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11位民國大家,典型在夙昔 中山堂「民國大家的身影」

11位民國大家,典型在夙昔 中山堂「民國大家的身影」

展覽籌備歷三年完成,資料豐美難得,實有賴策展人黃華安。身為馬來西亞人的他,為攝影藝術家及文化工作者,對中華文化…
展覽籌備歷三年完成,資料豐美難得,實有賴策展人黃華安。身為馬來西亞人的他,為攝影藝術家及文化工作者,對中華文化有著深厚的孺慕之情,愛惜珍視歷史文化遺產,近年來聚焦渡海來台大家,不辭勞苦跋山涉水1萬5000多公里,台北、台南,橫跨到安徽、江蘇、山東、北京、陝西、四川、湖南、福建等地,深入採集影像資料,追索11位大家的身影,並就其一生事功,寫下11首七言詩。他說:「主要是希望能通過緬懷民國大師的身影,以此為價值體系混淆的現代社會重新尋找生命的典範,由此尋求一個安身立命的依據……我們需要重新思考:應該用什麼態度、視野與高度來面對時代變化?或應該追尋怎樣的厚度、深度與人文素養,才能在世風日下,物慾橫流的混亂裡沉澱,點亮自己生命的光華?」
11位「民國大家的身影」齊聚中山堂。攝影︱藍玉琦
展覽期間至1月底週末,中山堂共舉辦十場精彩講座,邀集蕭瓊瑞、辛意雲、董敏、辛金順、陳昌明、莊靈、黃華安、林海鐘、林谷芳、李蕭錕等專家學者、大師的親人學生,分享民國大家的身影。1月分講座:1月6日莊靈「畢生護持故宮國寶的文人父親」、1月7日黃華安「從兩岸故居影像談大師的生活風采」、1月13日林海鐘「溥心畬的文人畫逸趣」、1月20日林谷芳「氣象萬千.富貴逼人—談張大千」、1月27日李蕭錕「于右任的書法審美」。
「民國大家的身影」特展資料豐美,並有書畫翰墨。攝影︱藍玉琦
哲人日已遠,胡適、錢穆、傅斯年、董作賓、林語堂、蘇雪林、張大千、溥心畬、于右任、朱玖瑩、莊嚴等11位來自思想界、教育界、文學界和藝術界的大師,2017年11月12日起至今年2月25日,齊聚中山堂「民國大家的身影」特展,典型在夙昔。
那一代人,生在滿清,走過民初,中國正經歷著千古未有之巨變,國事蜩沸,日軍侵華,續有國共內戰,烽火戰亂,1949年大江大海來台,顛沛流離終在此落腳安身,也迸發出最璀璨的生命光華。展覽撫今追昔,每位大家獨自為一單元,以年表時間為軸,搭配舊時照片、文字資料、出版著作、攝影錄像等,立體生動地訴說大師們的一生。生命的終結不是結束,展中並有透過採訪其學生後人、或評論家、學者之影像紀錄,回憶歷歷在目,讓人倍覺親切。更結合書畫翰墨,有:胡適摘《孟子》語寫給鈴木大拙之書法;溥心畬山水、鍾馗、楷書小對聯;莊嚴的瘦金體;朱玖瑩的家書手稿;于右任的行草書法、大對聯;董作賓手札及70年前用影像紀錄日記的《平廬影譜》等。透過該展,如親晤諸大家,見其言行、風骨、情性,識其思想、處世、做人,發人深省。
董作賓展區,展有:董作賓著作之《殷曆譜》書稿,傅斯年推崇為「今日古學之最高峰」。攝影︱藍玉琦
藍玉琦( 25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