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的紐約當代藝術市場無疑是個忙碌的時段,除了蘇富比、佳士得與菲利普斯接力舉行現當代藝術夜拍,賣價屢屢創下新高,幾個爭搶市場大餅的藝術博覽會如:Art Miami New York、The New Art Dealers Alliance(NADA)也在同一時間舉行。而這當中最吸睛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無非是於5月14日至17日期間舉行,堂堂邁入第四屆的紐約斐列茲藝術博覽會(Frieze Art Fair New York)。相較於3月初舉辦的軍火庫博覽會(The Armory Show),藝術愛好者毋需頂著寒風踩著泥濘的雪地至哈德遜河旁邊的94碼頭才能一睹當代藝術市場的脈動,於紐約蘭德島公園(Randall’s Island Park)舉辦的斐列茲藝博會伴隨著徐徐春風與初吐新綠的槐樹,在標誌性的白色帳棚中帶給觀眾全然不同的藝博會體驗。
(官網提供)
源自於英國的斐列茲藝術博覽會能在紐約競爭激烈的藝博會市場異軍突起,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嚴格的審查機制以及策略明確的展區安排。今年參加的畫廊接近200間,來自33個國家。紐約本地畫廊大約占了三分之一,更有八間紐約畫廊是第一次參加,包括Matthew Marks、Blum & Poe等。已占盡地緣優勢的紐約畫廊仍願意耗費布展的精力與金錢參與此盛事,更突顯斐列茲藝術博覽會在當代藝術市場中,無論是在名聲、參與者與藏家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
本屆藝博會於去年底更換了展覽總監,由Frieze集團內任職十年的維多利亞.希達(Victoria Siddall)接下倫敦與紐約展覽統籌規畫。原本負責斐列茲大師藝術博覽會(Frieze Masters)的她堅信,即使是在商業活動主導的藝博會中,藝術仍舊占據最重要的位置。因此本屆紐約斐列茲除了原本的「Focus展區」以及「Frame展區」,更引入在斐列茲大師藝術博覽會中叫好叫座的「Spotlight展區」,著重展出二十世紀特別是60年代後藝術家作品個展,讓當時在市場甚至機構中未得到重視的藝術家及其作品得以有重新曝光的機會。
T.J. Wicox 於Gladstone Gallery展出的《In the Air》利用壁紙拼貼營造出不同的沉浸式體驗。
與美術館和雙年展呼應
或許是這個因素,本屆紐約斐列茲展出作品取向更像是配合著美術館與博物館的的品味。預展當天許多重要策展人,包括紐約行為藝術雙年展Performa創辦者戈登堡(Roselee Goldberg)、前布魯克林博物館館長阿諾黎曼(Arnold Lehman)、當代美術館(Museum of Modern Art)媒體及行為藝術部門前策展人蘭登(Barbara London)與惠特尼美術館策展人羅特克普夫(Scott Rothkopf)等都現身會場。
知名畫廊David Zwirner推出已故藝術家衛斯特(Franz West)與麥奎肯(John McCraken)雙人展,衛斯特早期利用現成品的雕塑有著不加修飾的原始感,一併展出的水彩與拼貼等複合媒材手稿,除了讓參觀者可以從不同媒介了解藝術家的創作,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選擇合適的作品。麥克拉肯的色彩鮮豔的極簡主義雕塑改變了藝博會中吵嚷喧雜的氛圍,頓時讓展位變成一個臨時的現代美術館。
自然的日光讓展場逛起來相當舒適,而預展當天人潮不斷。
而首度參展的佩斯畫廊(Pace Gallery)選擇塔特(Richard Tuttle)的紙上作品。展示一反傳統的將整個展牆刷黑,搭配塔特作品的紅色邊框與流暢的線條,創造出一種詭譎又親密的觀看體驗。這個嘗試也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在預展中單幅售價3萬5千美元的作品超過半數已售予美國藏家。
同樣也是首次參展的紐約本地畫廊Skarstedt則成功以150萬美元售出以美國夢為創作主題的概念雕塑女性藝術家諾蘭德(Cady Noland)的作品《無題》,類似主題作品《美國之旅》也正於當代美術館的現代收藏大展「Scenes for a New Heritage: Contemporary Art from the Collection」展出。
Gladstone Gallery代理的T.J. Wicox,2013年底於惠特尼美術館舊館展出的《In the Air》當時以環狀投影創造沉浸式體驗,呈現藝術家工作室頂樓的紐約市天際線風光,在斐列茲藝博會展位中則以重複的壁紙布置營造類似的情境。藝術家本人更直言,在藝術博覽會中的布置也相當於另一種挑戰,他也願意配合購入的藏家根據擺放的空間重新設計,更好地傳達出作品的精神。
Pilar Corrias展位上展出法國藝術家帕雷諾(Philippe Parreno)的作品。售價1萬5千歐元的螢光輸出預展下午已售出多件,而 2014 創作的多媒體裝置《With a Rhythmic Instinction to be Able to Travel Beyond Existing Forces of Life(Red+Green)》則要價30萬歐元。
斐列茲藝博會為了威尼斯雙年展延後開展的策略,的確收到預期的成效!在本屆威尼斯雙年展展出的藝術家作品占據了詢問度熱門排行榜。去年才剛結束於新美術館(New Museum)個展的非裔英國藝術家奧菲利(Chris Ofili)入選今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主題館,其倫敦代理畫廊Victoria Miro選擇了奧菲利帶有神話色彩的大型繪畫《Ovid-Windfall》,預展當天下午就被預訂。
同樣入選主題館的法國藝術家帕雷諾(Philippe Parreno)擅長用燈管、燈泡等改變展覽場域的氛圍,並且提出帶著詩意的質疑。不僅有倫敦代理畫廊Pilar Corrias推出帕雷諾顏色搶眼的螢光單色輸出與多媒體影像裝置,柏林畫廊Esther Schipper也端出《閃爍的光》與《交直流平台》搶攻藏家們的荷包。
而鋒頭也漸漸壓過軍火庫的獨立藝術博覽會(Independent Art Fair)創辦者伊麗莎白.迪(Elizabeth Dee),擁有的同名畫廊也沒有在紐約斐列茲藝博會缺席,除了展出挑戰觀者認知的迪卡札特(Philippe Decrauzat)極簡抽象線條畫作,也帶來了甫獲得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的派普爾(Adrian Piper)一貫針對自我認同與身分議題的1992年作品《決定你是誰,#15,你並不希望我在這裡》。
藝術家雷薩露(Kris Lemsalu)於「Frame展區」做的計畫是將自己躲在一個巨大的陶瓷龜殼下,展覽期間吸引不少好奇人士駐足。
東方群像中的台灣勢力
本次斐列茲藝博會的東方面孔並不多見,東京Taro Nasu畫廊帶來Takashi Homma的攝影《紐約》,希望藉由容易產生共鳴的主題吸引紐約藏家。小山登美夫畫廊除了展出一向深受台灣藏家喜愛的蜷川實花,也帶來彷彿與帕雷諾作品遙相呼應的大野智螢光色系畫作。紮根於北京的長征空間帶來的作品並無太多驚喜,有剛於古根漢美術館結束展覽的汪建偉以及一向深受西方藏家喜愛的展望。
而身為第一家入選斐列茲藝博會的台灣代表其玟畫廊,展出紀實攝影藝術家張乾琦的「脫北者」系列與「China Town」系列。畫廊負責人黃其玟表示被選入「Focus展區」其實有些意外,因為此區多為從「Frame展區」(成立未滿八年的畫廊專區)升等進入,鮮少如像其玟畫廊這樣直接入選。除了張乾琦作品本身已在國外具有知名度之外,或許在一片搶眼賣相佳的作品中,具有社會議題性的作品也是吸引注重展覽質量的評審團青睞的原因。
觀眾的參與也是此次紐約斐列茲藝博會中重要的一個元素。代理本屆威尼斯雙年展美國館代表藝術家喬納斯(Joan Jonas)的老牌畫廊Gavin Brown’s Enterprise,在預展當天推出由藝術家霍洛維茲(Jonathan Horowitz)重新演繹去年底於洛杉磯展出的作品《五百九十個點》,邀請藝博會參觀者使用黑色顏料畫一個圓,完成後還可得到20美元的酬勞,連身兼藏家身分的好萊塢巨星李奧納多都忍不住手癢下場繪製。而去年在「Focus展區」展出的日裔藝術家?本晃今年則受邀參與「斐列茲計畫」(Frieze Projects),設計出一個根據參與者做出的不同選擇,做出一個寓言式的結論的迷宮,在展覽期間大受歡迎,排隊參與的群眾大排長龍。
衛斯特(Franz West)於David Zwirner展位的雕塑與紙上作品。(價格約6萬美元至220萬美元)。
表面的和平
除了美術館與雙年展的常勝軍,Sean Kelly畫廊展出達維拉(Jose Davila)的作品《共同努力》,利用藍色尼龍固定帶繞過石頭,緊緊地扯住兩面巨大的鏡子,其中緊繃的張力與作品名稱做出巧妙的呼應。同樣是美術館展覽常客的莎拉.席(Sarah Sze)同樣擅長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件建構出脆弱且微妙的平衡,Tanya Bonakdar畫廊展出她於2015的全新創作《應許保留的模型》。Victoria Miro畫廊也展出另外三件作品《混雜感情的模型》、《懸而未決的判決的模型》與《雙向入口的模型》,樹枝、毛線、羽毛與沙礫,這些看似毫無價值的物件,建構出一個個真實卻無法預測未來狀態的系統。
而由現成物建構的系統在樂曼慕品畫廊(Lehmann Maupin)展出的阿提達(Kader Attia)眼中,則是選擇了利用近3千個鋁罐啤酒瓶拼出一個接近完美的圓,折壓過的鋁罐啤酒彼此朝同一個方向互相依偎,彷彿一個不小心,脆弱的平衡就會毀於一旦。
參觀者熱情參與Gavin Brown’s Enterprise帶來的藝術家霍洛維茲(Jonathan Horowitz)的作品製作過程。
手機裡的藝博會
在藝術圈刮起一陣旋風的Instagram更是本屆紐約斐列茲的焦點。高古軒畫廊展出普林斯(Richard Prince)利用Instagram創作的新系列作品《無題》,一系列作品承襲了普林斯慣用的援引(Appropriation)手法,這些放大的數位影像有帶著性暗示的圖符,也包含了時下流行的網路表情符號語言。儘管於去年首度於紐約展出時就引起正反兩面的激烈辯駁,但是話題與普林斯的名氣還是讓單幅叫價9萬美元的作品全數售出。年輕的參觀者更是在展位前自拍上傳Instagram,無疑是對今年軍火庫博覽會由藝術家湯瑪斯(Hank Willis Thomas)設計的標語「藝術模仿人生」(Art Imitates Life)下了最好的註解。
派普爾( Adrian Piper)1992年作品《決定你是誰,#15,你並不希望我在這裡》。
Instagram不止成為藝術家創作的題材,聰明的畫廊們也捉住這個行銷的好機會。樂曼慕品畫廊與Sean Kelly畫廊不但為每個作品標示專屬的主題標籤(Hashtag),也附上藝術家或是畫廊的帳號,希冀利用網路病毒式散播的威力,讓作品得到更多曝光的機會。的確,短短四天的展期,在 Instagram上面相關的圖片,就有接近7萬張。在數位影像輕易複製現實的年代裡,很難去苛責藝術家們或是畫廊們只展出一些看起來討喜吸睛的作品。
因此在社群媒體上活躍因而竄紅的毒舌藝評家薩斯(Jerry Saltz)在受邀至「斐列茲對談」(Frieze Talks)說出了:「在Instagram上面,我們不需要撒謊就可以欺騙別人。」這樣一針見血的評論。而當代藝術市場或許就像是他所描述的一樣:「藝術世界是個自我複製的系統……我們感到沮喪是因為這個市場沒有任何理論可以參考。」在被喻為白色加長禮車的的白色弧形帳篷下,藝術品伴隨著自然日光看起來都閃閃發光、別具魅力。無論是口袋深厚目標堅定的買家,或是只想在春光暖日下逃離曼哈頓隨性欣賞的群眾,都可以在今年紐約斐列茲藝術博覽會中各取所需。
柏林畫廊Esther Schipper帶來藝術家帕雷諾(Philippe Parreno)的《閃爍的光》與《交直流平台》。
佩斯畫廊展位上塔特(Richard Tuttle)的紙上作品。
Tags
徐詩雨( 8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