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2016年布魯塞爾亞洲藝術週6月登場

2016年布魯塞爾亞洲藝術週6月登場

圖2 Orchid Fine Arts:漢代〈石製六博人物〉。 圖︱布魯塞爾亞洲藝術週(Asian Art i…
圖2 Orchid Fine Arts:漢代〈石製六博人物〉。 圖︱布魯塞爾亞洲藝術週(Asian Art in Brussels)
參與商家
來自布魯塞爾的父子檔古董商Galerie Lamy,專擅於明清陶瓷與古玩。今年端出的一只17世紀明代〈玉馬〉(圖1),外型簡潔、色澤柔潤,應是買家關注的焦點之一。執業於香港的Orchid Fine Arts,這次遠赴重洋所帶來的一組漢代〈石製六博人物〉(圖2)尤為特殊。「六博」是戰國至六朝時期民間社會所流行的一種行棋局戲。此類遊戲不只曾被詳細記載在歷史文獻中,近年來的考古出土文物裡也出現不少實物。本件作品的兩個人物跪坐於棋盤前,當中還擺放著一顆骰子,形象著實生動有趣。
圖3 Wei Asian Arts:遼代〈綠釉瓷瓶〉。 圖︱布魯塞爾亞洲藝術週(Asian Art in Brussels)
圖4 Duchange & Riché:清康熙朝〈綠釉鸚鵡〉一對。 圖︱布魯塞爾亞洲藝術週(Asian Art in Brussels)
在陶瓷展品方面,從業超過30年的當地商家Wei Asian Arts,今年強調中國文人雅玩主題,所帶來的作品包括一件遼代的〈綠釉瓷瓶〉(圖3)。該瓶上半部的瓶頸略呈竹節狀,下半部的瓶身則是渾圓飽滿,整體造型古樸雅致。而專營外銷瓷器的Duchange & Riché,這次也陳列一對清康熙朝的〈綠釉鸚鵡〉(圖4)。這對鸚鵡通身為綠色羽毛,配上黃喙,外觀十分逗趣有味;其底部的鏤空台座上,表面潑點著土褐和草綠裝飾,增添一絲活力感。此類為專門按照歐洲品味所製作的中國外銷瓷,向來在西方市場頗受歡迎,而成為買家所喜愛的收藏對象。
圖5 Jacques How Choong:18世紀西藏〈蓮花生大士〉唐卡。 圖︱布魯塞爾亞洲藝術週(Asian Art in Brussels)
圖6 Astamangala:19世紀不丹〈閻摩與閻美〉唐卡。 圖︱布魯塞爾亞洲藝術週(Asian Art in Brussels)
今年較為特別的是,許多商家都專注在藏傳佛教文物,尤其是唐卡繪畫作品相當精彩。例如Jacques How Choong一件18世紀在西藏所繪製的〈蓮花生大士〉(圖5)。該作中央主尊為呈現雙身像的蓮花生大士,四周並描繪著各類密教金剛菩薩等化應事跡。其色彩鮮豔、工筆細緻,是難得的唐卡佳作。另一間古董業者Astamangala,也展示一些晚期唐卡作品,如19世紀的〈閻摩與閻美〉(圖6)。相傳閻摩與閻美為雙胞胎,兄長主要掌管死亡力量與地獄刑罰,而妹妹則為南方守護神,主司正義和法律;該圖繪製於布料之上,尚屬未完成之作。期待低潮過後的布魯塞爾,能透過這次的博覽展會而再次展現旺盛生機。
儘管先前受到恐怖攻擊影響而人心惶惶,但作為歐盟中心的比利時布魯塞爾,仍舊奮力從不安困境裡站起。為了匯聚多方資源與增加曝光度,今年布魯塞爾的亞洲藝術週(Asian Art in Brussels,簡稱AAB)便與古代文物博覽會(Brussels Ancient Art Fair,簡稱BAAF)和非歐洲藝術節(Brussels Non-European Art Fair,簡稱BRUNEAF)三方共同結盟,首度合作舉行一系列展示活動。主辦單位在6月8至12日期間,以「文化:世界藝術博覽週(Culture:The World Art Fairs)」為名,為當地觀眾與全球顧客帶來精美的古董佳作和工藝名品。
整合新機
這次參與盛會的展商,分別來自AAB、BAAF和BRUNEAF等組織,共達70多間,並且共同出版展覽目錄。另外,為了讓外界更加認識今年的整合計畫,籌畫團隊還特地設計一款嶄新的視覺標誌,並以相異顏色來代表不同主題,例如藍色為古代作品、紅色為部落文物、黃色為亞洲工藝。透過這類的合作行銷宣傳手法,不但能幫助古董商家和藝廊業者節省開支,也為參與的民眾提供豐富多元的展示內容。這類「跨收藏(cross-collecting)」的展會概念,近年來在歐美地區相當流行;或許這是為了因應當前藝術市場的困頓景氣;如何開源節流與拓展客源,便是業界的首要之務。
演講活動
一如往常般,今年AAB繼續與比利時高等漢學研究院(Institut Belge des Hautes Etudes Chinoises)和布魯塞爾國際藝術推廣物流協會(Brussels International Art Promotion and Logistics)共同合作,邀請專家學者舉辦兩場公開演講。首先任職於巴黎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的研究員Claudine Bautze-Picron,討論11~14世紀早期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圖案紋飾交流。她以東印度地區寺廟遺跡的圖像主題為例,探討宋元之際的中國圖案,是如何透過陶瓷與衣飾的傳播,而輾轉流傳至當地,且被本土工匠使用於宗教建築之上。
另一位講者則是專精於喜馬拉雅地區文物的藝術史家Jane Casey。本次她的講題是討論元代佛教繪畫中的藏傳風格。眾所皆知,元代皇室宮廷對於護持藏傳佛教事業不遺餘力,許多當時製作的文物都裝飾著相關圖案,尤其是織品和服裝設計上甚為明顯,但是,在繪畫藝術的表現方面卻不太清楚。在這場演講裡,主講人會以幾幅現存元代佛教灌頂儀式裡所使用的圖繪作品為例,分析其中的藏傳佛教圖像學與尼泊爾繪畫傳統之影響。對於中原與藏地之間的工藝交流與視覺表現,提供更多支持的證據。
圖1 Galerie Lamy:17世紀明代〈玉馬〉。 圖︱布魯塞爾亞洲藝術週(Asian Art in Brussels)
林逸欣( 72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