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機構如何實驗,「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談跨域合作的方法論

機構如何實驗,「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談跨域合作的方法論

How Artists Can Experiment at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 “Arts@ITRI” Project Director Shih Hsiang-Lan on Methodology of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Arts@ITRI藝術家進駐工研院」今年計畫已邁入第二屆,獲選的進駐藝術家計畫共有四組,包含:黃偉軒《光景考現》、謝杰樺《情慾賽伯格》、劉千瑋《禁山14號》與賴俊廷《似人非人_HAOS人類知覺解放計畫》,分別與工研院內的「智慧感測與新媒體實驗室」、「智慧影像分析實驗室」、「智慧製造整合實驗室」合作,歷經八個月的進駐計劃後,第二屆進駐計劃成果線上展「以__ __實驗」因疫情而轉往線上發表,本刊特訪擁有逾20年於工研院的工作經驗、兩屆進駐計畫主持人暨文化科技應用發展部經理施香蘭,一窺科研單位開放進駐的緣起、計畫機制與評審的演進。在跨領域專業的碰撞下,透過藝術家進駐計畫的合作過程分享,他如何平衡技術與內容,讓臺灣科技藝術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然而,今年因遇上疫情,進駐計畫的成果展覽轉往將線上,計畫將如何應對與呈現?

「Arts@ITRI藝術家進駐工研院」透過開放工業技術研究院(簡稱工研院)實驗室與進駐藝術家合作,打破了藝術家多為進駐於藝文場域的慣性,進駐工研院的過程中,除了提供藝術家充分的工作區域外,實驗室端則提供每星期半天的技術服務與教學,以及後續in house共創,讓專業的技術研究人員與藝術家進行為期八個月的碰撞後,以進駐計劃成果展的形式呈現,展示階段性實驗成果。

今年計畫已邁入第二屆,獲選的進駐藝術家計畫共有四組,包含:黃偉軒《光景考現》、謝杰樺《情慾賽伯格》、劉千瑋《禁山14號》與賴俊廷《似人非人_HAOS人類知覺解放計畫》,分別與工研院內的「智慧感測與新媒體實驗室」、「智慧影像分析實驗室」、「智慧製造整合實驗室」合作,讓科技與藝術發展脈絡得以交織,賦予科技藝術全新可能。「典藏ARTouch」特訪擁有逾20年於工研院的工作經驗、兩屆進駐計畫主持人暨文化科技應用發展部經理施香蘭,一窺科研單位開放進駐的緣起、計畫機制與評審的演進。在跨領域專業的碰撞下,透過藝術家進駐計畫的合作過程分享,他如何平衡技術與內容,讓臺灣科技藝術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然而,今年因遇上疫情,進駐計畫的成果展覽轉往將線上,計畫將如何應對與呈現?

計畫主持人施香蘭於電幻1號所進行分享會。(工研院提供)

進駐計畫的緣起與機構內外的疏通

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計畫是由文化部支持經費,係屬於文化部、經濟部與民間科技廠商的跨跨域合作科技計畫。工研院為執行端,經濟部技術處的智慧透明顯示虛實融合系統應用開發計畫支援,並與臺灣顯示屏與照明產業中的領導品牌聚積科技合作。談及計畫發展的起源,施香蘭提及,藝術與科技的跨部會合作並非一蹴可幾,雖然工研院過去已有十數年的文化科技執行經驗,但在2016年開始,才真正深入政策領域,尋找文化科技生態系的可能出路。當時藝術發展司也正在思考藝術家進駐的場域,參考國外的科研單位如:Ars Electronica、ZKM、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對於藝術家、多媒體團隊的招募與培養都是行之有年,施香蘭闡述,我們並不能直接移植國外現有的成功案例,那並非最適合的方法,而是應該找出屬於臺灣自己的脈絡,主張自己的美學。

回到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計畫,其實執行團隊面臨到很現實的技術題的選題考驗。舉辦第一屆時在研究階段發現,藝術界對於AI有美好的想像,但目前市面上都還沒有適用於藝術創作的AI軟體,而藝術家要進一步落地,又需要像3D列印這樣的設計與製作的實驗室合作共創,另外,藝術家進駐到科技單位,需要複合性的技術支援時,又需要新媒體實驗室的工程師協助。藝術家的需求可說是多樣化的極致,因此,工研院每一年都會盤點院內的技術,包含技術的發展進程、哪些技術適合為文化所用,要找到適合的的實驗室並不是最困難,但是要找到願意參與的實驗室,卻成了另一道關卡,除了資金不足,技術端和藝術家的溝通成本,都是執行團隊必須去疏通的問題。

黃偉軒體驗感測裝置。(工研院提供)

徵件過程與藝術家評選機制

然而,在計畫從第一屆發展到第二屆,機制上的設定則沒有一定的方式,透過滾動式的假設,在計畫的進行與實踐中,慢慢調整為更能發揮彼此優勢的狀態。徵件前工研院舉辦三次的說明會,讓想要參與計畫的藝術家,能實際了解工研院與實驗室,第一屆有31組投件,在第二屆則成長為42組,有了第一屆的示範後,創作計畫也顯得更為多元,類型囊括了表演藝術、舞台展演、視覺藝術、行為藝術、生物科學及音樂創作等。

關於藝術家評選名單,有人認為兩屆獲選藝術家都是比較成熟的藝術家,對此團隊則觀察到,成熟藝術家對於論述作品的去向相對清晰,思考技術介入作品、計畫定位上也會有更為明確的詮釋。這一屆的藝術家中,也涵蓋了年輕藝術家,對此評審團並沒有絕對的限制,只要在藝術與技術的定位中有明確的脈絡,都有機會成為進駐團隊;評審團隊在兩屆以來從原先由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科技藝術的專家/團體組成,在第二屆開始,邀請未來將合作的實驗室參與評選,評選過程除了達成藝術與科技的均值性外,也讓技術端可以有機會發聲,希望在技術和內容中達到目標的平衡。

第二屆進駐計劃成果展「以__ __實驗」,因疫情而轉往線上發表,線上內容收錄了藝術家階段性成果影片,更將藝術家進駐工研院的實驗過程紀錄片資料開放,並邀請外部觀察員拍攝影片,共同討進駐計畫的階段性成果。執行團隊也在訪談中透露,進駐過程,工研院在研發技術後,面對的對象為其他領域的大眾;換言之,技術人員都能夠將科技原理深入淺出,也因此藝術端與技術端遇到問題時,彼此都能夠保有各自發揮的空間。

藝術家進駐工研院成果線上發表「以_ _實驗」:https://artsatitri.culture.tw/home/zh-tw

工程師說明重建紅眠床模型的方法。(工研院提供)

黃偉軒《光景考現》X 新媒體與智慧感測實驗室

黃偉軒的創作媒材以影像和動畫為主,自2018年起,藝術家接觸3D掃描的技術,以第一人稱拍攝影像,透過運算重建空間,在空間中的移動攝影、錄影,轉譯為空間資料的過程,還有什麼觀看資料的方法,因而開發了各種感官介入虛擬空間、數位分身的技術,加速模糊虛實之間的界線。因為疫情的影響,外景拍攝也進而成為了可貴資源,施香蘭分享在這項計畫中,因為藝術家的需求,除了原先合作的實驗室以外,更加入了聚積科技的小間距、大面積的LED弧形顯示器,呈現多元樣貌,也看見了臺灣在此一領域的可能性。

黃偉軒觀看光景考現中的虛擬世界。(工研院提供)
黃偉軒以聚積科技顯示器細膩呈現點雲圖像。(工研院提供)

謝杰樺《情慾賽伯格 Cyborg Eros》X 智慧影像辨識實驗室

安娜琪舞蹈劇場編舞家謝杰樺,背景的養成包含建築、舞蹈,到現在關注的面向為科技如何改變舞蹈間的關係。在十年來的累積中,謝杰樺與舞團也從中探討當科技與肉身之間的界線模糊時,如何讓人工智慧判斷「人何以為人」?過程中謝杰樺與工研院「智慧影像辨識實驗室」彼此間保持著競合關係,將舞者的人體製作為共同形塑出判斷新人類的「智慧影像分析引擎」。

安娜琪舞蹈劇場舞者與AI在透明顯示器前共舞。(工研院提供)
工程師介紹機器學習的軟硬體設備。(工研院提供)

賴俊廷(知覺野人)《似人非人_HAOS人類知覺解放計畫》X智慧感測與新媒體實驗室、智慧製造整合實驗室、micro-LED顯示模組試製實驗室

藝術家賴俊廷關注的議題為監視資本主義探討演算法黑箱與人和科技意識之間的關係。延續過去創作探討人與裝置間的主客關係,在本次計畫中,藝術家試圖製造「舌板電擊起電器」,以參數生成的眼罩遮蔽感官中最強烈的視覺,讓舌頭進一步成為觀看的器官,用電覺雕塑出人的意識。有趣的是這次的作品,賴俊廷回應2020年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美國神經科技公司(Neuralink)所發表的植入式晶片,賴俊廷認為這其實是包著糖衣的毒藥,因此從這次的創作中試圖引發反動。

在進駐的過程中,施香蘭也觀察到年輕藝術家對於技術應用充滿好奇心,因此在面對選擇實驗室,則會處於任何類型都想要嘗試的階段,而工研院對於藝術的發想保有高度的尊重,在這次的合作中也加入了micro-LED顯示模組試製實驗室,讓藝術家能夠接觸不同類型的實驗室,得以讓創作能夠有階段性的結果。

賴俊廷於聚積科技進行《似人非人》表演舌板電擊起電器1.0版本。(工研院提供)
舌板電擊起電器1.0版本。(工研院提供)

劉千瑋《禁山14號》X智慧製造整合實驗室

劉千瑋所提出的《禁山14號》計畫,自2016年起展開,創作核心探討文物或是文化資產的文件化或不可文件化的狀態。從第一階段的整理「土埆厝」屋況、口述歷史的資料蒐集,到第二階段的文件化,現在邁入第三階段進駐工研院期間,藝術家以家族的一張紅眠床為創作對象,藉由高精度的3D掃描與列印,嘗試還原有機結構的形體,拋出如何去判別文物的價值之疑問。劉千瑋在這個階段思考在現階段3D掃描技術已應用於文化資產、考古的範疇中,科技如何從中介入創作。進駐的過程中,實驗室提供藝術家技術的解決方案,而藝術家也從中去決定要由藝術介入,由技術介入的層次發展。

粉末燒結製作的紅眠床構件。(工研院提供)
光固化機台列印補完的蟲蛀空間。(工研院提供)

從實踐到實驗,以「實驗過程」為核心

施香蘭說明,假設這個計畫時,並沒有侷限計畫最後要以特定形式進行收尾,而是以「實驗的過程」為計畫核心,希望計畫回到實驗本身,不要讓藝術家進駐後,僅以產出作品為目標,若強迫收斂結果,可能會破壞創作的可能性,未來也期許,在技術與藝術的實驗,最後會成為藝術家發展作品或計畫的未來養分。

在這次進駐計畫中,面對藝術家與實驗室的合作過程,最重要的是,對科研單位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計畫核心不是要去定義合作雙方間的關係,但在過程中要不斷去觀察每個實驗室的合作的狀態,若遇到卡關的狀態要適時的介入引導,若藝術家有需要和媒合對象以外的實驗室,也極力去尋求,提供相關選項,讓計畫能夠持續的進行,並從中讓藝術家與實驗室成為互相成長陪伴的對象。

工研院執行團隊的部門歸屬屬於經濟部,仍舊需要依循著科技脈絡發展,在與文化部的溝通即需要扮演文化政策與經濟政策的橋梁,從雙方的政策中找到縫隙。看好臺灣科技藝術發展的施香蘭,臺灣的科技實力是全球有目共睹,而對於他們的團隊而言,下一步該要往哪裡去,以及如何嫁接現有的資源,克服資源缺乏的困境,並期許能夠促進整個生態系往更好的方向邁進。

採訪|張玉音、許雲喬 整理|許雲喬( 2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