬港元落槌,成交價1989萬5000港元,一樣由現場「8869」牌號買家競得。此瓶不同於磁州窰遺址常見的單色剔刻或彩繪品種,採用了極為費工的「雙層化妝土剔劃」工藝,先施白色化妝土為底,再覆黑色化妝土,而後精準剔刻黑色表層以顯露下層潔白胎土,最後罩透明釉燒成。

明成化《青花梔子花宮盌》,「大明成化年製」款,徑14.7公分,估價4000萬至8000萬港元,成交價3514萬5000港元。

明代瓷器亦為伊勢收藏中國陶瓷之強項,涵蓋各時期典型器,以成化《青花梔子花宮盌》位居本場第二高價。在中國青花瓷發展史上,成化一朝以其胎釉精良與紋飾雋永獨樹一幟,以比例精妙、畫工率真、釉質瑩潤共同構築了含蓄而高貴的美學品格,此件拍品即為此中精品,然盌沿邊處有一修補痕跡,或因此品相之故,拍品估價跨度甚大,為4000萬至8000萬港元,拍賣現場以2400萬港元起拍,最終以2850萬港元落槌,成交價3514萬5000港元,由亞洲區高級董事及亞洲區中國藝術品部副主席李佳電話委託買家競得。另外,明成化《青花九秋圖罐》「大明成化年製」款,此類成化罐存世極罕,現場700萬港元起拍,最終以1000萬港元落槌,加佣金1257萬5000港元。

明成化《青花九秋圖罐》,「大明成化年製」款,徑14.7公分,估價1200萬至2400萬港元,成交價1257萬5000港元。
明永樂《剔紅鸞鳳紋匣》,高44.6公分,50×36.5×42.5公分,估價2000萬至4000萬港元,成交價1745萬5000港元。

千萬價位拍品中唯一的漆器——明永樂《剔紅鸞鳳紋提匣》,出光美術館舊藏,成交價1745萬5000港元。通體木胎之上髹朱漆,四面立板及頂部裝飾相同紋樣,整齊有序的錦紋之上雕刻菱花形開光,開光內雕鸞鳳紋,左為鳳,右為鸞,鸞鳳之間雕刻盛開的牡丹花及含苞待放的花蕾,花朵飽滿,層次豐富,花葉舒展,翻卷自如。鸞鳳對舞,姿態優美,動感十足,一派祥和富貴場面,開光外四角處雕刻菊花、茶花、石榴、芙蓉花及體態較小的瑞鳥。

明初《鈞窯玫瑰紫釉三足葵式水仙盆奩》底刻「六」字、「建福宮」、「竹石假山用」款,徑21.5公分,估價600萬至800萬港元,成交價901萬7000港元。

於千萬價位之外,多件拍品價位表現可圈可點。明初《鈞窰玫瑰紫釉三足葵式水仙盆奩》底刻「六」字、「建福宮」、「竹石假山用」款,估價600萬至800萬港元。此水仙盆作六瓣葵花式,折沿,沿邊起棱,線條起伏有致,造型端莊秀雅。通體內外施釉,盆內覆天藍釉,外壁玫瑰紫釉,凸棱處釉薄泛醬黃色,釉色相映成輝,宛如盛放葵花。器底刻「六」字以示尺寸,並帶清宮造辦處玉作匠人所刻「建福宮」、「竹石假山用」款,表明其為清宮陳設之珍器,最終成交價901萬7000港元。南宋至元《灰被天目茶盌》配《烏漆盞托》估價50萬至100萬港元,逾低估價7倍多之成交價381萬港元。清嘉慶《爐鈞釉蓋壺》「史繼長製」款,估價8萬至16萬港元,逾低估價9倍多之成交價76萬2000港元。

南宋至元《灰被天目茶盌》配《烏漆盞托》估價50萬至100萬港元,逾低估價7倍多之成交價381萬港元。

此外,高古陶瓷之唐三彩品類成交表現亮眼。日本文壇巨擘川端康成舊藏的唐《三彩撇口瓶》,估價60萬至80萬港元,逾低估價4倍之成交價292萬1000港元。唐《灑藍彩蓋罐》估價20萬至40萬港元,逾低估價9倍多之成交價190萬5000港元。唐《三彩螺形水丞》估價8萬至16萬港元,逾低估價10倍多之成交價82萬5500港元。此外,北魏《灰陶加彩女官俑》容貌生動傳神,估價40萬至80萬港元,受競逐追捧,以逾估價8倍多之342萬9000港元成交。隋代《青釉塑貼忍冬蓮瓣紋鋪首尊》為鉛釉陶器當中較罕見的大體量陶器。貼花尊端莊大器,相同器形近例極罕,同期器物釉色多為綠或褐色,而本尊釉色接近琥珀,珍罕難得,應為海內外孤例,歷年拍賣場鮮見。本尊器形與南北朝蓮花尊接近,裝飾則極為類似,體現佛教於政局動盪之世傳播迅速,影響深遠。此外,本品為低溫鉛釉,而蓮花尊多為高溫青釉,亦使本尊更為珍貴特別。成交價431萬8000港元(約合41萬英鎊),其前拍賣紀錄為2015年倫敦蘇富比成交價26.9萬英鎊,十年後拍場再現,漲勢可觀。

日本文壇巨擘川端康成舊藏的唐《三彩撇口瓶》,估價60萬至80萬港元,逾低估價4倍之成交價292萬1000港元。
隋代《青釉塑貼忍冬蓮瓣紋鋪首尊》,估價200萬至400萬港元,成交價431萬8000港元。

唯一一件流拍的拍品是:估價2500萬至5000萬港元之清雍正《粉彩折枝桃花長頸膽瓶》具「大清雍正年製」款。其他拍品若未能成交,則是於流拍後「重啟拍賣」,再次於現場拍賣時調整起拍價,有的甚至為無底價,部分拍品讓不少人覺得「撿漏」了,與原估價相較打折至少一半的有:明萬曆《五彩花果八寶紋小盤》「大明萬曆年製」款,估價25萬至35萬港元,成交價21萬5900港元。明末《五彩纏枝蓮紋大盌》「大明宣德年製」仿款,估價20萬至40萬港元,成交價6萬960港元。清康熙《黃釉劃雲龍紋盤》一對「大清康熙年製」款,估價80萬至120萬港元,成交價38萬1000港元。清乾隆《黃地青花九桃紋盤》「大清乾隆年製」款,估價200萬至400萬港元,成交價86萬3600港元。商中期《青銅饕餮連珠紋斝》,估價250萬至500萬港元,成交價86萬3600港元等等。其中最特殊的狀況是:原38萬港元無人應價的南宋《青白釉劃花卉紋梅瓶》流拍後,再次上拍卻引多人競爭,最後成交價63萬5000港元。最終成交價較流拍先前追高的情況,甚是罕見,可見買家於拍賣事前作好準備與留意現場狀況之必要。

商中期《青銅饕餮連珠紋斝》,估價250萬至500萬港元,成交價86萬3600港元。

整體來說,本場獲得成功佳績,得力於:一、南宋《官窯青釉葵口盤》成交價5588萬5000港元領銜,宋代高古瓷在學術與審美兩端兼具,得到亞洲藏家強勁追捧;少見釉調如「米色官窯」更具話題性與稀缺溢價。二、多件重器收藏經東西方大藏家遞藏,來源顯赫有緒,提升市場信心與可比性。三、伊勢氏收藏由繭山龍泉堂長年經營,體現日本審美下的宋明標準器譜系,亦曾於法國巴黎吉美、日本大阪東洋陶磁美術館等辦單一藏家展,學術背書完整。四、拍賣行全場保證,將現場流拍品「重啟拍賣」的靈活操作,提高實際成交件數與總額。最終結果超過先前行方「2.5 億港元以上」的預期。

「伊勢彥信珍藏重要中國陶瓷」專場千萬高價排行榜:

1.南宋《官窯青釉葵口盤》,徑19.2公分,估價2500萬至5000萬港元,成交價5588萬5000元。
2.明成化《青花梔子花宮盌》,「大明成化年製」款,徑14.7公分,估價4000萬至8000萬港元,成交價3514萬5000元。
3.南宋《官窯米黃釉直頸瓶》,高22.3公分,估價800萬至1600萬港元,成交價2477萬5000港元。
4.北宋《磁州窰白地剔黑彩牡丹紋梅瓶》,高30.9公分,估價700萬至1400萬港元,成交價1989萬5000港元。
5.明永樂《剔紅鸞鳳紋匣》,高44.6公分,50×36.5×42.5公分,估價2000萬至4000萬港元,成交價1745萬5000港元。
6.明成化《青花九秋圖罐》,「大明成化年製」款,徑14.7公分,估價1200萬至2400萬港元,成交價1257萬5000元。

藍玉琦( 271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