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erre Bonnard, Resting in the Garden (Sieste au jardin), 1914. The National Museum of Art,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Oslo. Photo © Nasjonalmuseet for kunst, arkitekturog design/The National Museum of Art,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15
莫內的生命花園
本次策展團隊在展覽中,專門規畫出兩個展廳來陳列莫內早、晚兩期的花園繪畫,以吸引擁戴他的大批民眾前來觀賞。在早期部分,自從1883年莫內與家人遷居至吉維尼之後,便開始逐步設計他的私人花園。為了滿足個人的園藝企圖,莫內不但建立起一座溫室,日後更雇用至少6名園丁來幫忙整理,最後栽植了超過70種不同的樹木與花卉。1899年他繪製了12幅睡蓮系列作品,成為現今流傳於世的經典名品。1902年他再度擴建花園池塘,並從中獲得啟發而描繪光影與睡蓮之間的倒影互動。在經過一連串的習作後,1909年莫內於巴黎的杜蘭德-魯埃爾畫廊(Galerie Durand-Ruel),展示題名為「睡蓮:水景系列」(Nymphéas: Série de paysages d’eau)的48件繪畫,頓時轟動各界。
到了晚期部分,在1911年莫內第二任妻子過世後,他因心情不佳加上視力衰弱不良,約3年內他都極少動筆作畫。要到1914年莫內才開始再次專注於他的水塘花園,並且持續以此為題直到1926年過世為止。在這段期間裡他不僅繼續描繪睡蓮,也開始對鳶尾花和其他池岸花卉產生興趣。當一戰爆發後,吉維尼居民和莫內家人相繼遠離,但莫內仍執意留下並以繪畫為志。此時在他的作品中,也出現了柳樹蹤跡,可能藉此表達他對於戰爭悲劇發生的傷痛。為了繪製晚年所作的大型睡蓮作品,莫內還特定建造一間工作室,其技巧與構圖也趨於抽象,與當時的藝術潮流不謀而合。最後整場展覽就在不同主題的呈現下,觀眾得以從花園繪畫的發展過程中,了解上世紀之交歐洲現代藝文思潮的轉折變遷。
Henri Matisse, The Rose Marble Table, Issy-les-Moulineaux, spring-summer 1917. Oil on canvas, 146×97 cm.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Mrs. Simon Guggenheim Fund, 1956. Photo © 2015. Digital image,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Scala, Florence / © Succession H. Matisse/ DACS 2015
Wassily Kandinsky, Murnau The Garden II, 1910. Oil on cardboard, 67×51 cm. Merzbacher Kunststiftung. Photo © Merzbacher Kunststiftung
三月底的西洋復活節剛過,正式宣告春季來臨。此時倫敦也從寒冷枯寂的氛圍中,逐漸散發出一股春暖花開的氣息。位於英國倫敦市中心的皇家美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現正舉辦「圖繪現代花園:從莫內到馬諦斯」(Painting the Modern Garden: Monet to Matisse)特展,將以超過120件的近現代繪畫作品,帶領觀眾欣賞當時知名藝術家筆下繁花似錦的庭園盛貌。這批展作的創作時間,約從1860年代到1920年代為止,其中包含了印象派、後印象派和前衛派等佳作名品,借展收藏機構來自歐美主要國家。此外本次展覽的一大亮點,莫過於設有克勞德.莫內(Claude Monet,1840-1926)專場,是愛好者認識其花園系列的最佳時機。
Pierre-Auguste Renoir, Monet Painting in His Garden at Argenteuil, 1873. Oil on canvas, 46.7×59.7 cm. Wadsworth Atheneum Museum of Art, Hartford, CT. Bequest of Anne Parrish Titzell, 1957.614. Photo © Wadsworth Atheneum Museum of Art, Hartford, CT
印象派的園林表現與國際風潮
19世紀末工業化進展迅速,人類與自然的傳統和諧關係產生重大變化。向來以描寫「現代生活」(Modern Life)為主旨的印象派畫家們,當然不會忽視眼前這項熱門議題。為了重新尋找與自然界的聯繫,花園便成為重要的仲介角色。它不僅代表新式休閒空間,更替創作者提供一項絕佳素材。這些藝術家通常把庭園當成戶外工坊,對於最新的園藝知識也頗有研究。
在一畦綠意盎然院子裡,他們從中找到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並讓自己舒展身心於大自然的浸潤之下。就像莫內一樣,古斯塔夫.卡耶博特(Gustave Caillebotte,1848-1894)也是一位醉心庭園的畫家,兩人時常通信討論園藝之事,互道各自栽種植物的過程情形。另外每個畫家對於庭園內容的喜好也有所不同,例如卡米爾.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1903)偏好傳統的蔬果菜圃,而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瓦(Pierre-AugusteRenoir,1841-1919)則鍾情於野生荒蕪的園子,認為這能體驗到更多豐富的色彩、味道與質感。
這股19世紀的園藝繪畫運動,透過法國印象派藝術家的提倡,很快地便散布於西方國度,成為一種國際創作風潮。例如英國畫家約翰.辛格.薩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1856-1925)便在科茨沃爾德地區(Cotswolds)的博得威村莊(Broadway),度過數個夏日創作時光。而丹麥畫家勞瑞茲.圖森(Laurits Tuxen,1853-1927)和佩德.柯羅耶(Peder Krøyer,1851-1909),則在該國北方的斯卡恩鎮(Skagen)持續繪畫。在德國柏林地區,當地印象派畫家馬克思.利伯曼(Max Liebermann,1847-1935)也以萬湖(Wannsee)為根據地,繪製出一系列的花園景致。其他諸如西班牙的華津.索羅拉(Joaquín Sorolla,1863-1923)和美國的查爾德.哈薩姆(Childe Hassam,1859-1935),也都在自己或友人的庭園花圃處,留下生動的精彩創作。在此描繪花園景觀之舉,已成了一種針對都會繁忙生活的療癒方式。透過沉浸園林世界裡,藝術家開始創造他們眼前的遁世處與心中的桃花源。
Claude Monet, Lady in the Garden, 1867. Oil on canvas, 80×99 cm. The State Hermitage Museum, St. Petersburg. Photo © The State Hermitage Museum.Photography: Vladimir Terebenin
如何建造一座園圃
在本次展覽裡策展單位不僅陳列出繪畫名家的代表作品,也展示許多相關的書籍、雜誌、照片、文檔和信件等等,來說明當時西方興起的園藝潮流是如何深刻影響著各地創作者。譬如存世照片中便記錄莫內在法國吉維尼(Giverny)的花園實景,而且他的原始信件和建造藍圖,也都能告訴觀眾畫家自己當初是如何構思花園水景。現在莫內的這座花園舉世聞名,但對於他個人深厚的園藝學識卻所知甚少。儘管身為一位業餘園藝家,但在莫內的私人藏書裡,卻有著豐富的植物圖鑑與栽植手冊,甚至連專業的園藝雜誌都加以訂閱。由此看來莫內對於描繪花園的熱愛,不僅受到社會環境影響,更是出於自我內心的熱烈喜愛。
根據本次策展團隊指出,在19世紀末的歐洲花園裡,最受大眾喜愛的花類品種就是鳶尾花(Iris),尤其像種植於莫內花園裡的日本鳶尾花(Iris Kaempferi)更是備受推崇。在1880年出版的《歐洲植物溫室和花園》(Flore des serres et des jardins de l’Europe)一書中,便描述該花聚集著豐富條紋、網狀、雜色和斑點等各類形態,非常值得多加關注。到了1910年時,另一款全新品種的紫色鳶尾花出現,其並以「莫內夫人」(Madame Monet)之名開始流傳。1913年幫忙照料莫內花園的園藝師菲利克斯.布勒伊(Félix Breuil),還以莫內的鳶尾花為研究主題,發表文章於專業期刊上。1922年莫內成為巴黎國際鳶尾花大會的代表團成員,會中他利用色澤分析來討論鳶尾花的分類問題,顯示出畫家廣博的園藝學識。
Joaquín Sorolla, Louis Comfort Tiffany, 1911. Oil on canvas, 150×225.5 cm. On loan from the Hispanic Society of America, New York, NY. Photo © Courtesy of The Hispanic Society of America, New York
Claude Monet, Nymphéas (Waterlilies), 1914-15. Oil on canvas, 160.7×180.3 cm. Portland Art Museum, Oregon. Museum Purchase: Helen Thurston Ayer Fund, 59.16. Photo © Portland Art Museum, Portland, Oregon
花園,人間天堂
這次展場中的一個廳室裡,籌畫人員安排了數幅不見人跡內容的花園畫作,凸顯寂靜庭院的深邃氣氛與沉思意味。譬如具有憂鬱傾向的西班牙畫家聖地牙哥.盧西諾(Santiago Rusiñol,1861-1931),在其空蕩的園林表現處,不但傳遞出個人內心世界的幽微之感,更隱含著往昔輝煌帝國的衰敗嘆息。盧西諾的友人若亞津.川斯特(Joaquin Mir Trinxet,1873-1940),也是位以色彩賦詩的傑出創作者。在他多幅的庭園主題作品裡,除了實景描述外,更多的是一種難以捉摸的迷離情緒。此外受到莫內的影響,法籍畫家亨利.悉達尼(Henri Le Sidaner,1862-1939)亦在不同季節或相異時刻,不斷地重複描繪他的私家庭園,特別在薄暮微光時分,全篇畫作充滿了詩意性。同時在南方的亨利.馬丁(Henri Martin,1860-1943),則使用多彩的點描法並以象徵主義之姿,創作出一個寧靜浪漫的私人天堂。
文森.梵谷(Vincent van Gogh,1853-1890)可說是當時以前衛手法來描繪園景的關鍵人物,其使用粗獷筆法和濃重色彩,來傳達個人內在的浮動情緒。這種嶄新的表現方式和圖式語彙,幾乎影響整個20世紀初期的藝術界。跟隨著梵谷的步伐,許多藝術家不再只是關注眼前景色,而是更加深入探討事物背後的存在實境。野獸派畫家亨利.馬諦斯(Henri Matisse,1869-1954)和拉烏爾.杜菲(Raoul Dufy,1877-1953)雙雙以繁複色彩和簡約形式來進行繪畫實驗,將庭園裡繽紛的花草樹木,再現於帆布畫面上。德國表現主義畫家埃米爾.諾爾德(Emil Nolde,1867-1956)的鮮明色彩運用,也透露出他自己對於植物花卉的熱愛。奧地利的古斯塔夫.克林姆(Gustav Klimt,1862-1918)則是把花朵轉化為一顆顆如珠寶般的馬賽克圖飾,建立起獨特的個人風格。而俄裔的瓦希里.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進一步地把物象外觀濃縮至抽象元素,並配合著大膽綺麗用色,捕捉到事物的內在精粹。這些極具實驗精神的創作人士,都從自然界裡汲取能量,展現出日常園景的多元面貌。
由於19世紀末的城市擴張與工廠劇增,人們對於恢復自然環境的呼喚態度,遂演變成一種烏托邦世界的理想追求。遂此,花園這一概念,亦衍生為一個私人庇護場所,在許多文獻和繪畫裡進而出現「人間天堂」(Paradise on Earth)的敘述表現。例如莫里斯.丹尼斯(Maurice Denis,1870-1943)在其花園中出現的謎樣女子場景,即滲透著天主教的宗教寓意。與丹尼斯同為「先知畫派」(Nabis)中堅人物的還有皮埃爾.博納爾(Pierre Bonnard,1867-1947)和愛德華.維亞爾(Edouard Vuillard,1868-1940),他們皆屬於1890年代在法國崛起的新興創作團體。該派成員喜用平面感和裝飾性手法來表達個人的自省內觀,受到同時期的象徵主義影響甚大。除此之外這批畫家亦結合後印象派的繪畫理念,繪製如夢似幻般的花圃景觀。在日光中描繪事物,於幻想裡沉思自然。
林逸欣( 73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