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策展人羅悅全、鄭慧華、何東洪策畫的「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去年於北師美術館和高雄市立美術館兩地展出,是近年以探索台灣聲響文化為題極具策展原創性的展示。展覽企圖逆轉觀者慣性聚焦在發出聲音之人和創作者的聆聽習慣,對策展團隊而言「從製造聲音到發出聲音是一個社會過程」,也造就何種聲音可以被聽到,何種聲音是被消音抹除的。
「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展示現場。
展覽透過巨量的系譜學式文件與檔案,讓觀者從歷史經驗中去理解,至今,我們的聽覺記憶是如何被堆疊形塑,這也是展名「造音」的意涵。而「翻土」則是認為人的主體認識是一變動的過程,在不同的時空下都有差異的過程,通過對歷史重新去挖掘,接近這些變動的過程,透過展覽行動試圖召喚觀眾的聆聽記憶,思索聲音對於每個個體的意義,以及聲音背後的社會過程與政治狀態。
展覽大致分為五個區塊,選擇以約略時間軸的塊狀規畫,鄭慧華解釋「從戒嚴到解嚴,再從解嚴到全球化時代,把這個軌跡描繪出來能避免過於零散,觀者也能思索每個區塊間互為的關係。」在面對如何將聲響文化轉化為視覺展示的操作眉角,他們認為由於聆聽本身就是全面性的感官經驗,而展示強調的是聲音的社會性,因此無須刻意把視覺排除,除了單純的聲音素材,也包含文件、影像紀錄、紀錄片等視覺材料在其中,每件展品皆有超越雙重性閱讀的可能。
即便此展背後除了三位策展人外,另有著強大的知識群體在支撐,並有文字書寫的出版計畫,但也絕非單純對於聲響文化的歷史性整理,我們可以從展示中兩個紀實台灣聲響文化發展的身體王福瑞、黃大旺身上,端倪出聲響文化兩個巨大的類型,前者帶出了噪音實驗聲響到聲音藝術的脈絡,而後者則是吸吮雜揉各式非主流的聲音,創發出自己的聲音,這些開放詮釋與折射的身影,更成為此展在感知間行進著縫隙、叛逃、自我媒介化、進而造音的辯證圖譜。
Tags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追蹤作者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企劃主編《刺花 Tshiah-hue》、製作《調皮 The Skin Surfing》卡帶專輯,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