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清翫二十周年】清翫這麼廿來的.陳國和—愈摔愈勇收藏路

【清翫二十周年】清翫這麼廿來的.陳國和—愈摔愈勇收藏路

跟乾隆叫板的田黃一哥

被視為印石之王的田黃,其色澤溫潤質地柔軟,肌理綿密,兼之產量稀少,被讚譽為「無根而璞、無脈可尋」;而田黃手感滑膩,向來讓藏家愛不釋手,陳國和亦然,在三十年前開展他的田黃收藏之旅,靠著寒舍蔡辰洋、已故篆刻名家王北岳等人組成的顧問團,積累出豐美的田黃收藏。去年,歷史博物館展出陳國和的田黃收藏達136件,讓人大飽眼福,人稱「田黃一哥」;這個稱號,也讓陳國和頗為自得。

清翫會員,每位都是人生練達,幽默風趣。日盛集團總裁陳國和,這位曾任中華民國馬術協會理事長的騎手,摔過三次馬,但愈摔愈勇騎術愈見精湛。他說:「摔馬肋骨斷裂的『徹骨之痛』,還有上石膏復健後的『奇癢無比』。『徹骨之痛』痛到能暈倒,『奇癢無比』癢到要把石膏敲爛止癢,我都經歷過了。」

人稱「田黃一哥」的陳國和,在田黃收藏領域,是國內代表的大家。(今周刊提供)

陳國和的收藏人生,一樣是「愈摔愈勇」。他從收藏古玉跨入收藏,累積達兩千件,從紅山文化到古蜀文化等古玉文化,還有逾二十件戰國S形玉珮,皆涵納其中。陳國和說:「當時開心地想,我陳國和何德何能,這五千年的好玉都到我這裡。」之後陳國和加入清翫雅集,與會兄一起與兩岸故宮的專家互相切磋,一舉粉碎了收藏幻象。「北京故宮專家說,你的東西不可能啦,那些東西都還在我們的地底下,哪有可能到你們這裡來。那意思很明白了……。你曉得,收古董最痛心的就是收到假的,不是貴的;收到貴的,但是真的你會高興地要死。古董,真的只有古人才懂。」於是,陳國和開始尋思轉換收藏方向,印石類中的田黃逐漸成為他的最愛。

陳國和、蔡淑媛夫婦與女兒關穎,一起出席史博館「田黃賦」展覽開幕。(財訊提供)
陳國和收藏:《田黃高士》。

被視為印石之王的田黃,其色澤溫潤質地柔軟,肌理綿密,兼之產量稀少,被讚譽為「無根而璞、無脈可尋」;而田黃手感滑膩,向來讓藏家愛不釋手,陳國和亦然,在三十年前開展他的田黃收藏之旅,靠著寒舍蔡辰洋、已故篆刻名家王北岳等人組成的顧問團,積累出豐美的田黃收藏。去年,歷史博物館展出陳國和的田黃收藏達136件,讓人大飽眼福,人稱「田黃一哥」;這個稱號,也讓陳國和頗為自得。田黃價格隨著中國文物市場的起飛也同步大躍進,田黃早已比黃金還金貴了,「從當初開始收藏到現在,粗估價格增加兩個零。」陳國和這樣說道:「我辦公座位背後是一幅乾隆墨寶,我有時候會邊喝茶邊跟它說,乾隆皇帝,您收藏的東西不勝枚舉,流芳後世無人能望您項背,您是我崇拜的偶像,不過您收的田黃可能還比不上我。」其幽默功力可見一斑。

陳國和收藏:《田黃瑞獸鈕方章》。
陳國和收藏:《田黃九龍鈕方章》。

其實,陳國和不只收藏玉器、田黃,還喜愛茶壺,各種質材都廣而蒐羅,從紫砂到金銀銅瓷,都羅列在陳國和的收藏室裡。此外,近現代書畫名家張大千、齊白石,台灣前輩藝術家到當代藝術他都兼而納之,今年還與清翫同好駱錦明,一起收藏了女子三人團體瑪馨玲的抽象畫作。喜愛騎馬的陳國和,生性浪漫,他嚮往地說,收藏帶來精神上的真善美享受,就像人約黃昏後,在沙灘上騎馬的愜意意境。

陳國和開始進入當代藝術收藏,支持台灣當代藝術家的創作。圖為陳國和與創作團體瑪馨玲合影。
林亞偉 (Lin Ya-Wei)( 120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