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抑制(Response Inhibition)是一種三思而後行的能力,也就是在評估局勢之前,壓抑住脫口而出或採取行動的衝動。
對非專業的觀察者來說,成年人缺乏抑制反應能力,比擁有抑制反應能力來得明顯,因為大部分的成人都會維持一定程度的自制力,以便在家庭和工作上順利運作。多數人在成年以前,通常都透過痛苦的經驗,才學會如何思考後再行動。當某人因缺乏反應抑制能力而引人側目時,我們會說這個人「直腸子」、「脾氣火爆」,或是給他一個「口無遮攔」的評價。
有些人意識到自己情緒激動後,便能把這項執行能力發揮地相當好。
但當我們的身體因為酒精濃度太高、睡眠太少,或壓力太大而受到損害時,三思而後行的能力也會隨之減弱。如果父母本身容易妄下結論,或者在掌握必要事實前便展開行動,你本身就可能缺少反應抑制的能力。

反應抑制力會在青春期再次受到挑戰!
嬰兒階段
之前提過,反應抑制力早在嬰兒時期就出現了。
抑制反應以最原始的形式,讓嬰兒「選擇」是否要對眼前的事物做出回應。如果有某個東西進入他們的視線範圍,他們會被迫將視線移向它,並且至少注視一段時間來理解它。隨著反應抑制的出現,假如小嬰兒心有旁騖,決定忽略眼前事物的能力便會受到干擾因素的阻斷。一旦語言開始發展,反應抑制的能力會更進化,因為它可以將別人的規則加以內化。
如同目標堅持力,其最進階和最複雜的形式,可能就是定義一個成熟大人最極致的執行能力;反應抑制則是引導一切執行能力發展的基礎能力。一個完全受衝動支配的孩子,無法積極行動、維持專注力、組織規畫,或有效地解決問題;而一個能克制衝動的孩子,在學校表現、交朋友和最終設定與達成目標方面,都具有顯著的優勢。
兒童階段
多年前有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延遲享受」研究顯示,兒童幼年時期的反應抑制能力會因人而異,而這些差異可以預測出兒童未來發展的不同成功程度。科學家把三歲孩子獨自留在房間,然後給他一顆棉花糖,並讓他自己決定要馬上把糖吃掉,或是等科學家回來換兩顆棉花糖。
研究人員觀察到有些孩童會藉由自言自語、不看棉花糖,或是找其他方法轉移對糖的注意力來控制衝動。當研究人員幾年後再回來追蹤時,他們發現三歲時擁有良好反應抑制能力的孩子,學業成績的表現比較好、為非作歹的機率比較低、在其他方面的表現也比較成功。

青少年階段
雖然孩子會隨著時間和年齡更熟練大部分的執行能力,不過反應抑制力的發展並不像軌道一樣可以一直平緩、穩定,似乎在青春期容易受到破壞。
研究青少年大腦如何產生變化的神經科學家發現,在大腦中樞下面一點的位置(負責處理情緒與衝動的區域),和前額葉皮質區(負責處理理性決策的區域)之間,存在著某種「斷層」。唯有經歷青春期,甚至邁入成年期,這些連結才會變得更強更迅速。在這些連結穩健成型之前,青少年做決策時可能是草率的、憑「直覺」的,並沒有經過額葉全面判斷而受到定錨效應(anchoring influence,指容易受最先獲得的資訊影響的傾向)的影響。

與此同時,青少年還會經歷其他挑戰反應抑制能力的發展變化,其中「爭取自主權」具有關鍵性的影響。當青少年開始受到同儕更大的影響,並挑戰父母權威時,便會促成自主能力形成。可惜的是,雖然這個轉變可以幫助青少年更獨立,卻也可能讓他們更衝動。
更麻煩的是,現在整個社會開始放鬆控管,青少年做出不良決策的可能性更高。如果運氣好,不良決策可以讓孩子學到寶貴的教訓,而且不會對孩子或任何人造成永久傷害。但是,如果我們積極幫助孩子學習控制衝動,這樣的好運還可以再獲得提升。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聰明又過動!【手機世代4.0全新增訂版】》
延伸閱讀

作者: 佩格.道森, 理查.奎爾, 科林.奎爾
譯者: 胡玉立, 黃怡芳, 何善欣
出版社:野人
孩子不是故意作對,是大腦「還沒學會」!
直擊3大教養難題:過動、3C成癮、校園適應,
革命性「11項大腦執行力訓練計畫」,終結混亂日常!
我家孩子很聰明,但就是太散漫了!
老是叫不動,動作拖拖拉拉,做事常分心,動不動就愛哭,
專注力不持久、組織力太弱、堅持力不夠……
到底問題出在哪?
其實,不是孩子不做,是不知道該怎麼做!
這些孩子資質好、潛力佳、動機夠,缺乏的只是大腦的統整力與執行力!
將父母的大腦借給孩子,6步驟協助孩子建立好習慣、激發孩子的潛在天賦!
作者45年來的研究與諮詢訓練經驗證明:
父母在對的時間、用對的方法,孩子的執行能力是可以訓練的!
根據兒童發展最新研究顯示,很多有能力的孩子,都出現「執行能力不足」情形。
美國學習與專注力專家教你:
配合兒童大腦發育、生心理發展,針對不同年齡層,
運用4階段兒童執行能力評量表,找出孩子的強項、弱項;
輔以循序漸進的訓練和技巧,提升孩子的11項執行能力,
搭配28個實際教養案例,分析問題根源,
輕鬆解決讓父母頭痛20項日常生活大小事;
6步驟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科技使用習慣、解決手機世代的成癮問題。
全新增訂版,新增「手機世代的教養方法」、「與學校老師攜手協助孩子成長的關鍵方法」、「最前緣的腦神經科學知識」,以及更多「淺顯易懂的說明舉例」,幫助父母輕鬆解新世代的教養難題!
小典藏ArtcoKids|小編報報( 1551篇 )追蹤作者喜歡藝術,熱愛繪本,最愛閱讀,還有開懷大笑的小孩笑容! 每天都愛四處看東看西趴趴走,要把最新鮮有趣好看好玩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按讚FB→https://www.facebook.com/artcokids/
▲來追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cokids/
■聽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artcokids
◎加LINE@→https://line.me/R/ti/p/@hmo6185j
◣一起玩→ 合作洽談 artcokid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