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時空的感性呢喃
本屆光節參展藝術家,無論以物理論述的理性,或是感性直觀為出發點,皆企圖描繪出存在於寶藏巖平行時空中的感性語彙。包括劉致宏作品以《DELTA》為名,此名稱在數學、化學、物理學、符號學等領域,有其各自差異的意義,然在地理則指稱「三角洲」,藝術家以燈管製作巨大的發光三角形符號,使其鑲嵌於寶藏巖歷史斷面之上,企圖以簡潔的符號標誌出這個區塊被層疊、壓縮的歷史意涵。
洪韵婷作品《影子》,藉由考察寶藏巖的歷史事件,標示出與此地有關的字句並以光書寫關於聚落發生的事件與關鍵字,將這些文字烙印滿整個半樓廣場之中,這個將文字印記於土地上的行動,也為藝術家想凸顯「只要有光之處,影子即會出現」,然而影子才是那些無法被書寫存在的證明。
許哲瑜2011年於邊境71號周遭牆面,以抗爭行動為題材繪製大量壁畫,重複出現高舉著雙手的人像,在建築體外繁生。2018年許哲瑜再次回到同樣的創作地點,面對原有斑駁掉落、逐漸消逝的人像,在建築體內創作新的作品,以其兄為主題,重複繪製形象,為哀悼動畫製作中繪製出巨量的影格,很常在人類的眨眼瞬間就遺漏了好幾個畫面,因此他藉由壁畫將人物重覆、連續的形象全數顯現,也隱含了面對時間與生理現實的抵抗姿態。
吳權倫作品《街替器》。(台北國際藝術村提供)
吳權倫延續作品《街替器》,以燒製陶器的方式,重製台灣鄰里間常見以藍色工業塑膠桶改造而成的盆栽,並散布於寶藏巖聚落,體現台灣當地工農界線模糊,以及民間惜物與錯用的美學。
參與「2018台北藝術進駐」的加拿大籍駐村藝術家泰特(Justin Tyler Tate),作品《照亮》以撿拾台北現成材料,搭建一處包括當地原生植栽、爬梯、鞦韆等設施的休憩點。摩根(Liam Morgan)此次展出三件作品,其中《風》以人眼無法辨識快速的閃爍光源,製造出差異現實視覺的時空感知,也呈現相對台灣藝術家面對同樣主題的差異邏輯。
在遍地燈節後,「2018寶藏巖光節」如何做出差異?
理性推敲歷史與時空的現形
李德茂作品《干涉波》以觀測重力波的實驗原型為基礎,透過科普影片與真實數據指出重力波存在的事實與影響,並企圖透過藝術語彙,傳達科學現象可被直觀與感性理解的可能。他轉換放大投影的干涉波紋於水池之中,科幻、漫射如同漣漪的紅光,透過抽象的視覺連結,重新思考人類對於時空感知的有限之外,如何想像無限。
姚仲涵作品《光電獸#6-草地》於草皮處有機排列、安置麥克風,藉由藝術家對於環境音的想像,及現場民眾與作品參與互動的聲響與環境音的震動能量傳遞,雙重設定下產生對裝置光電獸聲光流動於環境的影響。
張永達作品《相對感度N°5》中,以冰冷、重覆的聲響與投影,精準的疊合上寶藏巖家屋牆面的磁磚線條,然而投影下方卻出現夏日柏油路熱氣,產生不同溫度的光線折射率,而產生空間扭曲的現象,藝術家企圖面對光源本身所產生不可見的熱度,思考如何讓「不可見的溫度可見。」
張永達作品《相對感度N°5》。(台北國際藝術村提供)
許家禎《有限之線》以GPS定位的方式,尋覓展出地點十字藝廊牆面所延伸至台灣島嶼的界線,藝術家對應四處邊界向海的景色各自攝影,並利用螢光顏料將海景如四扇穿越地景的窗戶,繪製於展間的四處牆面上,當燈暗下,藍螢光色的邊界海景於牆面逕自發光。
許家禎作品《有限之線》。(台北國際藝術村提供)
平行外掛輕量級
此次光節另一延伸亮點,即是與學院合作,邀請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及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系,總計近80位二年級同學參與,並於寶藏巖呈現兩校協作工作營成果。學生們與光節參與藝術家一樣以「光」為主題,並配合光節期間呈現七座現地製作的結構體。兩校特別以「輕量級」定義這次協作工作營,除意味大二學生的年紀與經驗之外,也反映時間上的「輕盈」,如短暫的工作營時間對應寶藏巖村落的歷史脈絡、施作上的「輕」:對於古蹟的限制與創作物穩固等考量。讓光節不只是面對群眾,而是提供參與學生能近觀歷史聚落與藝術家工作模式的機會,和藝術家站在同等的位置,一樣的條件下去思考歷史、藝術製作、創造與實際生產等經驗值。
摩根(Liam Morgan)作品《風》。(台北國際藝術村提供)
來寶村做時空的旅人
「寶藏巖光節」強調回歸到光的表現與藝術的主體性,並經年採用專業策展人的視野介入,也為目前遍地開花的各式藝術燈節,提供面對歷史與城市處境更多元的維度。今年兩位策展人以不同的態度去觸地歷史,侯昱寬所邀請的藝術家,多數透過歷史、情感面的挖掘來折射平行時空的想像,李德茂所邀請的藝術家則多數透過第三方的機器,去呈現對於空間、環境差異的擾動,以光、電、環境等數位、機械隨機產生的呈現,來模擬、投射出對於歷史與時空的情感面。然而這些差異都同樣指向重新觀看寶藏巖的記憶,在炫華的光影折射中,創造時間暫留的棲身之所,提供一處娛樂、教育與城鄉處境等議題向度共同存在的場域。
劉致宏作品《DELTA》。(台北國際藝術村提供)
展期|2018.03.24-05.06
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台北市汀州路三段230巷14弄2號)
「輕量級」學生作品於光節現場。(台北國際藝術村提供)
2018寶藏巖燈節「又在這裡,又在那裡」策展人李德茂。(台北國際藝術村提供)
座落於台北市西南區的寶藏巖,2004年正式登錄為台北市第一處聚落形態之「歷史建築」,並於2010年起引入「藝術進駐」概念,成立寶藏巖國際藝術村,企圖將當代藝術的「創造性」,帶入這個充滿歷史痕跡之處。這也是遊歷寶村經常感受到的時空經驗,強烈的歷史感、人文與自然景觀的錯綜,每個場域都充滿過去與現況、居民、藝術家與民眾、園區與周遭,各種可能開啟對話與爬梳的線索。
寶藏巖光節自2017年起,開始與傳統的元宵燈節拉開距離,企圖以「光」這個媒介為主題,凸顯當代藝術如何深化、持續探詢這座聚落多向的軸度。2018寶藏巖光節,以「又在這裡,又在那裡」為題,聚焦「平行時空」的主軸,有意識地邀請兩位背景不同的策展人參與,包括具有物理學研究背景的李德茂,及注重藝術家視覺呈現與感性表述的侯昱寬,在跨域與雙向度的策展分布下,帶來面對歷史與藝術語彙的兩個取向。
洪韵婷作品《影子》。(台北國際藝術村提供)
Tags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追蹤作者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