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位視覺藝術創作者,李若安(Joanna Li)學成於倫敦藝術⼤學(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持續的在英國倫敦,探索著各種創作的實踐與契機,也透過 競賽與展覽的合作,讓更多⼈認識她的作品。她以攝影、錄像video、VR video以及多元載體的視覺構成,發展她創作的思考及表現,過程也接觸過插畫,噴繪結合後製的複合媒材繪畫、專案設計等。「⼈之狀態」、「空間構成」、「⾃然本體」三個環節的探討與三者連結觸及的對話,是她創作的核⼼所在。
⽽在她創作的整體與跨媒材嘗試中,關⼼的是「介⾯」(Interface) 與「載體」 (Medium) 如何反映後現代(Postmodern)⽣活情境的問題及反省,討論著,諸如:資本主義宰制的模式、多元主義產⽣的失焦、為了創新⽽創新的⽣產疲憊,以及以多元為名,實則導向⼀種價值單⼀論的封閉意識 等等。
若我們說「⼈」在整個狀態中,也如同「介⾯」⼀般的存在,無論是權⼒、⾓⾊互動、或者情感思想的交感與連結,「⼈之存在狀態」與「空間的體驗」在互動的過程狀態上,其實是相互形構的整體。介⾯的交流,創造了某種空間。
另⼀⽅⾯「孤獨」與「賦歸⾃然」也是她作品裡,潛在要探討的主題。「什麼是⾃然?」希臘⼤哲亞⾥斯多德(Aristotle)在其《政治學》的論述中,曾有句值得深思的說法,他說:「什麼是『⾃然的』,不應調查來⾃已經墮落的事物,⽽應調查那些因⾃然⽽美好的事物。」 當然哲學家在這本著作與討論,主要聚焦的是廣域視⾓下的政治哲學思考,但我們能從這段話中,看到有⼀種影射與表達:「⾃然」與「⼈為」之間的某種緊張關係,兩者在互動過程,觸發的「維持現狀」或「⼈為介入」思考。
⽽在Joanna創作中出現的四個關鍵字:「⼈之存在狀態」、「空間的體驗」、 「孤獨」、「賦歸⾃然」在「評估那些因⾃然⽽美好的事物」的這個意義下, 我們可以慢慢地認識到,無論她的作品在視覺上,凸顯的是城市建築,還是⾯孔與⼈的主體,它們在她創作中的思索,都是以⼀種「關係性」的互動狀態與內涵被討論。影像的探索與「視覺介⾯」的延伸,形成她近年創作主要著⼒的開展路徑。
我們⾸先從她的Video錄像作品開始看,作品《另⼀個空間》(The Other Space)以 24⼩時7天制、個體⾃由及「睡眠」三者形構出的資本主義建制的社會運作框架與格式,探討在當代社會的狀態下,公、私領域為了⾼效運作⽽彌合,但卻讓主體與客體彼此的界線愈加模糊。在被塑造的集體⽂化下,反客為主,⽣命個體為了滿⾜公共利益,被迫擱置⾃我,彷彿這⼀個外在世界的表象,它不斷地要求⾃我去符合社會本⾝的慾望與慣性機制,讓⼈們變成了⾯對⾃我的「恍惚者」與「夢遊者」。
藝術家說,她試圖在作品中讓「睡眠」具有政治思索的意涵。意指:睡眠不僅是恢復精⼒的⽣理過程,⽽是⼀種潛在的「抵抗」形式。且在這宛如無限循環的資本主義運作機制下,認為「睡眠」或許是個體唯⼀能夠逃脫與抵抗的瞬間。
進⼀步⽽論,美國當代藝術史家喬納森.克拉⾥(Jonathan Crary)談及:「睡眠是『個⼈化』(individuation)的⼀種定期釋放。⽩天個⼈在網絡中只是保持浮光掠影般的⾝份(shallow subjectivities),這種個⼈化在夜晚獲得了鬆綁。⋯⋯ 睡眠永遠是佈滿孔隙的,為醒著時的活動所充滿,雖然今天它更加無⼒抵擋外部⼒量對它的侵蝕與削弱。縱然有所退化,睡眠依然是我們⽣命中等待和停頓的復現。它確證了延期的必要性,推遲恢復或重啟所有被延期的事物。睡眠是從醒時牽絆我們的紛繁思緒「持續的連續性」中過得⼀次豁免,⼀次釋放。」
跳到另外⼀件作品《追憶》(Reminiscence)昏暗的光線轉變為明亮清新的氛圍, ⼀位舞者在⼀片雪⽩的林蔭之地,探索、覺察與悠然起舞。她冷靜地凝視、點腳與讓肢體流動,化為蜿蜒的時光之河。旁⽩運⽤說故事的渲染⼿法,娓娓道出⼀段愛的故事,講述⼀位在背景之後的⽼婦⼈,她在內⼼中⾯對著去⽇時光的歡愉及遺憾,在無垠的空間細語中,推展開來。
「記憶」及「過去」凝縮於個體開展的世界,是這件作品的核⼼論題,作品以⼀種帶有感悟與詩意的朗讀⼜吻,表達「凝視過去」對⼈⽽⾔的積極意義。進⼀步談論,⼈作為⼀種可追憶、回憶的⼼靈個體,我們能在現在與過去交錯的過程中,沉澱意義,並且在 記憶獨有的內在空間中,溯往、描繪⽣命軌跡的⾒證。⽽正是這種時間與空間相互、滲透的狀態,情感的厚度才能得以疊加,形成追憶的本質與美感的所在。
⽽在這樣的感性理解中,時間本身也不再只是客觀世界的冰冷刻度,⼀切總是 在不同的經驗與理解⽅式之下「重塑」。在這件作品中,藝術家希冀表達,⼈們應該「更開放地思考⽼化的⽅式不僅可以改變⽼年⼈對⾃⼰的看法,⽽且可以改變年輕⼈對長輩的看法,並與⽣活的意義呈正相關。」本件作品也在2024 年4⽉的義⼤利「⽶蘭設計周」的「Andrea Ingenito Contemporary Art gallery」藝術空間,現場投影展出。
攝影作品⽅⾯,兩組作品《Encounter》和《The present moment》是Joanna近年的代表系列作,前者曾經在2024年2⽉於「the holy art London」藝術空間,與諸多倫敦的藝術新秀共同展出。兩個系列作皆重視瞬間意識,以及情感、內⼼話語的鋪陳。
《Encounter》系列主要以⿊⽩攝影為主要表現,透過街拍與不經意的快⾨捕捉,觀察城市與街道⼈們的內⼼世界,思考著,⼈們的⾯孔及神態,在⽇常⾃我沒有意識到的狀態,究竟展現出了什麼模樣呢?在⼀個意義上,我們總是透 過「他⼈」的反映來加深對⾃我的認識。在主體向外凝視的動機下,真正的客觀存在嗎?會不會這⼀切貌似如實呈現的客觀事實與⾒解,到最後,其實都已 經經過了主觀的判斷與詮釋才形成認識?
詮釋學(hermeneutics)哲學家伽達.默爾 (Hans-Georg Gadamer)說道:「所有客觀都是主觀,所有意⾒都是偏⾒。」意指出了當⼈們要進⾏所謂的「理解」與認識活動,實有著太多⾃⼰沒有意識到的預設與既定認知。因此每個⼈的觀看,其實都戴著認知的濾淨。⽽ Joanna在這個系列埋藏了⼀個私語,她想藉助這些城市捕捉到的陌⽣⾯孔,來反映她⾃我內⼼世界的感受。對於台灣到英國的異地感、青年創作者的徬徨或無包袱感,⼀種複雜⽽難以訴說的情愫,就像是⼈們⾯對過往經驗,或新的陌⽣經驗,那難以⾔說的若即若離 ,因距離⽽產⽣的「熟悉」,既弔詭⼜耐⼈尋味。
⾄於《The present moment》則延續她在《Time Made》、《Throwaway culture》 等設計專案及平⾯構成的創意⼿法,擴⼤圖形(Graphic)與拼貼(Collage)之間的重組技巧,運⽤圖層與疊圖的概念,對應攝影重複曝光的技法。此時, 造型與圖形,在空間視讀上具有延伸效果,它們彼此穿透,產⽣影像的映射, 觸發不經意的語⾔。是她思考著「異質相容」能否具備被更深入解讀的可能? 幾何造型的塊體,以及建築輪廓形成的切割線,它們似乎在⾃然的世界顯得突⺎或強勢,但⼈們能否⽤另⼀個眼光來看待,想著它們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性格的物體及「介⾯」,正在進⾏⼀種平⾏的對話。
其他作品,還有《Somewhere in Time》藉由時間的命題,連結的其實就是這種關於⽇常的,⼈與⼈之間的交流與接觸。⼈如何⾃在⾃得、或⼼有不安?也許在移步間,透露了⾃⼰的若有所思? 鏡頭捕捉的瞬間時刻,似乎也就如時光切片⼀般,展露了⼈與事物的此時此刻。
在Joanna的作品與作品之間,即便她採取各式不同的媒材與表現⼿法,我們仍可以抓出⼀些共同特質。她習慣以單⾊的⿊⽩、灰調性,作為作品內在性格的主旋律,為視覺呈現,提供了⼀種穩固的基礎,後續運⽤光影的對比性,慢慢烘托出作品在情感與思考上的敘事氛圍,讓作品表現了某種冰冷與尖銳的表⾯狀態之後,⼜宛如在其上覆蓋了⼀層灰⽩⾊或⿊⾊的⾯紗,這⼀種衝突的意象,表達了Joanna創作觀點,關注:事物在先天與後續的認識發現過程,具有某種事物內在的不相容與衝突。⾃然、資本主義社會、現代⽣活,乃⾄⼈的本⾝亦然。
作為⼀位視覺藝術創作者,她在視點與眼神的流轉中,觸發視覺語⾔的跳躍, ⼈、空間與介⾯,在時間醞釀的等待中,宛如歷史早已經預⽰「未然」的即將 顯現,⽽讓我們在此,走慢了時間。
註釋
註1 亞⾥斯多德 (Aristotle)著, 顏⼀、秦典華譯 ,〈政治學〉,《亞⾥斯多德全集卷9》,北京:中國⼈⺠⼤學出版社,2016,⾴10。
註2 喬納森.克拉⾥(Jonathan Crary) 著,許多、沈河⻄譯 ,《晚期資本主義與睡眠的終結 》(24/7:Late Capitalism and the Ends of Sleep),南京:南京⼤學出版社,2021,⾴175-176。
藝術評論人,東海大學美術系⻄畫創作組畢。曾歷練耿畫廊&TKG+等累積近四年的產業實務經驗。三度獲獎鴻梅文化基金會藝評得獎人、絕對放送藝評佳作獎。以創作、理論研究、實務工作整合藝術認識與覺知的進行式,近年主要以獨立研究與藝評撰稿為發展,文章散見於非池中藝術網、國美E讀誌、Art Plus及藝術家與畫廊邀稿。主要關注藝術家面對可感的「質料物性」(material)延伸心理、物性、實踐之間的精神交換作用,呈顯之動態創作本體。個人網站|https://hujungyi.mediu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