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茶房裡的行者 滌煩茶寮主人王介宏說茶事

茶房裡的行者 滌煩茶寮主人王介宏說茶事

明代文震亨《長物志.茶寮》:「構一斗室相傍山齋,內設茶具。教一童專主茶役,以供長日清談,寒宵兀坐。幽人首務,不…
明代文震亨《長物志.茶寮》:「構一斗室相傍山齋,內設茶具。教一童專主茶役,以供長日清談,寒宵兀坐。幽人首務,不可少廢者。」這裡沒有童子可役,唯有茶寮主人專事,不獨清賞兀坐,而與同好分享。
「滌煩茶寮」大隱隱於市,離喧囂繁鬧的台北市區甚近,對面是公車總站,依著陽明山腳下,紫色牽牛花散發妝點著竹籬牆,推開細竹籬笆門,別有洞天。小院中修竹湖石,落散枯黃的竹葉鋪墊在碎石上,沒有刻意地整理,自然調和,帶點寂然蕭瑟,不疾不徐的天風與涼意。尋幽茶室,細竹簾下略微彎身入內,午後陽光透過簾隙篩落,光影交相錯映,層次斑斕。室裡的茶桌不是畫案或矮几,而是天然形成的木抱石大桌,隱微起伏變化不平整的桌面,皮殼包漿溫潤瑩朗,比明代陳洪綬《品茗圖》中的石桌更形自然。

滌煩茶寮空間即景。宋人四般閒事:點茶、焚香、插花、掛畫,加以明代文人生活情調。(滌煩茶寮提供)
很難想像,這裡原是片鐵皮屋,經茶寮主人王介宏賦予新境,好似明代吳門畫派文徵明《品茶圖》,清雅幽靜,自在怡然。宋人四般閒事:點茶、焚香、插花、掛畫,加以明代的文人生活情調,在此空間被具體實踐。四閒事為雅名,每一類項都是門學問,絕非一蹴可幾的等閒之事。探究王介宏的歷程,1990年代即收藏古玩,最早從廈門、漳州、漳浦一帶工夫茶的茶道具,再一路往北,參加上海、杭州、北京、天津各地的展銷會,進入到唐宋遼金元的玉器,這期間也自然會購藏些竹木牙角等文房清翫。其經營的「漱玉樓」,從1997年始舉辦一系列玉器專題展覽,第一檔即是「形神兼備—宋遼金元玉器」特展,直到2005年「玉律清賞—清代玉雕陳設與雅玩珍藏展」。2004年受到鴻禧美術館舉辦的「閑居養志:傳統文人雅翫清賞」展深刻啟發,至2007年辦「閑居.養志」展覽,突破單一類項思考,結合文玩、品茗、香道、花藝,並改造整個空間概念,體現閒適文化之內在精神追求,正如明代高濂《遵生八箋.燕閑清賞箋》:「閑可以養性,可以悅心,可以怡生安壽,斯得其閑矣。」這期間,「茶」是從未斷過的,2008年「滌煩茶寮」順應自然而生。從策劃專題玉器展,細膩地梳理,通過對物的鑑賞,對典籍的理解,以老道具靜心專注於實踐,並不斷地嘗試、體驗、調整,進而建構出一套專屬滌煩的模式體系,也唯有此才能細膩地呈現出傳統文人的精神文化世界觀。這默默累積所下的工夫,已二十多年。不可諱言,因王介宏收藏古玩起步早,那時中國大陸經濟力尚未崛起,相對容易收藏到好物,也使得今日滌煩不論在茶道具或書畫、文房等文人清翫上有著更大的優勢,於此基礎營造且實踐,更能突破時空藩籬限制,相應中國傳統文人的精神心境。

滌煩茶寮帶點寂然蕭瑟,捎來不疾不徐的竹風,在戶外品茶與天地合一。(滌煩茶寮提供)
「現在所有的茶空間,是一個商品空間,承載著的是『商品』,要賣茶或茶道具,所建構起來一個服務商品的空間概念。滌煩不是一個商品的概念,茶空間的重點還是茶,那喝什麼茶?一般是六大茶類。但,我覺得這樣還不夠,一個茶空間的經營體現,是承載茶文化的內涵,回到茶的本質上,體驗那杯茶的精神。」確實,這裡有別於其他茶空間,每樣陳設講究且精準,沒有絲毫「商品」感,花藝與掛畫,隨著季節不同,人在此空間,一洗人間氛垢,自然有清靈之氣來集我身,清靈之氣集,則世界惡濁之氣,亦從此中漸漸消去。「那如何去呈現茶的精神?慢慢回到茶的源流、儀式、茶道。中國傳統的茶,從陸羽《茶經》以來,是一個很完整的體系,他將茶從羹食藥引物質生活提升,從茶的製作、茶器泡飲等,將所有過程規範,設計一套完整的茶器與茶儀,去體現茶的真味,具備儀式與品茶禮儀,所以喝茶不只是解渴,有著從茶裡引申出的人文思維與茶道」王介宏從陸羽《茶經》說起,通過儀軌、講究,使飲茶有「道」,賦予深厚的審美精神文化,再到宋徽宗《大觀茶論》點茶法,乃至《龍溪縣志》工夫茶,融會貫通,纚纚如貫珠。

光說不練,是沒有意思的。王介宏依循《大觀茶論》苦心造詣,再現七湯點茶法,此中每一湯的手勢和點注的水量皆不同,茶湯兼具香、甘、重、滑。一回,臺南市立美術館長潘襎造訪,王介宏以宋代茶碗及盞托,及再造的宋代審安老人《茶具圖贊》書中銀湯提點,七湯點茶。潘襎品啜,眼睛閃泛淚光,說:「這不是喝茶,是喝文化。研究這麼久了,第一次喝到文獻裡面茶的感覺。」而後,潘襎留學日本時的指導教授神林橫道先生剛好訪台,也想品嚐這一盞「茶色貴白、茶沫咬盞」的宋式點茶,七八十歲的老夫婦親赴滌煩茶寮,王介宏老師演繹「七湯點茶法」並簡單就這盞中日沫茶的交流,當下便說是第一次的體驗,也說:「這真是一期一會!」。除宋代點茶法,滌煩另一項特色是閩南工夫茶。王介宏以繼程法師教授的南洋工夫茶為基礎,綜合目前工夫茶泡飲區域(潮州、詔安、香港、南洋、台灣)所講究的細節,實踐翁輝東《工夫茶經》裡的講究內容,其工夫茶十法從治器、候火,潔器、淋杯,納茶,候湯,潤茶(燙杯)、沖點,刮沫,淋灌,灑茶,到敬茶品飲,面面俱到。此中,首重器具之精良。俞蛟《潮嘉風月記》中:「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為精良。」器以用為先,當初所有的器具被製造出來,第一考量的即是功能性,而後美其上,文蘊藏,使用是第一要務。在此空間,古物不單為清賞,更被實際使用,以最好的茶、最好的器具,方能有最到位的茶湯。單就紫砂壺言,王介宏說:「宜興名家朱泥紫砂壺在發茶呈韻上,若是老的茶壺可以去燥性,茶湯比較有圓潤感,新者不然。同樣的茶、同樣的水、不同的器具,茶湯天差地別。就是要去用,才會知道所謂文獻裡說的內容是什麼。」「有傳統的美學學習,才能衍生出當代屬於自己創意的美學。我覺得老道具是一個很好的橋樑。藉由明清時代遺留的器物品味,將視覺與思維調到那個年代上,去感受。」

茶房裡的行者 滌煩茶寮主人王介宏說茶事
如何運用古器組合,無非是場美學的試煉。且看,清代的〈紫檀整挖葵口茶盤〉、〈朱泥孟臣款紫砂壺〉、〈錫嵌銅方形水方〉,再以〈象牙刻高士圖蓋置〉,茶匙就以一細竹枝為之,自然天成。「茶席的元素是行茶與茶境的調和,如何以古器入席,須充分理解器之特性,器與器之對應美感,方能相融於席中,不突顯也不埋沒,沒有造作,目的是將茶湯於品飲的當下,感動心。」王介宏:「唐代詩人施肩吾:『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我用『滌煩』這二個字是雙關語,喝茶的目的其實是品真味、品當下。品當下就可以把自己的一些思緒,稍微在這個簡單的時刻把它放掉,這可以消除你短暫的一點煩惱。每一口茶,你要去試它的口感,試它的變化。用什麼壺去呈現茶湯的濃與淡。所以我的茶藝就慢慢從裡面累積而來的。」茶有真香,覺知當下,文徵明曾自謂:「吾生不飲酒,亦自得茗醉。」在滌煩品茶,應當茗醉。

滌煩茶寮「傳統閩南工夫茶」講課。(滌煩茶寮提供)
「我覺得茶是一個分享,無私的分享。」王萬春、舒國治、管管、林銓居、鄭在東等文藝人士都曾造訪此地,留下騷客墨痕,2015年滌煩出版《忘塵滌煩—當代傳統文人茶事》,承載著是澄懷味象的茶文化與人的感動。近年來,更受邀至中國北京、廣州等地開設課程講學,實地演繹茶席,現場的插花空間布置等從不假他人之手,親力親為,也確實唯有經過王介宏那積二十多年來的體悟與反覆實踐,方能將其心中的文人生活美好做最完善的傳遞。

潛行伏流二十多年來的茶事時光,王介宏本著自陸羽《茶經》一脈而來地去實踐,以茶進入內心自我修養,若要以一句話來表述自我?他說:「我自許為茶房裡的行者。」再多說幾句,「行者」 之意。王介宏輕啜一杯茶,指著一旁的風爐微笑道:「苦節君者,謂其雖每日受火焰煉炙,仍以其素有貞心雅操而能自守也。 」風爐雅稱為「苦節君」,被擬作君子之精神情操,在朱權《茶譜》裡言其「符水火以副內煉之功」、「又將有裨於修養之道矣」。工夫茶講究「活火熟湯」,備茶爐候火煎湯為品茗的第一要務,風爐自然成為了茶具之首,沒有它,也就沒有之後的工序,也沒有茶的風韻與當下的品味。風爐苦修,渡化茶與水,與茶人之心靈,茶房裡的行者當如是。
藍玉琦( 25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