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與策展人一同逛展覽

與策展人一同逛展覽

故宮「偽好物—十六至十八世紀「蘇州片」及其影響」特展以明代《清明上河圖》的故事為引,討論蘇州片的熱門類型及其具…
故宮「偽好物—十六至十八世紀「蘇州片」及其影響」特展以明代《清明上河圖》的故事為引,討論蘇州片的熱門類型及其具有的後世影響力。展覽分成四個單元,以下將逐一介紹。

1
大家都愛「偽好物」:從〈清明上河圖〉的故事說起

由邱士華發想,以一樁發生在明代嘉靖年間的冤案作為開場白。根據明代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記載,因嚴嵩父子希望得到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守邊官員王請蘇州畫家黃彪假造一本進獻。後來裝裱匠湯臣揭露此事,而讓嚴嵩父子暗恨王,最終藉口守邊不利而將其問斬。
明代權臣除嚴嵩父子曾搶取他人收藏,張居正也有類似的豪奪情況。因而明代筆記小說中,經常會出現主角收藏到一張好畫之後遭人妒羨、因畫致禍的故事。林麗江表示,在當時許多文章中,也常提到自己害怕收藏被奪走的恐懼。一體兩面的是,明代也有一些故事描述主角撿到不起眼的畫,最終發現是價值千金的名畫。但無論是好是壞,賴毓芝認為這些文本內容裡,反映當時人們擁有好畫的複雜心態:「這既是每個人的企想,又是每個人的恐懼。」
第一單元的展品與這個故事相互呼應,不僅展出故宮院藏的傳明仇英〈清明上河圖〉,及由清代沈德潛獻給乾隆皇帝的〈清明易簡圖〉,還有故事中為官員王摹造〈清明上河圖〉的畫師黃彪作品〈畫九老圖〉。以這些繪畫作為引子,觀眾走入那400年前的社會,回到活潑熱鬧的明代藝術市場。參觀時也別忘了拿取展覽DM,上面有策展人精心設計的四大議題:「『摹本』和『偽作』之間存在清楚的界線嗎」、「哪些『文本』是『蘇州片』的寵兒?」、「『蘇州片』偽造工坊或集團真的存在嗎?」、「『蘇州片』的購買者或收藏者真的覺得自己買到的是真跡嗎?」這些問題的解答,等待參觀的民眾挖掘尋找!

2
以蘇州為龍頭:明中葉以後「偽好物」的新典範

明代中期之後,具深厚文化底蘊的蘇州孕育出多位才華洋溢的書畫家。他們運用江南地區豐富的文物收藏開拓視野,臨摹古畫以學筆法,進而創造出個人風格,奪取江南藏家的目光,像是藏家項元汴便和著名職業畫家仇英交情匪淺,提供書畫收藏讓畫家學習,創作如〈漢宮春曉〉一類的新作。
這些蘇州畫家如沈周、文徵明及仇英等人的創作,成為文人風雅的新品味,風格構圖成為各地競相模仿的對象之外,其書畫更是藝術市場的搶手貨。在這書畫商機之下,製作假畫成為利潤高的新行業,因而蘇州不僅興起古畫作坊,更有部分文人畫家參與作偽,形成所謂的「蘇州片」。
蘇州片有足以亂真的A貨,也有一眼假的地攤貨,品質優劣參雜。本單元展出多件畫面細節豐富、兼具故事寓意及文化內涵的「上等貨」,除了有假仇英之名創作的成組掛軸〈長信宮詞圖〉、〈連昌宮詞圖〉,其中託名沈周的〈畫韓愈畫記〉更是極為罕見。

3
「偽好物」商店街直擊:充滿魅力的熱門商品

各位觀眾/看倌,您們是否有一雙鑑定寶貝的好眼力?第三單元中琳瑯滿目的晚明書畫,裡頭有的是名家大作,但更多是民間高手抄襲仿造的「山寨貨」──觀眾猶如回到明代書畫鋪,看著架上展示著流行熱銷的繪畫,一方面深受繪畫中的活潑場景及妍麗色彩吸引,一方面卻也揣度:「這到底是真是假?」

展場中陳列明代流行的蘇州片,主要分成四大類。一類是圖畫宮殿中的嬪妃生活,描繪女人在庭院間穿梭,有人倚欄眺望遠方,有人正翩翩起舞,姿態婀娜多變;另一類是依據著名詩文,如漢賦大家司馬相如〈上林賦〉,畫家挑選文章精采片段完成的敘事性繪畫。具有教化意味也受大眾歡迎,如談論倫常的〈二十四孝冊〉及講述帝王品格養成的〈養正圖解〉。經常成為餽贈禮物的蘇州片,當屬〈群仙會祝〉一類具吉祥祝壽涵意的群仙圖。蘇州片多半設色濃重,山石敷以鮮豔的青綠色彩,人物衣衫、建築部件則講究裝飾,因而即便為假,依舊是大眾趨之若鶩的好物。
另外千萬別錯過,展中的明仇英〈漢宮春曉圖〉可是唯一的「真」好物!畫家描繪漢代後宮女子的生活情態,將〈搗練圖〉古代人物畫典範融入此卷,採青綠重彩設色,勾勒人物的筆法秀勁,是兼具古意及新穎的上乘之作。

4
偽好物前進清宮

在清軍入關之後,晚明繁華的社會生活劃下了句點。蓬勃發展的書畫市場也隨著戰亂沉寂,蘇州片失去流通買賣的管道。然而這些「偽好物」卻未因此遭到時代淘汰,反而一躍成為清宮新寵!
根據清代文獻記載,康熙皇帝在60歲壽辰之際,曾收到大臣皇親進貢的書畫禮物,其中部分託名為李思訓、李昭道、趙伯駒及趙伯驌等畫家,以祝壽吉祥為主題的繪畫,今日來看推測皆是蘇州片。儘管蘇州片都淨是一些「假」古畫,卻深深吸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康熙皇帝曾命人摹製蘇州片的「漢宮春曉」;雍正朝也曾按蘇州片圖式,另製一件清院本〈清明上河圖〉。
乾隆皇帝對蘇州片的母題風格更是愛不釋手,不僅要求宮廷畫家大量臨倣這些傳為仇英、文徵明等蘇州畫家,更從蘇州片當中尋找「仿古」靈感。而蘇州片的配色效果、引人入勝的敘事性及多元的題材,也成為乾隆朝院本繪畫中、不可或缺的風格來源。


策展人精選偽好物
邱士華:〈畫韓愈畫記〉
這次展品中,最匪夷所思的當屬傳為沈周所畫的〈畫韓愈畫記〉,不僅文本十分冷門,沈周更是從未有這類人物畫作品。究竟作偽者為何要做出這張不合理的繪畫,實在是不得而知。但這卷繪畫中有人有動物,策展人邱士華對其生動的姿態印象深刻,而且強調:「沈周蘇州片真的很少!」

唐代文人韓愈曾寫〈畫記〉一文,鉅細靡遺地記錄下他的「雜古今人物小畫」收藏之後,轉而提到他巧遇20年前此件畫卷的描摹畫師,有感於時光飛逝、無人能重回青春盛況的無奈,因而將畫卷還給無法摹作的老畫師,僅留〈畫記〉留念。本卷引用此典故,將文中段落提到的「坐而指使者一人,甲冑手弓矢鈇鉞植者七人,甲冑執幟植者十人」等人物,重現於長達10公尺的畫卷中。畫家特意著墨於人物姿態,不僅生動地描繪出士卒持弓執旗的模樣,同時表現將士威風凜凜的氣勢。

幅間未有作者署款,因而是根據拖尾項元汴記述的「沈石田畫韓文公畫記圖。文衡山書。墨林項元汴真賞。」推論是蘇州畫家沈周之作。但從畫類、筆法風格及構圖皆和畫家沈周不同,拖尾的項元汴記以及文徵明題跋的時間也有矛盾問題,故是一件偽作。

林麗江:〈乞巧圖〉
在一系列傳為仇英的畫作中挑選,策展人林麗江挑了〈乞巧圖〉:「它代表明末清初白描非常盛行的現象。」細觀畫面十分有趣,從擺設到女人把玩的器物,皆呈現出明代豐富的物質文化,她笑說:「畫裡面東西真的是多到不行,而且可能都是當時古董市場的偽作。看這些東西,簡直就像是在逛以前光華商場的古董地攤。」

「乞巧」是中國重要的七夕習俗,婦女為祈求能擁有如天上織女的巧手,因此會在庭院中擺設有瓜果、鮮花、酒和針線等物的香案祭拜。趁著月光,婦女會用彩線穿過七孔針,最快者即意為「得巧」,擁有與織女相同的好手藝。宋代在乞巧節還會擺一種手捏泥人「磨喝樂」,供奉神靈以乞巧與求得多子。
本幅有仇英款印,但畫作和仇英風格不符,更接近明代畫家尤求一派的白描風格。畫家描繪乞巧時節,上弦月已高掛在天,宮女忙碌於準備乞巧活動,搬桌趕著準備茶水供品,也不忘帶上「磨喝樂」;嬪妃則在宮女簇擁下緩步前行,抑或讀書、鑑賞古玩或下棋消遣,等待乞巧儀式開始。全幅熱鬧活潑,畫家更精心表現人物衣飾及家具擺設的圖樣,令人看來趣味橫生。

傳元龔開〈鍾進士移居圖〉及其題跋,國立故宮博物院藏。這幅拖尾的仇遠、于緝及祝允明題跋內容,與美國佛利爾美術館收藏的龔開〈中山出遊圖〉後王肖翁、孫元臣、王時詩跋內容相同。另外祝允明題跋所鈐的「晞哲」印,則和故宮院藏仇英〈山水〉相似,策展人懷疑是同一作坊的偽作。

賴毓芝:〈倣仇英漢宮春曉圖〉
第四單元是策展人賴毓芝的研究興趣,主要展出清宮臨摹自蘇州片的畫作。其他兩位策展人笑言根本沒有假東西,都是清宮創作的真玩意。「對,但它其實是仿假貨做的,它仿的是假畫呀!就像是現在的人,去仿不對的LV一樣」,賴毓芝道。而其中她最喜歡的是丁觀鵬〈倣仇英漢宮春曉圖〉,這張仿假古作品中有著清宮皇室喜好的新奇陳設,及混合想像與現實的建築物,極為特別。

「漢宮春曉」畫題創建於明代,內容結合當時流行的「古代宮苑」及「美人」兩大元素,其中以仇英精心描繪、融合歷代經典美人圖像的〈漢宮春曉圖〉為經典。經典一推出,隨之就有好事者臨仿販售。如今除了拍賣市場有相似作品,國立故宮博物院及遼寧省博物館亦有相似的〈漢宮春曉圖〉。
本件〈倣仇英漢宮春曉圖〉由清代宮廷畫家丁觀鵬描繪完成。丁觀鵬曾向義大利傳教士郎世寧學習,故繪畫兼具中國、歐洲技法之長,因而深受乾隆皇帝喜愛。在乾隆皇帝指示下,畫家臨倣遼寧省博物館收藏的白描〈漢宮春曉圖〉,但一改原有以線條表現為主的白描手法,將華麗宮殿及佳麗們添上了色彩。宮殿屋瓦多採用藍、綠、黃、紅四色搭配,女性衣裳則有淡藍、青綠、紫、粉紅等多種顏色妝點。畫家調色時減低了彩度,因此即便全卷用色豐富多元,卻無晚明蘇州片的豔麗效果,展現另一番淡雅脫俗的情調。

偽好物—十六至十八世紀「蘇州片」及其影響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
時間|2018.04.01-06.25(前期) 07.01-09.25(後期)

ARTouch編輯部( 168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