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在地化轉型與泡沫化前的大哉問 韓國2016光州雙年展

在地化轉型與泡沫化前的大哉問 韓國2016光州雙年展

昔日因地鐵交通發展而沒落的大仁傳統市場,曾在第七屆光州藝術雙年展的「福德房仲介計畫」下,由藝術家進駐而重生為「…
昔日因地鐵交通發展而沒落的大仁傳統市場,曾在第七屆光州藝術雙年展的「福德房仲介計畫」下,由藝術家進駐而重生為「大仁藝術市場」。該市場於本次雙年展亦成為Mite-Ugro和策展團隊舉辦「月聚會」的據點,試圖透過對話疏通當地藝文需求,拉近在地藝術與雙年展藝術的距離,加深光州雙年展的深度。而致力成為亞洲藝文典藏重鎮的國立亞洲文化殿堂(Asia Culture Center),以及典藏記錄韓國民主化過程的518民主化運動紀錄館(518 Archives),也在近期完成整備,與本次雙年展順利接軌,成為九個「展場外展示場」之一,在空間上也擴展了光州雙年展的廣度。
雙年展在光州
眾所皆知的是,光州不但在日據時期發起反殖民風潮,爾後更於1980年代軍政戒嚴下揭開民主化的序幕。而早在高麗、朝鮮時期,光州便因文人雅士眾出,琴瑟詞曲不斷,被兩班貴族們稱之為「藝鄉」。光州雙年展在1995年首次拉開亞洲第一場藝術雙年展的序幕,如今已擠身世界五大雙年展之一。而雙年展成功所帶來的漣漪效應,也讓韓國政府為光州市挹注一連串偌大的文化經費,2003年起為期20年的「亞洲文化中心都市」建設計畫,使光州與藝術更加緊密結合的現在進行式。雙年展在光州不但是地方發展的指標,更是光州市民對「藝鄉」一詞的自豪象徵。正因為如此,光州雙年展在提升國際化素質的同時,也時常被放大檢視其之於在地城市的意義。
本次光州雙年展在「回歸藝術、藝術回歸」的要點下,少了令人眼睛一亮的驚豔作品,取而代之的是需要時間深入思索的創作,更凸顯以光州脈絡為主軸的特質。阿旭福德(Doug Ashford)為本屆雙年展帶來的攝影作品《去到韓國曾經發生民主主義運動的場所拿著圖畫照的照片,以及四個造成某種結果的案例》(Photographs of Paintings Carried to Places where the Movement for Democracy in South Korea Happened, and Four Examples of what was Produced, 2016)便走訪光州及首爾,由當地市民道出對於光州民主化運動的記憶、監禁與死亡的場所,並帶著象徵對民主主義熱切期盼的綠色紙板,在攝影鏡頭中完成「民主化過程」,試圖透過異時同空的影像,喚起觀眾心中的共同歷史記憶。
在地化轉型與泡沫化前的大哉問 韓國2016光州雙年展
在開放式展場空間裡矗立的一間書店,是西班牙藝術家嘉樂夏(Dora García)重現1980年代光州民主化重要據點「綠豆書店」的作品《綠豆書店-為生者、死者、我們眾人》(Nokdu bookstore for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2016)。藝術家在駐地過程尋訪該書店的創辦人金尚榮(Kim Sang-Yoon),以重建店鋪細節與陳列史料的方式,重新勾起在地居民的歷史記憶,光州市民亦獲邀請前來此熟悉的空間,分享當年民主運動的歷程。
光州出身的藝術家朴仁善(Park In-Seon),則帶來檢視都市更新為無數家庭帶來失根之痛的作品《根》(Root, 2014-2015)及《漂流》(Drift, 2013)。她認為政府反覆一意孤行進行都市開發所造成的拆遷,造成居民無家可歸、漂泊不定,一如建築被連根拔起般的殘忍。她根據家鄉因工程建設及城市發展而被拆除的建築物所做的繪畫,令人感到十足的異托邦景象,同時檢討及尋找藝術能夠為現實社會事件做的行動。
光州在雙年展
呼應朴仁善畫筆下的失根之痛,來自斯洛維尼亞的視覺藝術家兼建築師休斯泰勒胥齊與裵(Apolonija Šušteršiè with Dari Bae),深入光州斗岩洞進行「都市計畫,斗岩洞」(Master Plan for Duamdong)。透過地方共同體、居住正義的概念,以由下而上的方式與在地居民在「斗岩洞教室」共同討論都市開發最本質上的問題,並於今年4月進行了三次研討會,探討如何由居民直接以環保媒材進行都市開發的公共計畫。在雙年展期間於展廳內播出紀錄片的同時,並於Nuribom交流中心進一步舉辦電影上映會、討論會、工作坊等活動,賦予藝術在地行動的價值。
湯瑪斯Christopher Kulendran Thomas│新伊拉姆New Eelam 2016
在光州歷史脈絡中,1980年5月18日光州事件爆發以來,韓國政府曾經極力封鎖消息,試圖造成輿論上一片祥和的假象。關注新聞事件、來自墨西哥的藝術團體火山口投資合作社(Cooperativa Cráter Invertido)與此現象產生了共鳴,在記錄著1980年代以來光州事件眾多史料的518民主化運動紀錄館中展出《雅優奇納帕學生大屠殺事件中沒有面容的活屍》(Faceless living corpse from Ayotzinapa student massacre, 2016),以重合的粗獷線條及物件,暗示墨西哥政府自2014年起便亟欲掩蓋阿約齊納帕學生「失蹤」案的真相,提示著歷史正在不分時空地不斷重演,而藝術則為發聲的重要管道之一。
同樣是位於展廳外部進行展出的「新伊拉姆」(New Eelam, 2016)長期藝術計畫,則由來自英國的湯瑪斯(Christopher Kulendran Thomas)進駐國立亞洲文化殿堂複合展示館之中,結合影像、模型屋、室內設計裝潢等多型態的複合裝置,探討在新技術加速化的前衛時代,企業如何得以構成國家(雖然今日韓國已是由三星電子、現代汽車、浦項鋼鐵等巨型企業所構成)、如何讓品牌與藝術家溝通;並想像未來超越國境的網路時代,以往以國家為單位的市民權力,是否隨著國境的崩解而更具韌性或更受限制。
由展館裡外呼應的展示或參與方式得以看出,本屆光州雙年展將光州城市拉回本位,致力於跳脫以往框架,透過一連串提出問題、尋求解答、預測可能性、提出解決方案的過程,不斷地自我探討。脫離藝術遭受商業藝術市場膨脹、政治工具化等令人擔憂的語境,而是將藝術放在雙年展舞台中央,超越既有對藝術的觀念和理解,摸索藝術所能夠代表的角色。
朴仁善Park In-Seon│根03 2015
光州雙年展與雙年展們
綜觀一度猶如雨後春筍冒出,現今即將面臨泡沫化的「雙年展們」,正面臨著「豐年中的困境」。光是在韓國爭相舉辦的雙年展,就有清州國際工藝雙年展(The Cheongju International Craft Biennale, 1999-)、首爾媒體城市(Biennale Mediacity Seoul, 2000-)、釜山雙年展(Busan Biennale, 2001-)、京畿道國際陶瓷雙年展(Gyeonggi World Ceramic Biennale, 2001-)、大邱攝影雙年展(The Daegu Photo Biennale, 2006-)、昌原雕塑雙年展(Changwon Sculpture Biennale, 2012-)、平昌雙年展(Pyeongchang Biennale, 2013-)等等。過多性質類似、缺乏公開討論而草率進行的雙年展,不但造成互相競爭、素質良莠不齊,更招來消磨預算的批評。2004年起舉辦的仁川女性藝術雙年展(Incheon Women Artists’ Biennale),亦在2011年開展前因長遠規畫不明確的理由未能得到國家補助,最終吹熄燈號。
既有藝術雙年展因應泡沫化而轉型經營的趨勢正逐漸成形,例如巴西聖保羅雙年展(Sao Paulo Art Biennial),則將活動重心由藝術品展覽轉移至以演講與討論為主的方式,受到輿論相當大的矚目。而曾以國際宣傳為目標的光州雙年展,也被長期質疑與地方產生嚴重脫節。前屆(2014年)則曾因諷刺朴槿惠(Park Geun-Hye)總統的畫作《世越5月》,遭政治介入後改作及撤展,引發藝術家集體退場的抗議事件,加深了展方與地方藝術界的矛盾。光州雙年展因此決定強化與地方藝術界的溝通,以與地方藝術界協同合作的方式,取代以往強調大規模作品陳列的展覽。本屆光州雙年展的一系列論壇中,也邀請光州出身、榮獲英仕曼書人國際獎(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的小說家韓江(Han Kang)進行作品朗讀會,亦是一促進文學與藝術相遇的嘗試。這次光州雙年展提出了個「大哉問」,在克服自身某些危機的同時,亦留下了諸多未解謎題,等待藝術界及「雙年展們」提出解答:藝術/雙年展,何為?
2016光州雙年展
第八氣候帶(藝術何為?)
展期:09.02-11.06
地點:光州雙年展大廳、亞洲文化殿堂、毅齋美術館等地舉行,詳見官網
第八氣候帶
在韓國「民主聖地」舉辦的第11屆光州雙年展(Gwangju Biennale)於今年9月盛大開展,展題為「第八氣候帶(藝術何為?)」(The Eight Climate: What Does Art Do?),強調以藝術為本、以光州為中心。自年初起便透過各種深入民間的活動與研討會,試圖跳脫既有雙年展討論藝術潮流、從利用華麗作品吸引關注的地方慶典模式,回到在地內省,並摸索藝術所代表的角色。開幕時更請來藝人玄彬(Hyun Bin)擔任宣傳大使,藉此拉近雙年展與一般民眾的距離。
展題中的「第八氣候帶」概念來自12世紀的波斯哲學家蘇瑞瓦爾迪(Sohrevardi)及20世紀法國哲學家柯爾賓(Henry Corbin),以古希臘七大氣候帶理論為基礎進行延伸,所擴充的定義為「只能夠透過想像到達的世界」。在第八氣候帶並不探究物質與精神、歷史與神話間的區隔,強調以更實際與具體的效果為擔保,並以想像中的潛在能力為其特性。巧合的是,當代藝術的驅動方式及立足點,便是在「第八氣候帶」之上。本次光州雙年展則由策展人琳德(Maria Lind)帶領來自37個國家的101組(120位)藝術家,共展出252件作品,其中由20位藝術家進行現地研究,以「第八氣候帶」為基礎,為藝術創作尋找藝術本質,並重新定義光州雙年展在光州的意義。
2016光州雙年展展場一景。
楊爾寧( 8篇 )

台北出生,韓國學中央研究院(The Academy of Korean Studies, Gyeonggi-do)語言學碩士,以及同院所博士學位候選人。貓派。目前在釜山討生活,時不時看展覽和寫東西,比起說話更擅長傾聽。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