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藝術無國界 台法交流展在巴黎

藝術無國界 台法交流展在巴黎

難得能夠在巴黎看到「台灣」二字為主題的展覽,這大概是近幾年來最令筆者振奮的事了。隨著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蓬勃發展…
難得能夠在巴黎看到「台灣」二字為主題的展覽,這大概是近幾年來最令筆者振奮的事了。隨著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蓬勃發展,大多有關「華人」藝術的展覽與專題都是將兩岸的藝術家合併,一同視為中國藝術。歷史糾葛與國際形勢紛亂的兩國在文化傳播上依舊有著完全不同的發展路徑,在歐洲的展覽之中,能以「台灣」正名的,實屬稀有。
基金會主席拉赫爾與其作品。
1844年,法國浪漫主義推動者之一泰勒男爵建立了一個以雕刻、建築與繪畫為首的藝術家互助協會,以安格爾和德拉克洛瓦為首的第一批協會成員,將賣出畫作的薪資提供出來共組協會,並希望以這些公共資金,幫助需要被幫助的藝術創作者,也就是說在十九世紀的法國就有社會保險的概念出現。現今的泰勒基金會承襲了過去的傳統,發展出一套自己運行的模式。他們將十九世紀開始接受的捐贈(尤以房產與家具居多)出租,並以此賺得基金會的運行資金,協助需要受到幫助的藝術家們,在這個基金會形成了一個藝術家自治的烏托邦世界,至今仍舊富有理想。
「也就是因為這個非營利的自治組織中,政治和經濟都不是我們的目標,所以我們的展覽多樣而且自由。……地球的所有角落不厭其煩地一再提出同樣的以今年掛帥的藝術商品。在泰勒基金會,我們的原則是不要向世俗趨向妥協,以及要有勇氣告示我們要捍衛真正有本性的藝術家。……台灣藝術家的創作態度與風格恰巧能夠與我們做很棒的對話,他們的作品不是急就章地為了迎合市場、利益以及買賣而作。他們用時間在題材上捉摸對生存的體驗。我們很高興能有這個機會可以為法國的觀眾展示台灣藝術家的文化內涵與背景。也因此與巴黎文教基金會和台北國父紀念館共同主辦此次的交流展。2015年10月先在台灣展出,並於今年2月於巴黎本地再展。」泰勒基金會現任主席章-方沙・拉赫爾(Jean-François Larrieu)說道。
開幕會合照,右起藝術家鐘有輝、巴黎文化中心的蔡筱穎主任、策展人陶文岳、藝術家李文謙以及其夫人。(陶文岳提供)
在展覽主題上,策展人陶文岳採取無邊界的概念,藝術應該打破國界,選以留法的藝術家前輩如同陳錦芳、謝里法、廖修平的巴黎三劍客和李文謙、吳炫三、陶文岳、黃小燕以及許坤成等人的作品一同勾勒一個後現代台灣繪畫的樣貌。除了過去先後於法國創作的藝術家們,策展人也帶來了幾位台灣當代藝術代表性的前輩畫家如何肇衢、吳隆榮、陳輝東、 李錫奇、鐘有輝、 蔡義雄與薛保瑕的繪畫。這批藝術家,於1970、80年代時期在西方世界探索他們心中猜想的天堂,追求生命自由與創作的渴望,他們的作品多變、風格獨特,充滿對歐美藝術的視角。在那個時代,人們剛從1970年代的壓抑走出,對生活與熱情有著盼望與回想,即便現在我們再看還是能從畫作中發現他們這種輝煌又細膩的感受。如同策展人所述:「台灣是一個多元移植的社會結構與環境。」今日我們終能在巴黎一窺台灣那多元文化交替融合的創作樣貌,意義重大。
黃九蓁( 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