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全美大畫展」中消失不見的藝術家?

「全美大畫展」中消失不見的藝術家?

意識型態是一種信仰體系,存在於所有文化當中。影像則是它的重要工具,透過影像,意識型態被製造出來並且投射其上。 …
意識型態是一種信仰體系,存在於所有文化當中。影像則是它的重要工具,透過影像,意識型態被製造出來並且投射其上。
—Marita Sturken & Lisa Cartwright,《觀看的實踐》
8月初,全美戲院上方的手繪電影看板處,出現了一幅兒童手繪的《歌喉讚2》電影看板圖像,吊掛後不到幾小時,在全美戲院的facebook粉絲頁發文中便得到數千個「讚」以及數百個分享發文,引發的討論與想像包羅萬象。這些兒童手繪輸出圖像的概念來自於藝術家黃彥穎所提案的兒童繪畫比賽「全美大畫展」,為參與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策畫的展覽「城市傳說」的其中一組作品;藝術家與全美戲院合作,以8月的熱門電影海報為題目,包括《歌喉讚2》、《馬達加斯加-爆走企鵝》和《復仇者聯盟》,向全台灣國小以下的小朋友進行繪畫徵件,每個主題選出一位首獎,將作品輸出為大型帆布掛上電影看板處。
「全美大畫展」兒童作品《歌喉讚2》。(攝影/高愷珮)
在手繪輸出掛上全美看板的幾天後,網路轉載和媒體報導如雪球般滾動,有大約近十個媒體進行報導,爭相詢問手繪畫作的作者,甚至希望對三位作者進行採訪。這些報導的內容大多將影像指向機構活動和消費文化的內涵,有部分提及電影產業中手繪與手工的消逝,以及鼓勵兒童創作者發揮自我對於大眾媒體的想像力。在媒體快速報導與追求文字效率/效果的今日社會中,其不欲探究活動內涵的報導方式,使得實質的作者─原初提案「全美大畫展」的藝術家黃彥穎的創作者名字與位置在媒體報導中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台面上的作者─兒童繪畫得獎的小朋友們,做為真正被討論的「作者」。
但這種藝術家做為作者的消失,或甚至「作者已死」的狀態,不僅標示著作品(概念)在藝術生產後,脫離原創者和作品封閉完整的單一個體,進入一個真正的公共範疇,超越美學與藝術界限的討論,在公領域裡流通並獲得新的意義;這種作者消逝的狀態,更嚴格來說其中最大的促成者為媒體的片面性和即時性,做為今日消費文化的養成內涵,亦建構起某種意識型態,意識型態做為一種工具,讓某些特定的價值觀在普遍接受的社會性假設中被彰顯出來。
「全美大畫展」兒童作品《馬達加斯加-爆走企鵝》。(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提供)
但回應到「全美大畫展」做為展覽「城市傳說」的其中一件作品,它完整地展現了當代城市傳說如何在新聞媒體的操控下生產與架構,在虛擬網路空間中流傳與備受討論,激發起大眾更多的想像與故事編輯。它像是進行一個擾動般的、以最真實的姿態挑戰當代傳說在新聞與媒體下的建構,吊掛的兒童繪畫圖像以跳脫往常電影看板風格的天真風格,以極大的圖像化在城市中創造了一個視覺奇觀,人在其下方的觀看變成某種渺小的身體,彰顯影像社會中人、媒體與傳播的三者關係。
賴依欣( 1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