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見到雕塑家彭雅美,我想她就是那種越活越充滿能量的藝術家,好像還有很多事情等著她去做。儘管生命曾經給她相當多的考驗,但她卻並沒有陷入「悲劇英雄」的藝術家典型人設。
彭雅美的陶塑,像是從土與手的共感中誕生出來的生之物象,在流線型的幾何的空間中,總有著生命的象徵在裡頭。初生的芽,脆弱的新生,豐盛茂密地生長在一個陰性空間中,她的陶藝型塑的是孕育新生命的環境。
這樣的創作氣質,呈現了彭雅美作為一位對生命有熱情、對生活與環境充滿敏銳覺察的藝術家思想。在1997年至2005年間,她曾為花蓮慈濟靜思堂創作一系列的慈濟陶燈與陶創作,在花蓮可謂伴隨了許多慈濟人的生活。2010年之後,她赴美進修,開始形塑她經典的蕨類植物系列陶藝雕塑。彭雅美是一位「從國外紅回臺灣」的藝術家,在2014年獲得澳洲黃金海岸陶藝獎之後,陸續又獲得了台灣金陶獎評審特別獎、入選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義大利Gualdo Tadino國際陶藝獎。
這次在花蓮石雕博物館大廳舉辦的個展「彷彿若有光」,展題取自東晉詩人陶淵明於西元421年所作的著名詩序《桃花源記》中、許多藝術家也曾引用的經典詞句: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這段文字描述著主體在蜿蜒的自然環境中遊走,進而感受到空間與光環境之間的呼應。不少臺灣或華人藝術家都曾以此作為題引,凸顯自己在創作裡捏塑的光─空間─造型─環境之關係。彭雅美在「彷彿若有光」中,發表的數件新作,也深具此心意。然而,她與其他藝術家對「彷彿若有光」的理解上,又有些不同之處。
「我在生命最黑暗的時候,被蕨類的生命力所啟發,它因此成為我創作裡的重要元素。」
在辭去穩定的教職工作之後,作為一名生活在花蓮的陶藝家,彭雅美並非一路順遂,也曾先向業主預支款項,才能負起房租與生活開銷。「那時候的生活非常辛苦,我便會讓自己在大自然中,安撫自己的內在,花蓮的環境就是有這樣的特質。」
從山間走到海邊只要半小時的路途中,彭雅美留意著沿路的植物,特別是蕨類。
「人類永不放棄的精神,即使身陷漩渦中,會讓人覺得好像蜷曲在角落那般。」生命的蜷曲,我們也許會聯想到的是內捲化(involution),好像無法突破,只能往內悶著,越來越複雜化,它既不是進化、也不是退化,而是停滯、空轉、內耗。蕨類挺立而謙卑,讓生命傳播到不同的地方,蕨類讓彭雅美了解到,蜷曲的身形,是為了孕育生命,是為了在下一刻綻放生命。「你的挺立是因為內心有豐富,你的謙卑是知道自己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對生命的敬意。」
由12件陶塑組成的《無盡》(2017),是彭雅美在「彷彿若有光」展出的早期作品,蜷曲的陶片有著簡潔而有機的造型,內裡蘊含著一條條細小的枝枒,像山蘇的嫩芽,像筆筒樹待放的新葉。每一根都是彭雅美親力親為捏塑出來的嫩芽。
在採訪時,這位樂於分享的藝術家遞給我一隻在工作室裡做好的嫩芽,上面有著規律的按壓痕跡,我數了數手上的那一片,彭雅美在小小的一片陶片中,按壓了36下,而《蕨心綻放》裡的每件作品,有著數以百計、大小不一的陶片,都由這般規律、反覆的捏塑動作完成。她在每一件作品中注入的心力,其注入的生命厚度,一般人難以想像。
《零極限》(2019)則是彭雅美近年來最經典的作品之一,該系列曾於2020年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展出,係藝術家在蕨類系列的創作裡,最凸顯其生命哲學思想的作品。一個有機的空間中,孕育著無數的細小生命,每一條陶片被捏塑的方向,又因為其集體性而在造型上匯聚了一種蜷曲、漩渦般的向量感,中心空間的虛,與包裹著虛的實之間,有著極繁亦極簡的美學思想。
然而,有些與2020年展出的作品不同之處,是作品上的裂痕——在這個零極限空間中鑿開裂縫的,是花蓮的強震。花蓮這塊土地在《零極限》留下的這股自然之力,更增添了「彷彿若有光」這檔個展在花蓮石雕博物館舉行的意義——藝術家在雕塑創作上展現人類所及的造型之力,大自然則在天地間展現它的鬼斧神工——自然的崇高,展現的不再只是一個事物是否優美,而是帶有敬畏的感懷。彭雅美的雕塑並不關於再現或詮釋自然的崇高,而是關於人如何內化它。
在此次個展中,彭雅美亦挑戰了更大尺幅的雕塑創作,她展出了數件以不鏽鋼板、黃銅、大理石結合的複合媒材雕塑,材質語言上更為剛硬。其中最大件的作品《風起雲湧》,是藝術家自蕨類系列的陶塑創作語言轉化的極巨化雕塑。我猜想彭雅美還是不捨自己的作品蒙受地震天災的,金屬的雕塑或許更耐震,它反射出來的光,是周遭景物的世界,真實又虛幻。
彭雅美在是以這樣窮盡一己之力的創作,在小如蕨類、大如太魯閣峽谷的自然之力對話、斡旋。種子系列的作品,以極小的幾個支點,撐起膨脹的造型,藝術家在作品中畫上了有機造型的釉色,讓理應有重量感的陶更添輕盈。而《時空之花》,則是將太魯閣峽谷燕子口步道中錯綜、綺麗、壯美的自然空間進一步抽象化的作品。
「我去擁抱燕子口步道的石壁與山洞。那些都是經過幾億年的礦石,」在經年累月的地殼抬升,與河流下切侵蝕所造就的奇景。「儘管經過這次地震,很多地方又都變了,但我還是希望能正面去看待這些轉變。」
如花、如宇宙蟲洞。光在簍空與實體之間錯綜,一如《桃花源記》對於自然環境的描述。
「我們人生都在追求要開得燦爛,它會消失,但美不會。我想記住太魯閣的美,它就是永恆。」彭雅美指著《時空之花》邊緣上的小金球說。「它代表著幾世紀的相遇與記憶,匯聚於此。」
彷彿若有光─彭雅美雕塑個展
展覽影音|連結
展期|2025.01.18-03.30
地點|花蓮縣石雕博物館大廳
藝評書寫與研究者,現為典藏雜誌社(《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社群暨企劃主編、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AICA Taiwan)理事。目前關注異質性的創作與勞動,長期研究繪畫性與敘事性等命題,對於另類文化和視覺語言的迷因混種亦深感興趣。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LABO實驗波》、《端傳媒》、《非池中藝術網》、《Fliper》、《ARTSPIRE》、《500輯》、《藝術認證》、《歷史文物》、《新北美誌》等。
sid@artou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