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府城的藝博散策:走訪2019年台南藝博會

府城的藝博散策:走訪2019年台南藝博會

第七屆「台南藝術博覽會」的年度主題為「古都風華,活力再現」。本屆台南藝博會共計有51間參展畫廊,其中有11間畫廊為首次參與,展出近200位國內外優秀藝術家作品,為台南藝博注入多元豐富的藝術品味與觀點。
由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簡稱畫協)主辦的第七屆「台南藝術博覽會」(簡稱台南藝博),此次的年度主題為「古都風華,活力再現」。本屆台南藝博會共計有51間參展畫廊,其中有11間畫廊為首次參與,展出近200位國內外優秀藝術家作品,為台南藝博注入多元豐富的藝術品味與觀點;七家來自北中南的國內畫廊與四家海外畫廊,國內畫廊分別是台北多納藝術、宏藝術,新竹的英仲彩色圖文有限公司、台中有藝識世界、雲林的敬園藝術、台南的態度畫廊與高雄的長亮畫廊;國外參展畫廊更突破歷年來首次參展數量,含括日本東京的H-art Beat Gallery與大阪的Gallery Edel、中國廈門的時代空間、馬來西亞吉隆坡的ARTEMIS等畫廊熱情參與。
Minatuba《ハンマーヘッド nono ちゃん》,複合媒材,16x23cm,2018。(Gallery Edel提供)
再者,台南新藝獎,延續過往平台角色,創造產官學媒合的契機,由成大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助理教授陳明惠擔任策展人,以「〔不〕可見的維度」為展覽主題,邀請十組藝術家與台南十間畫廊,連同台南市美術(簡稱南美館)館、奇美博物館,與第二屆漁光島藝術節一同共襄盛舉。畫協理事長鍾經新表示,今年四間畫廊在招商訊息發佈以前,就已經報名,並且很難得的與南美館有很好的合作機緣,舉辦講座並邀請潘襎館長和蕭瓊瑞老師,共同完成藝術盛事,希望可以推波助瀾,邀請更多人前來參與。台南文化局局長葉澤山發言,感謝歷任理事長與理監事,將藝術博覽會拉到台南,對台南的藝文發展,功不可沒,並認為台南新藝獎的辦理,媒合新銳藝術家和藝術市場,與畫協可以說是共同成長,雖然沒有獎金機制,但是讓藝術經理人有更多發掘新銳的機會,歷年下來,新銳藝術家都有不錯的發展,也證實了該獎項的初衷是正確的。週末藝術講座於博覽會期間接續登場,由潘襎於南美館帶來「一座城市美術館的願景」分享美術館從籌備到現在成立的心路歷程,由 么八二空間(182artspace)負責人陳正杰與台灣藏家聯誼會成員蔡欣穎,以「收藏的天書」為題,由不同角度分享個人的藝術收藏經驗,另外,結合奇美博物館展覽,邀請成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蕭瓊瑞,以「奇麗之美——台灣精緻寫實藝術概覽」為題,講述台灣藝術發展中的寫實創作型態與塑成。
劉呈祥《星火 ︳思緒宇宙》,數位版畫(仿生演算系統、顏料墨、無酸紙、鋁框),54x54cm,2019。(水色藝術工坊提供)
左圖為:李石樵《百合花》,油彩、畫布,53×45.5cm,1978;右圖為:李石樵《玫瑰花》,油彩、畫布,45.5x38cm,1978。(阿波羅畫廊提供)
公共藝術展區由青森犬雕塑,揭開散策的序曲,這是琢璞藝術中心帶來日本當代藝術家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的標誌性作品。藝博現場,阿波羅畫廊帶來重要前輩藝術家李石樵的《玫瑰花》與《百合》,與台南古城歲月靜好的氣質不謀而合,日本藝術家高橋行雄(Takahashi Yukio)以貓咪為主題的系列創作,彷彿肖像畫一般的深沉與靜謐,深深攫取觀者的凝視。首次參展的多納藝術,張麗真的毛線鉤織作品《貓咪躲高高》和《玉樹臨風》,幽默地將動物的動態,擬人化成幽默可人的片刻,無暇的動物,讓觀者更具舒心的感受。伊日藝術帶來王冠蓁與時永駿,《闔不上的書》是王冠蓁以釉燒陶藝的材質,再現書本形式所呈現出的系列新作,無法翻閱卻增添更多關於繪畫的「閱讀」性,相較時永駿在陶塑物與繪畫物之間的來回觀照,兩人尤善大量灰階色調之運用,在平面繪畫與立體雕塑間,藉由材質形成穿越般的對話,溫和從容中,帶著默然的溫度與騷動。
高橋行雄(Takahashi Yukio)《影》,彩色鉛筆、版畫紙,45x68cm,2014。(阿波羅畫廊提供)
伊日藝術帶來王冠蓁以捏陶釉燒的方式製作出的《闔不上的書》。(攝影/劉星佑)
宛儒畫廊帶來蕭逸玫的油畫創作,低調卻豔麗的個人用色,畫面在強烈的視覺感中,亦不失對於細節的掌控,而蕭逸玫的另一藝術行為創作,則是以「藝術市長——玫女蕭」的身分,現身於現實生活當中,進一步引發觀者思考自我認同當與被觀看的社會關係。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文產業創新育成中心的產學合作,帶來林姿兒、林洛安、湯季婷、耿怡文、李燕淑、章祥璦與楊家佳共七位藝術家的作品,精巧的雕塑與工藝作品,在有限現的空間裡,呈現出特殊空間氛圍,其中耿怡文的作品「類人」系列,結合纖維材質與人面的塑形,展陳在床褥枕榻上,姿態各異其趣,頗具感染力。吳芊頤於尊彩藝術中心帶來以紙膠帶為媒材的作品,微型冰果室的「復古冰果」以及「傳統點心」系列,更是接地氣的觀者懷想台南巷弄中的水果店,並襯著印有大花色塊玻璃杯的記憶。傅浩軒精湛的創作,即使《樹的守護者》與《志同道合》等小尺幅的作品中,仍然可以看到奔馳有度的想像力,如何營造出微觀的注視;而林義隆在美丘美朮的版畫作品與立體陶塑,有著同樣的視覺魅力,藝術家如何在銅版腐蝕與摶土塑形等不同的媒材裡,掌握自身所堅持的美學,是一種觀看上的樂趣,而林義隆在一絲不苟的線條中,發揮自由的異想,尤為精彩。
蕭逸玫《國王I》,油彩、畫布,30x30cm,2019。(宛儒畫廊提供)
尊彩藝術中心帶來吳芊頤以紙膠帶為媒材的「微型冰果室」系列作品。(吳芊頤提供)
陳澄波《海邊風景》,油彩、畫布,41×31.5cm,1927。(凡亞藝術空間提供)
TICA台北原住民當代藝術中心致力於台灣原住民藝術家的推廣,布農族依法兒瑪琳奇那,運用幾何的圖像畫面,轉化不同原住民之間符號,另塑一種圖誌的瀏覽與趣味性。撒古流.巴瓦瓦隆《森林路上.兔子》一作的動畫素描手稿,也難得的於台南藝博展出,撒古流騎著川崎125機車,在崎嶇的山路上,與兔子相遇,該作揭示著原住民傳統文化,在面臨現代性時的遭遇,雋永而深刻。
Syahbandi Samat《Bear with Me(Stable)》,原子筆、鉛筆、畫布,2019。(攝影/劉星佑)
台南新藝獎得主中的三位藝術家,包括徐婷、洪譽豪以及劉呈祥,展期間,分別在藝博現場的崇藝術空間、絕對空間與水色藝術工坊三個地方展出,而散布在台南府城內的得獎者,也非常適合活動期間內一同走訪,在結合古都既有的文化底蘊之餘,更增加了許多與當代藝術相遇的驚喜,正逢台南美術館的成立,協同奇美博物館以及其他台南在地畫廊,3月份相信是最具藝文氣息的一個時節。
薛松《山水圖》,綜合媒材布面,60x120cm,2016。(高士畫廊提供)
藤田嗣治(Léonard Tsuguharu Foujita)《青春(三美神)》,版畫,54x40cm,1960。(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劉星佑( 58篇 )

熱愛第一代神奇寶貝,熟悉庫洛牌使用方法。專長當代影像評論、書畫研究,關注農業環境與性別議題。現為獨立策展與藝術創作。文章發表於典藏、Art Plus、藝術家雜誌、等平台。曾策展於香港牛棚藝術村、臺灣國立美術館數位方舟、臺北數位藝術中心、臺北國際藝術村、台南總爺藝文中心等。影像作品曾獲「臺北美術獎」優選、「台北國際攝影藝術獎」Grand Prix大獎。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