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rm_form default_tab=”login” logged_in_message=””]
高級玩家

社群產業或產業社群?淺析台灣NFT文化經濟—分眾化的多中心市場文|黃豆泥

或許各位讀者在這半年來已被「元宇宙」「NFT」「WEB3.0」等熱門關鍵字連日轟炸,但至今可能仍矇矇懂懂,元宇宙葫蘆裡究竟賣什麼藥?這些概念至今似乎尚未走進大眾日常,究竟誰賺了錢?誰是收藏者?產業近況如何,筆者以台灣的文化相關產業為對象進行初步介紹。本文不解釋區塊鏈技術,也不會分析特定NFT產品服務是否符合去中心標準,而是從人人都懂的社群出發,淺析產業現狀。

多元觀點與多中心化

但凡提到NFT(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文章多以項目(Project)分類,如藝術類NFT、遊戲類NFT、收藏類NFT;或以公鏈(以數位世界為尺度的各區塊鏈)分類,如以太坊(Ethereum)、幣安鏈(BNB)、泰卓鏈(Tezos),這是由於 WEB3.0 正在加速數位世界分眾化。每一種數位資產類型,每一條公鏈背後的交易方式與文化習慣實在天差地遠,彼此之間很有可能互不往來,例如熟悉於 P2E (Play to Earn) 的跑鞋NFT俱樂部可能與收藏生成藝術(Generative Art)NFT社群毫無往來。因此當我們在閱讀 WEB3.0 相關產業分析文章時,常有牛頭不對馬嘴之感,這是因為前後對象,可能只有NFT三個字相同。因此理解NFT產業時時請抱持兩種觀點,多元觀點與多中心化。

NFT說穿了是一種新興數位資產(Digital Asset),背後可以掛鉤各式多媒體檔案格式,如上述的跑鞋圖片檔案或生成藝術之程式碼。由於區塊鏈特性,NFT具有跨時空優勢 — 「時」,長時間保存與「空」,跨越地緣疆界交換。NFT可以不費力留給後代,不用擔心過世了沒有續訂雲端硬碟;NFT也可以很容易送給半個地球外的陌生人,中間不必經過銀行、政府、中間商之手。因此比起線上遊戲的虛擬寶物,NFT可以跨越服務提供商,讓數位資產被自己保管,甚至可以跨服務使用。

基於此特色,廣義的 WEB3.0 精神強調個人產權的持有與去中心化協作,持有相同事物(獲得相同體驗)的人們產生社群,集體協作誕生特有次文化與經濟市場,分眾市場於焉誕生,此為多中心化。但是NFT產業真的能靠集體協作順利運轉嗎?正是由於數位資產基於NFT格式終於產生稀缺性與可持有性,NFT產業目前很大程度是基於自利的原子主義(Atomism)發展的。人人各持己見生產、收藏與交易,NFT持有者可以同時身兼信仰者、收藏者、投資者、套利者多重身份,此為多元觀點。一個人同時為信仰者與套利者,在 WEB3.0 的世界這並非奇觀。

WEB3.0 與社群文化

WEB3.0 強調社群文化,基於區塊鏈技術產生多中心分眾市場,且透過NFT代幣媒介容易轉移交換。喜歡玩遊戲/藉由遊戲套利的社群混在一起,喜歡潮流品牌/將該品牌作為社會資本度量衡的社群混在一起。但是社群自何處聚集,其實需要過於用力工作的團隊,俗稱「項目方」。多數項目方基於獲利目的作為誘因行動。在如此基礎下,台灣NFT產業自 2021 年底爆發至今,誕生許多提供不同服務的新創產業。

產業基於獲利目的方能存活,社群基於文化認同存在。在快速發展的 WEB3.0  世界中,「獲利」與「文化」之間產生新文化經濟。社群在市場中不一定是終端消費者,新創產業也不一定是純然的生產者,在 WEB3.0 場域彼此可能並存多元身份。因此扣回標題,「產業/社群」,有些NFT分眾市場是自社群而起,繼而催生產業生態系,如 Tezos 台灣社群;有些是因產業互助而誕生新的社群文化,如傳統知名品牌與新創團隊聯盟。

文化類NFT

本文以文化類NFT代替藝術類NFT為題,這是因為在多中心化的 WEB3.0 市場,生產者來源多元,有當代藝術工作者,但更多的是設計公司、文化創意工作者、泛娛樂產業、甚至是工程師團隊自主發起。藝術、文化、文創、娛樂的概念在 WEB3.0 產業定義模糊,請抱持多元觀點看待。文化NFT,乘載無形(intangible)精神價值,可以是品牌、集體經驗、信仰、或是未來契約交換憑證(俗稱賦能,utility)。非同質代幣加上非物質文化資產,成為非同質文化代幣。

發行NFT看似複雜,但也可以如同出拳寸勁般簡單。或許讀者可能看過小學生發行NFT發大財的新聞,人人都可以發行NFT,打造自己的社群,沒有審查機制沒有資格論。但要完成精巧繁複的發行仍然很複雜,如 Nike、Adidas、LV 等品牌引人入勝的社群活動。

回到台灣的產業社群,我們必須先從解構NFT發行的必要元件開始。一個完整的NFT專案,至少必須擁有:

  1. 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
  2. 前端網頁
  3. 發行企劃設計
  4. 美術創作
  5. 內部社群經營
  6. 外部社群經營
  7. 後續實用功能開發(如賦能)

每一個環節在台灣都有廠商提供服務,因此目前有漸漸組合成上下游產業鏈的趨勢,如區塊鏈驗證者、NFT交易平台、NFT發行方團隊、加密貨幣交易所、分散式組織(DAO,Decentralised Autonumous Organization)、WEB3.0 藝廊代理發行服務、文字內容平台、區塊鏈媒體、NFT展示服務等。在 2022 年目前的產業動態,不同環節的服務商,正在「跨界」提供比原本更多的服務,進入「競合」(Co-opetition)關係。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寸勁」,即使平常服務對象為商務端,服務商也可以發行NFT,直接面對消費者端。生產/消費,或創作/收藏的距離在NFT發行的流程中,比傳統創作者或創作工作團體還要更短更快。舉例來說,TeaHouse Finance(茶室金融)的主要業務為去中心化金融套利服務,但也透過智能合約撰寫與審計,幫助台灣NFT項目如 Zombie Club、Elysium Club(極樂世界)發行,茶室同時也發行自己的 PFP 類NFT(Profile Picture,頭像式NFT)讓使用者成為收藏者,創造更緊密的社群活動;或 MomentX,元宇宙 VR 展示服務,主要業務為提供可互動虛擬藝廊,但也在 Beta 時期便發行「石板」NFT,吸引早期使用者成為回饋社群。以上兩個案例,「產業」與「社群」之間的距離比 WEB2.0 的時代還要更緊密。

以下先分析由產業出發的社群,再討論由社群產生的產業,由於產業代表眾多,僅舉部分案例作為例證。

產業社群的多方整合

目前產業社群有多方整合趨勢,如 MaiCoin 交易所與投資集團推出加密貨幣錢包服務 Qubic 支援多方NFT服務方,如 2021 年底支援藝廊服務 OneOffs 於台北的實體展覽購買服務。 MaiCoin 集團同時也推出現代公社為非營利組織上架NFT;位於 Flow 區塊鏈的台灣企業 Blocto 為錢包服務,推出了NFT交易平台 BloctoBay,且同時與 Yahoo 合作,推出以品牌方為主的NFT交易平台。以上兩者皆為垂直競合案例,上游集團支援下游平台提供技術服務,同時開發自己的NFT平台。看次競爭關係,時則不然。這是因為不同NFT平台面向的受眾,包含 IP(智慧財產)提供者與消費者井水不犯河水。 Bloctobay 交易量主要發生於海外收藏品市場,如球員卡明星卡等,而 YahooNFT平台以台灣本土品牌情懷為主。

產業化社群常見的文化經濟似乎為「既有品牌」的移植,不論是從實體社群還是網路社群,品牌藉由發行NFT,再活化品牌價值,聚眾匯集資金。比如NFTBoard 代理執行的 NaviVerse,便是將魏德聖導演執導尚未殺青之台灣三部曲與豐盛之城主題園區作為品牌,發行船票NFT販售,聚集魏德聖導演的影迷與支持者;或者台灣新創藝廊「SOYL 所有」平台,藉頗有名氣的當代藝術家金氏徹平、張碩尹、黃海欣等人,在藝術家創作脈絡下推出NFT格式的新型態創作企劃,吸引既有藏家,移植進入 WEB3.0 生產/消費的循環中。

台灣NFT風頭自 2021 年底發燒,至 2022 年第二季消沈。於幣價大跌、NFT交易量大幅下降的此時,社群互動熱度已不如當初。由於產業化社群並非 WEB3.0 原生社群,新群眾因品牌而來,因滿足/絕望而離開。群眾在毫無 WEB3.0 創作/收藏的需求下,如何維持社群熱度是產業化社群的經營者必須面對的難題,若讀者有興趣,不妨前往上述項目的 Discord 社群逛逛,體驗 WEB3.0 此時此刻之熱度。

社群產業由 WEB3.0 環境中自然誕生

另一方面,社群產業由 WEB3.0 環境中自然誕生,而漸漸衍生出提供服務的相關產業。如 Tezos 區塊鏈最初為主打「全球南方」的藝術家社群,因極為低廉的手續費與環保機制,吸引許多東南亞、中南美洲藝術家於其中創作/收藏;而法國生成藝術平台 fxhash 也於此脈絡下誕生。社群因收藏需求留下,產生討論、生活,甚至有人賴以維生,產生產業。在 TezosNFT早期,台灣藝術家黃新自行開發 HEN Pocket Tool 幫助海內外收藏家管理、監控藝術家發行狀態,此為社群化產業,需求自社群內部而來。

台灣社群 Tezos Taiwan 在這個脈絡下並未缺席,甚至自成一個小型生態系,如台灣NFT交易平台 AkaSwap、分散式團體如 FAB DAO(福爾摩沙藝術銀行)降低非營利組織近用門檻、Volome DAO 展開藝術家/收藏家/策展人三位一體的藝術行動。涅所未來(Naxs Future)因應 Tezos 發展多人立體NFT展示平台 ProtoWorld,新創藝廊服務 ATISMIC 也基於 Tezos 社群順勢推出鏈上展覽。以上皆為台灣本土團體,因為社群需求誕生 WEB3.0 藝文生態系。

另一社群化產業案例為去中心內容平台 Matters。Matters 為使用去中心儲存服務的中文內容平台,主打無法被審查的自由書寫之地,建構於 LikeCoin 讚賞公民共和國區塊鏈上。Matters 於 2021 年底推出 Traveloggers PFP 專案,並於 2022 年繼續推出加密日誌 Logbook 與基於激進市場理論(Radical Market)之NFT像素共創服務 The Space。作為 WEB3.0 原生之創作者服務,Matters 已有原生使用者並且已經準備好適應 WEB3.0 使用邏輯,即使在熊市也維持了巨大的社群熱度。以上兩者為社群化產業之範例。

社群化產業的短板在於價值捕獲不足之風險。社群因創作/收藏或生產/消費需求誕生,因相同文化價值留下,其新興產業難以在短期內產生獲利能力,需要藉由社群實質支持(消費)或進入資本市場募資(投資),否則以興趣為導向的社群容易因基礎建設不足而冷卻。

結語

本文討論在 WEB3.0 的世界中,台灣本土文化經濟基於「社群」與「產業」兩股力量互相糾纏,產生大量形式與交易成果,分眾市場與多元觀點正在大量發生中。WEB3.0 究竟能否讓創作有價,還權於創作者,2021 至 2022 的炫目浪潮只是長期技術發展/文化習慣/文明進展的初試啼聲,於年報留下註腳供後人審視。(文|黃豆泥(FAB DAO))

延伸推薦

Read Mor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