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斐列茲的成功秘訣

斐列茲的成功秘訣

1. 藝博會與拍賣:亦敵亦友的互生關係 近幾年來,我們不難看到藝術博覽會與拍賣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裡,卯足全力…
1. 藝博會與拍賣:亦敵亦友的互生關係
近幾年來,我們不難看到藝術博覽會與拍賣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裡,卯足全力爭取這塊蓬勃成長的大餅,然而,兩者的關係是完全對立的分野嗎?其實並不盡然。因為我們可以看到藝術博覽會每每總是選在與當地重要拍賣會於同一周進行,這是一個顯明的商業策略導向,其中也說明了博覽會與拍賣之間似乎存在著一種相依相生的微妙互存關係。
然而,當畢卡索、賈克梅第、蒙德里安、羅斯科、沃荷,才剛在藝博會的前幾天的拍賣裡,屢屢創下令人咋舌的成交天價,人們不禁也懷疑,如果這些億萬千萬美元已經流向拍賣中,到底市場還留給紐約斐列茲藝術博覽會多少發揮及獲利的空間呢?
這次豪瑟沃斯 (Hauser & Wirth) 畫廊負責人在《彭博新聞》(Bloomberg)訪談時,即提供了這個有趣的觀點:「若是拍賣中某件拍品成功以10億的價格拍出,那就代表有個藏家在某個角落,帶著他原來準備願意花的9.9億,敗興離開了拍場。其中一部分的金額,就這樣流向了博覽會的畫廊裡。」正如同各種投資的市場,蘊藏在市場背後的金流其實是深不可測的,很難完全將之以量化,但毫無疑問地,投資人信心這個看似更為抽象、難測的因素,往往卻是主導市場的鐵律。
當人們看到一件繪畫被拍賣公司以預估價1億4千萬美元帶到市場,心裡不免存有高度疑問,但隔日新聞頭條充塞著1億7900萬的世界紀錄時,姑且將其他面向的討論(如市場長遠發展的健康等議題)擱置一旁,對於全球藝術市場來說,就像是打了一劑無可取代的超級強心針。紐約東河(East River)上搭著渡輪,前往蘭德島(Randall’s Island)的VIP藏家,即是在這風和日麗、信心滿滿的樂觀氣氛下,走進斐列茲的會場。
David Zwirner畫廊混搭魏斯特的設計傢俱,以及高達85萬美元的麥奎肯紅色巨型雕塑。(Frizez NY提供)
將博覽會與拍賣安排在同周進行,其中固然有風險,但顯然在目前的市場趨勢來說,實質上是利大於弊。在紐約斐列茲博覽會中,參展畫廊一如往常帶來油畫、雕塑及錄像作品,今年卻能看到不少紙上作品、攝影,甚或是偏向設計、裝飾性的家具或是陶瓷作品這類在純藝術博覽會中罕見的類別,也受到藏家的青睞。博覽會創辦人之一的夏普(Aamnda Sharp)即表示,今年她觀察到,藏家對於出手購買的藝術品呈現高度的自信,甚至對於陶瓷或家具等新類別的作品,也毫不遲疑地大膽購買。
像是David Zwirner這間在紐約雀兒喜區(Chelsea)的著名畫廊,將雕塑家魏斯特(Franz West)設計的一系列亞麻家具帶進會場,單件訂在3萬到10萬美元不等的價格,比起其展位中賣出85萬美元的麥奎肯(John McCraken)紅色巨型雕塑,對於年輕的藏家來說,這些設計家具購入門檻相對低很多,因此也賣出了7件魏斯特的作品。
此外,值得一提的一個現象,就是「跨類別行銷」(cross-category)的趨勢,似乎也從拍賣悄悄地蔓延到這一屆的斐列茲藝博會裡。當佳士得以全球當紅的戰後及當代藝術成功拉抬了印象派及現代藝術的市場價格,人們在以當代前衛藝術為主軸的斐列茲藝博會裡流連之時,卻也無獨有偶地瞥見了畢卡索、杜布菲(Jean Dubuffet)出現在Acquavella Galleries展位牆面上。雖在開幕當天並沒有成交,但在會後據消息指出,當該畫廊將一幅戰後普普藝術家韋恩.第伯(Wayne Thiebaud)的作品以近200萬美元售出的同時,杜布菲的油畫也在收展前替畫廊帶來了美元100萬元的進帳。看來這些「老」藝術家的市場實力,在這個新興的跨類別收藏趨勢下仍將繼續延燒,後勢潛力無窮。
觀眾在打開「向激浪派迷宮致敬」特別展中第一道十分難開的木門後,小心翼翼地通過一段狹窄詭異的通道,不斷考驗著觀眾心理及體能的極限,要找到出口,就要通過重重的挑戰。(Frizez NY提供)
2. 定調清晰、娛樂性十足的藝術博覽會
當然,將紐約斐列茲的成功完全解讀為拍賣市場沸騰下的副產品,也不盡公平。斐列茲藝術博覽會在倫敦多年經營成功後,從2012年駐進紐約,即受到高度的好評。主辦單位嚴格篩選參展畫廊,再加上每年與策展人合作籌畫出饒富趣味的特別展覽,紐約斐列茲在當代藝術界已經樹立了十分鮮明的品牌定位。不僅吸引著小眾頂級藏家忠實地光顧買作品,也透過特別展位中高度娛樂性的巧思,獲得媒體及大眾的青睞。
VIP預展當天,許多紐約當地重要藏家來賓紛紛前來,此外像是知名法國藏家暨佳士得拍賣公司老闆皮諾(Francois Pinault)、邁阿密著名私人藏家盧貝爾家族(Don and Mera Rubell)、好萊塢明星李奧納多(Leonardo DiCaprio)及麥克.邁爾斯(Mike Myers)也都來到了現場。斐列茲向以精選參展畫廊聞名,篩選的過程中,主辦單位仔細審閱各畫廊的參展計畫書,因此能夠嚴格把關博覽會的水準與口碑,在短短幾的小時內,為時間寶貴的藏家提供最濃縮的精華作品。
這也是為何許多畫廊願意支付成本相當高的參展費(一般展位平均3萬美元起跳),努力希望擠入列斐列茲藝博會展出的機會。對於中小型規模甚或來自海外的畫廊來說,他們通常將銷售標的僅僅設在打平開支,真正最大的收穫,是他們與紐約當地新藏家建立的關係。斐列茲成功圓滿地提供了國際畫廊拓展客戶的需要,在商業成績單上,無庸置疑地一致受到參展畫廊高度肯定。
話題性的展覽,是今年斐列茲表現最精采的一部分,也是這個博覽會吸引一般民眾參觀的成功魅力之一。商業畫廊展位的部分,話題性最高的就莫屬高古軒畫廊(Gagosian)所帶來普林斯(Richard Prince)的14件肖像作品,普林斯一秉愛「借用」的風格,基本上他在Instagram上搜尋了十幾位在網路上擁有眾多擁護者的情色女優、變裝皇后或是同志帳號,然後直接螢幕截圖,噴墨印刷在畫布上,每件售價為10萬美元。這個系列受到媒體及藝評的大肆撻伐,但儘管如此,在開幕當天即刻大賣,只剩一件作品沒有售出。高古軒巧妙了運用了負面媒體及目前當紅的網路社群媒體議題,成功地在斐列茲本屆200餘家畫廊中成為討論焦點。
另外受到高度歡迎及熱烈討論的即是「斐列茲計畫」特別展,主辦單位此次與策展人艾利蒙妮(Cecilia Alemani)合作,規畫了六個散布融入於展場裡裡外外的展覽,其中日本藝術家?本晃(Aki Sasamoto)構建的「咖啡?或茶?」心理測驗裝置藝術,以及「向激浪派迷宮致敬」兩個展覽外,總是可見大排長龍的參觀者。
這兩個像是迷宮似的裝置,有著雷同的魅力。不同於其他商業展位,高高的白牆隔住了展出內容,只有工作人員在入口處,給予參加者謎樣般的說明指示,並要求簽署一份安全顧慮切結書。在隊伍上等待時,不時聽到淒厲的慘叫及哭號、不明物體的碰撞聲、甚或幾秒鐘不成調的鋼琴音符……這些在在把大家的好奇心、期待、甚至莫名的恐懼感,都吊足了胃口。
這些特別展的共同性,在於充滿了讓人會心一笑的幽默與驚奇,深深吸引著藏家及一般參觀民眾,創造媒體話題性之餘,讓斐列茲團隊在商業市場表現之外,更展現了他們與學術策展接軌的能力,讓人不禁再度期待下一次紐約5月在蘭德島上白色帳棚下的驚喜!
邱凡恩( 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