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加密藝術報告
Encryption Art Market Report 2022
NFT作品在交易市場中的技術與眉角文|陳晞
NFT的世界與看似各司其職的藝術世界不同,在這個世界,沒有學經歷可以證明你是誰,唯一的證書就是非同質化代幣自身,以及他的交易過程。在這個接納一切業餘與專業的世界裡,你可以同時是鑄造者、買賣者、論述者或炒作者。
在〈NFT藝術的收藏流程指南及注意事項〉中,我們將NFT藏家的專業程度大致上分為六個等級。如今大眾對於NFT已有一定程度上的認識,各平台也有針對申請帳號、買賣作品等交易技術與功能的教學文章。因此在本篇章裡,我們將進一步說明NFT作品在交易市場中的幾個眉角。 首先,讓我們先複習一下「NFT作品交易」與「實體藝術品交易」的簡易步驟。並從中論述兩種市場邏輯的不同。
NFT作品交易步驟:
- 申請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帳號。
- 以自己的銀行帳戶或法幣帳戶(C2C)買幣。
- 開辦購買NFT時使用的數位錢包(小狐狸、Kukai、Antonomy)。
- 將加密貨幣交易所中的持有貨幣轉入電子錢包。
- 到NFT交易平台匯款(不同的NFT交易平台有不同的合作錢包平台)。
- 轉帳付款成功並獲得作品。
- 持有作品。
- 售出作品後,獲得扣除平台費用之後的加密貨幣(意即出金)。可視個人需求,放在熱錢包繼續購藏作品,或者是存到冷錢包內。(出金有兩種方式:一,以加密貨幣出金者,可透過錢包轉帳出金;二,以台幣/美金出金者,則可透過C2C平台出金。下面第9至11是以後者為目的進行的出場步驟。)
- 將加密貨幣轉到法幣帳戶(C2C)準備售出。
- 在C2C交易平台頁面出售在帳戶裡的加密貨幣。
- 確認對方款項,放行「出場」到銀行帳戶。
實體藝術品交易步驟:
- 擁有購買作品的資金、資格、關係或權利。
- 以轉帳、現金等方式,從畫商、畫廊、拍買行或委託藝術顧問購買作品。
- 賣方交付作品與作品保證書。
- 持有作品。
- 委託拍賣公司或藝術顧問出售作品。
- 售出後獲得扣除佣金後的款項。
NFT作品交易與藝術品交易的不同之處
將「NFT作品」與「實體藝術作品」等兩種交易之簡易流程相比,看似NFT作品交易時的步驟更為繁瑣,其實不然。實體藝術品的交易步驟雖然看似簡單,但實際交易的情況,還有更多模糊與不透明之地帶需斡旋,實體藝術品交易步驟中的「第0步」中的人際關係因素便對於交易行為有著關鍵影響。它涉及到藝術品或NFT作品在被購藏之後、如何繼續創造價值的方法差異。
更多時候,藝術品交易更涉及到購藏者在實體社會中的社會經濟能力與階級地位,甚至也會考量到購藏者本身的收藏信用與收藏體系。畫廊與藝術顧問作為中介,它較近似於藝術界賦予其「為作品與收藏體系的價值把關」之目的與相應的權力。而NFT交易平台作為中介,相較之下更為中性,也更服膺於資本與硬體設備的效能(如果你要搶作品,最好先買一台好電腦與好的連線網路),其影響市場趨勢的中介,則在交易平台之外的社群裡。
實體藝術品的交易步驟雖然看似簡單,但有更多模糊與不透明之地帶需斡旋。(斐列茲提供,攝影/Casey Kelbaugh)只要依照網路上不同平台教授的步驟進行交易,NFT作品的買賣動作本身並不難,只是交易所需的基礎條件——申請虛擬貨幣交易所帳號、買幣、將貨幣轉入用來購買作品時的數位錢包等數位帳戶彼此之間多層化與部落化的中介關係,影響了如今NFT世界多中心化的趨勢。而除了關注NFT交易平台上、不斷更新的拍賣與作品標售動態之外,在「Telegram」或「DISCORD」等不同社群媒體中的創作者與收藏者社群,或可類比作在大大小小的藝博會裡,聽取市場訊息的狀態。
在這裡需要留意的是,以目前加密貨幣面臨的熊市,以及持有加密貨幣者對於長期持有的普遍觀念上來說,將加密貨幣轉換成法定貨幣(台幣或美金),並非是大多數人的選擇。這涉及到兩個層面的資產邏輯,以及NFT作品與加密貨幣在目前國內外稅制上的狀態。
如同股票一樣,過於頻繁亦會造成不必要的交易手續費成本;另外,若非是特殊的炒作事件,售出自己持有NFT作品的時機,更需要觀察社群討論的狀況,以及創作者本身的創作頻繁程度。而有實體藝術市場基礎的藝術家之作品,更會因為該名藝術家在NFT交易平台與國際藝術市場的走向,而有價格上的浮動。因此,快速的買賣加密貨幣,對於熊市之後的NFT市場,並不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出場結算的加密資產稅制
關於稅制的部分,目前中華民國財政部將加密貨幣正式定名為「虛擬通貨」,且為「數位虛擬商品」。如果將加密資產轉換為非加密資產(如法定貨幣、貨物或勞務)並獲有所得時,應認列個人財產交易所得;如果當月銷售額達新台幣4萬元,將被稅捐機關認定為營業事業,應於次月辦理營業事業及稅籍登記,除繳納營利事業所得稅外,應再繳交營業稅。至於如有加密資產為經文化部核准之藝術品,該財產交易所得可適用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的相關藝術品之稅捐優惠。
然而,國內政府在買賣加密資產的所得計算上,目前傾向「出場結算法」,意即需待加密資產轉換為非加密資產(即「出場」)後並獲有所得時,始認為「所得實現」以核課稅捐。在將加密貨幣出金為法定貨幣之前,都還是算在「場內」,因此無須計算所得核課稅捐。
NFT部落
BCA在2021年北京的展覽「虛擬生境—鏡中迷因可曾見」一景。(BCA提供)對於第五階與第六階的藏家來說,買賣作品主要的目的,除了累積虛擬資產(virtual assets),更是讓NFT作品在保持流通的情況下,可以在不同的社群之間增加曝光與討論,讓創作者在後續的創作發表計畫(包括抽盲盒、白名單、燒毀作品、拍賣、路線圖或其他合作)裡,炒作關注的聲量,提高購買力。
當某一位NFT創作者的一批作品在交易平台上完售,那只是整個市場操作的第一步,接下來的市場操作更需要組隊團戰——藝術家自我宣傳、藏家在不同社群平台上分享、論述作品、甚至以策展作為觸發事件,進而在網路上透過社群推廣與論述研究,奠基下一次作品發表時的關注度與聲量。幣圈一天、人間一年,現階段的參與者都紛紛在NFT這個紅海市場中建立新的聚落,成為一個集收藏、創作、評論、宣傳、企劃於一體的複合社群。
- 交易NFT作品時所用到的術語,會出現的詞彙:
- Hot Wallet(熱錢包)
可以連接在網路的錢,以太坊(Ethereum,ETH)目前以「Metamask」(小狐狸)與「Trust Wallet」為較多人使用的熱錢包,而泰卓鏈(Tezos,XTZ)較多人使用的熱錢包為「Kukai」。 - Cold Wallet(冷錢包)
可以離線儲存的錢包,也可以稱為硬體錢包,安全性相對熱錢包高,風險也較低,缺點是行動上不方便,難以及時處理買賣,利於用以作為長期持有加密貨幣的數位金庫。 - Public Key(公鑰)
公鑰為加密貨幣錢包地址,其功能近似於帳號。每一種貨幣都需有不同的錢包,可以接收特定類型的虛擬貨幣。錢包能查看與地址關聯的餘額,只要你是地址的所有者,就可以在區塊鏈上移動資金。 - Private Key(私鑰)
是一種隨機生成的密碼數據,用來證明對虛擬資金的所有權及控制權,進行支付時必須使用這個私鑰,來證明是虛擬資金的持有者來進行交易。 - Auction(拍賣)
在NFT的世界中,作品有兩種售出方式,一種為固定價格型、一種為出價型。出價型即為啟動拍賣。依照競價方式的不同,在市面上大多是以競價階梯遞增的「英式拍賣」或遞減的「荷式拍賣」為主。 - Bid(出價)
出價是在拍賣過程中競標作品時的動作。 - Floor Price(樓地板價格)
在NFT市場與幣圈中的通用術語,意指在NFT中會看到的最低價格。 - whitelist(白名單)
白名單為部分NFT專案在預告發行時會使用的功能,當專案邀請大家進入白名單之後,進入的買家有獲取搶先鑄造或收藏的資格。 - 1:1Art
一種智能合約上僅此一件的系列專案,並非現實世界中1比1尺寸上定義。例如頭像型NFT(Profile Picture,坊間簡稱「PFP」)及生成藝術(Generative Art)型的NFT就是使用此種智能合約。
參考資料:廖元慶,〈虛擬通貨與NFT的所得稅在台灣怎麼課?〉,《北美智權報》第309期,202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