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Paul Pfeiffer的擬像世界

Paul Pfeiffer的擬像世界

美國藝術家Paul Pfeiffer一系列錄像新作,近日在香港貝浩登畫廊展出,同樣揭示了影像的可操控性,挑戰我…
美國藝術家Paul Pfeiffer一系列錄像新作,近日在香港貝浩登畫廊展出,同樣揭示了影像的可操控性,挑戰我們對視覺的信任。 暗黑的展廳中央,放著雙面白幕,投映著Paul Pfeiffer的2015年新作《Three Figures in a Room》。
Paul Pfeiffer《Caryatids》。
命名參考美國藝術家Francis Bacon在1964年的油畫作品,呼應以不同角度剖析同一事物的手法。Pfeiffer一向喜歡以運動入題,就像他在是次展覽相關的講座中所解釋,「體育在我看來,猶如宗教,充滿儀式,正好探索個人心理。」此新作品的錄像,則取材自今年年初有「世紀之戰」之稱的拳擊比賽,美國拳王Floyd Mayweather與菲律賓拳王Manny Pacquiao的對戰。Pfeiffer據此進行二次創作,在畫面和聲效上作出調整,製作一組兩件的錄像作品。 拳拳到肉,血花橫飛,拳擊給我的印象一直都是暴力血腥。甫走進畫廊,我已經聽見打鬥聲,拳手出擊、走動,以及呼吸聲音都給放大了。投映中,拳手血流披面、被擊倒於地的畫面,卻被Pfeiffer模糊化。
平時不看拳賽比賽的我,竟因為看不清楚打鬥細節,而減少不安的感覺,甚至竊以為Pfeiffer作品流露出人文關懷。
Paul Pfeiffer《Three Figures in a Room》,模糊的拳擊手。
殘酷的事實在表象之後
翻到白幕的另一面,我從小門而入,見到作品的第二輯錄像。那是一個男人,拿著各種奇怪的道具,敲打碰撞出不同的聲音,聽起來有點耳熟。錄像稍後出現音軌調整程式的畫面,還有剛剛看過的拳擊比賽─原來《Three Figures in a Room》是音畫分頭製作的作品。畫面使用電視錄像,但音效都是以擬音手法重新配置。我們聽上去,以為打鬥很猛的聲音,原來只是用小道具模擬的聲音;一如我們看上去,以為沒有血汗的畫面,其實都是藝術家刻意顛覆想像的把戲─你們倚賴影像嗎?我要告訴你,它們才是最容易操控的陳述。
Paul Pfeiffer《Caryatids》,攻擊方被隱形,只剩下防守一個人。
同場展示的,還有Paul Pfeiffer另一組2015年新作《Caryatids》,錄像撮自同一場拳賽,但這一次藝術家卻把攻擊一方隱形,叫防守方的扭曲表情更為明顯。錄像就只有一個人獨自抖動、變形、摔倒,如此熟悉,也如此陌生。要是我們不知道拳賽,我們會就此相信有這麼一個人在自我痙攣嗎?我們到底基於什麼判別影像的真偽?對影像的信任,是出於崇拜科技,還是對於真實的追求?回想所謂「有圖有真相」,其實荒謬絕倫! 「作品對主體的消費(consumption of the subject)就像大眾文化的大量消費模式(mode of mass consumption),刺激觀者反思傳統與當代藝術之間的互動關係。」Paul Pfeiffer如是說,並與尚.布希亞在1980年代出版的《擬仿物與擬像》(simulacra and simulation)一書提出的概念遙遙呼應。
Paul Pfeiffer《Three Figures in a Room》,背後的擬音工作。
布希亞指出,電視普及之後,人與文化的互動關係改變。自文藝復興的「偽仿品」(counterfeit),發展到今日後工業時代的「擬像」(simulation),本體漸漸被表象取代。影像之所以是惡魔(evil),不在於它以意義「迷惑」(fascination)人類,而是影像不斷複製倍增,甚至意義都不復存在,大家只是沉入快感主導、不談本質的影像「誘惑」(seduction)之中,剩下對影像的純粹消費。 布希亞舉例說,我們見到臥床者便以為是病人,「臥床為病」的符號遮蓋了我們辦別是非的能力;就像今日,我們見到Paul Pfeiffer的作品,以為只是一場平常的電視拳賽錄影,但實在處處皆是藝術家創作的斧鑿;甚至我們現實裡每天消費的訊息,不也都是這種真假難分、是非莫辨的狀態嗎?
再創作的錄像可以完美如《Caryatids》,介入改動不著痕跡,但亦可以像《Three Figures in a Room》一般,赤裸裸地呈現人為因素。無怪Paul Pfeiffer直言:「大家常常將錄像和繪畫放在對立面上,其實不是這樣,兩者都是討論『影像是如何構成的』。」 解構,是藝術家所做的實驗,在影像當道的世代裡,叫我們思考在畫面以外。
Instagram、Pinterest、Snapchat,即時通訊乃影像當道的世界,我們高呼「有圖有真相」的同時,大家可有想過,其實圖像不是真相的所在? 眼球倚賴圖像,圖像主導訊息,我們習慣看圖猜故事,而少有考究畫面背後的來龍去脈,陷入法國哲學家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提出的「影像的惡魔」(the evil demon of images)的困境─人們迷失於沒有內容、只有快感的表象之中。
Paul Pfeiffer《Three Figures in a Room》,背後的擬音工作。
黎家怡( 3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