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邁阿密巴塞爾博覽會期間,前任的洛杉磯當代美術館(LA MoCA)館長杰弗瑞.戴奇(Jeffery Deitch)為高古軒(Gagosian)策畫了一檔「非現實主義」(Unrealism)。該展覽裡掛的清一色是具象作品,藝術家名單包括從80年代開始就出名的朱利安.施耐貝爾(Julian Schnabel)、弗朗斯科.克萊門(Francesco Clemente)到年輕一輩的薩莎.布朗寧(Sascha Braunig)。戴奇在媒體採訪時的表述,很生動地描繪了當下的趨勢。「具象的藝術作品就像小說,它一直會被下一個世代革新,也能讓我們知道藝術家如何感知當下生活。如果你過去15年經常去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看展覽,你會發現這裡很少展示具象繪畫,但是其實這是藝術家平時最常畫的東西,也是一般非藝術工作的觀眾最期待的繪畫樣貌,因為他們能比較容易地跟畫面情境產生關聯。」
還記得九○年代,約翰.科林(John Currin)、伊莉莎白.佩頓(Elizabeth Peyton)和麗莎.尤斯塔維奇(Lisa Yuskavage)等都是同一波出線。現在的西方藝術市場風向,有點類似當年的湧動:幾位三十多歲、事業正在上升,在這一次市場品味轉換受到商業和學術青睞的藝術家們,他們的名字是桑亞.坎特羅夫斯基(Sanya Kantarovsky)、米拉.丹席(Mira Dancy)和強納森.嘉德納(Jonathan Gardner)。
坎特羅夫斯基的畫裡,好像總是有什麼故事在進行,每一幅作品都充滿著異想空間。坎特羅夫斯基於1982年出生於莫斯科,10歲隨家人移民到美國紐約。他自幼習畫,從紐約羅德島設計學院獲得繪畫學士學位以後,在加州大學完成碩士學位。目前工作與生活在紐約。2015年以動畫《開心》(Happy)參加過瑞士巴塞爾 「藝術無限」(Art Unlimited)單元。他從小累積的文學涵養,是他創作的絕佳養分。他除了喜歡看蘇維埃式的政治諷刺漫畫、歐洲的連環畫,也喜歡看各式各樣的動畫。因為這些卡通裡的造型,不論是人還是動物,在形式上都不拘小節,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彈性,也最能激發畫面的聯想力。因此在他的半具象/半抽象,現實/超現實的畫作前,觀眾總是能感覺自己擁有一些解讀權,並且任憑思緒馳騁而意猶未盡。
Sanya Kantarovsky, A Way To End An Evening, 2015, Oil, watercolor, pastel, charcoal on canvas, 86.4×66cm(多姆斯收藏提供)
看強納森.嘉德納的畫時,很容易掉進他安排的超現實主義,像是馬格利特(Rene Magritte)或是基里訶(Chirico)的情境。他的色彩和線條,柔和得帶有復古的味道。他筆下的女子經常是半裸著上身,她們的表情彷彿在思忖什麼。在這種狀態底下,她們並沒有露出一絲窘迫,反而泰然自若地看著遠方。嘉德納出生於1982年,在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畢業後,在芝加哥藝術學院繼續完成碩士學位。2015年,他的畫作被Mary Mary畫廊帶到瑞士巴塞爾Liste的展出以來,忽然受到極高的關注,作品供不應求,後來旋即被紐約的Casey Kaplan相中簽約,並且已經合作個展。
米拉.丹席的畫裡,總是存在風情萬種的裸女。她們的身體在鮮豔的壓克力色彩下展開,原始豐腴的體態在一氣呵成的線條中,看起來呼之欲出,奔放不羈。丹席的繪畫風格,彷彿回顧了當年的抽象表現主義,又結合了敘事的能力。丹席彷彿有一種能力,她能讓強大的母性迷幻魅力附著於她筆下的女性身體上,她們雖然裸露,但是卻不色情,她們的半具象性賦予了觀眾更多的想像空間。丹席出生於1970年末,她自紐約Bard College獲得學士學位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得到碩士學位。她的畫作,很明顯地在2015年的倫敦斐列茲博覽會上,才開始廣泛被國際藏家關注。
2016年,我們看到了西方具象繪畫的市場反應與回溫。這個現象會如何在亞洲與中國藝術市場體現,值得繼續觀察。
2015年以前,在國際藝術市場上稍微有點名氣、竄出一點苗頭的80後藝術家的繪畫,比方說西方的大衛.歐斯托洛斯基(David Ostrowski)、雅克布.卡塞(Jacob Kassay),中國的謝墨凜、李姝睿等清一色是抽象、極簡風格。近幾年裡,抽象確實是市場上暢行無阻、大行其道的一種風格,就連克里斯托弗.烏爾(Christofer Wool)和韋德.蓋頓(Wade Guyton),這兩位比80後大幾輪的老資歷藝術家的作品價格,這兩年不論在一級還是二級市場中,需求量變大、價格也瘋漲了很多。但是從2015年年末開始,我們看到美術館策展人、藏家和畫廊的喜好,在指標性的機構大展,以及年度型的博覽會上,似乎有轉到具象的蛛絲馬跡。
為什麼會有這個趨勢?最顯著的原因有三個:首先,2015年在MoMA PS1舉行的「大紐約」(Greater New York)群展中,很不尋常地展出了高比例的具象或半具象繪畫。其二,2015年倫敦的斐列茲(Frieze)博覽會上,出現了一些過去比較不知名,還是三十幾歲年輕藝術家的具象作品,他們的市場反應出奇的好。第三,在近幾年抽象作品的大量「餵食」下,商業市場或是學術空間,也適時地自體循環到另一個風格。因此具象的人物、景色,再次於畫面出現。自從二十世紀的印象派發展以來,繪畫的風格一直在抽象和具象之間搖擺。從戰後的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普普(Pop)、新抽象表現主義(Neo-Expressionism)以及1990年代以後勃發的、以具象人物為主題的交替性風潮,可見一斑。
Jonathan Gardner, Sculpture by the Sea, 2015, Oil on linen, 142.2×96.5cm(多姆斯收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