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美術館不只處理美感,更處理思辨:兒童與青少年也有理解「當代藝術」的權利

美術館不只處理美感,更處理思辨:兒童與青少年也有理解「當代藝術」的權利

目前位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地下樓層的兒童藝術教育中心,常年深受親子觀眾好評,不禁令人好奇,這個擔任首都兒童藝術教育引擎的場域,究竟是如何折射過去與未來的處境與目標?
「時間在哪裡工作坊」大工作坊活動。(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目前位於臺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地下樓層的兒童藝術教育中心(簡稱兒藝中心),常年深受親子觀眾好評,不禁令人好奇,這個擔任首都兒童藝術教育引擎的場域,究竟是如何折射過去與未來的處境與目標?目前兒藝中心以及美術館教育策略,其實曾因應當時趨勢,經歷過數個空間、功能的時間軸的調整:包括1983年最初創館的「美術教室」,到了1999年左右館方開始透過「美術館教育國際研討會」形式,持續與國際館際交流藝術教育的可能。約莫2005年開始,有館內教育人員自行策劃「教育展」, 2010年則再調整為「探索藝術展」的展覽方式。目前的場域規劃,在獲得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贊助及臺北市政府挹注經費後,於2014年正式重新開放空間,更逐年摸索、調整對於美術館兒童教育的可能與實踐。
1983年北美館創館後的「美術教室」場景。(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美術館也有「教學方法」?
北美館現任館長林平上任後,對於兒藝中心方向,提出數項提問來檢視中心定位,包括如何將美術館殿堂般的神聖性除魅化,以及兒藝中心和一般坊間的繪畫班、學校教育現場,即便都在處理美術教學,但要如何做出差異化?「美術館不再只是一個以藝術知識為生產中心的機構,限定民眾只能以仰望的姿態來靠近。」但與民眾「拉近」的方式,林平認為如同課堂上教育學生,必須找出「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定義邏輯,是在創造契機,讓觀眾會主動造訪,並在場域裡開啟他們的自學系統,讓人們渴望在美術館這樣的場所學習和交流。
具有藝術教育背景的林平,認為藝術教育存在著一三角結構,即是「知識─個體─社會」。隨著時代的變化,這三角結構會持續變動,如遇戰亂時期,教育服務社會的需求是首要的,西方現代主義盛行時期藝術教育則會強調以知識為中心等。但面對當前的時代,林平認為美術館的教育除了知識外,應該在個體與社會兩塊更加扎實。「知識生產跟文化的發展有關,什麼樣的知識是顯學,也必然有什麼樣的知識成為隱流,都會和當時的文化取向有關,美術館在知識傳遞上想和社會有連結,就必須思考什麼樣的知識是重要的,以及要用何種方法傳遞給人們。」
2011年的「美術館教育國際研討會」現場。(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觀眾,都有清晰的面孔
因此,林平認為美術館知識傳遞的對象絕非無名、毫無面容的民眾,每位個體都有清晰的面容。「我們設想觀眾,永遠都是有面孔,可能是一位四歲的孩子與他的母親,這個母親的年紀、長相都是具體的,或是一位在學的大學生來到美術館參訪的情境等,每個觀眾對我們來說都是有臉孔的。」當觀眾具有面容,在展覽與活動的設計就會開始有明確對話的對象,「因為即便是同樣的知識內容,和不同臉孔的人溝通方式都會不同。」
而美術館教育首重情境、環境的營造,知識與觀眾這條傳遞的線能否暢通,都取決於教學方法與學習環境,即便旁邊沒有導覽員、說明者,觀者都能受到啟發並願意自主學習。而要創造這樣能啟動自主學習的藝術教育環境,對於林平來說有幾個重點。
2014年兒藝重新開館展「禮物」場景。(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14年兒藝重新開館展「禮物」場景。(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不只是「展覽」,更是「教育計畫」
第一個,她不把兒藝的呈現內容稱為展覽,她認為適切的稱法,應為「教育計畫」。如「小.大」展開始,兒藝的展覽即有別展覽規劃組的方式,而轉為教育計劃發展,展覽專輯也轉為教育手冊形式。當教育計畫取代了原來的展覽定義,展覽與觀眾的主、被動關係便開始瓦解和重構,包括必須考量觀者學習的狀態,以及和觀眾溝通的教育方法。而在一般展覽製作中,藝術家與策展人的角色是高度優勢,並以一種以藝術知識為核心的價值在處理展示。但是展示,僅是「教育計畫」的其中一環,在教育計畫的規劃中,還包括各種導賞行程、工作坊、學習營隊等模式,綜合而成「教育計畫」的形貌。
除了調整兒藝中心「教育計畫」的內容與體質,相關的出版物也從展覽畫冊形式轉向,過去專冊可能例行性紀錄各種活動、展覽成果、一些參觀者的紀錄照,而這樣的出版物通常對於前往兒藝中心參訪的親子客群,吸引有限,其出版訴求對象不明確。因此包括從「無關像不像」、「會動的藝術」等展覽,便開始取消展覽專冊式的出版物,而是輕薄的展覽介紹文宣,引導或刺激觀眾有進階參與活動的學習動機,進而能獲得更精緻的搭配教育計劃的學習手冊等。
《禮物》繪本封面。(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林平也觀察,美術館過去曾出版過由鄒駿昇所繪製的繪本《禮物》,市場反應非常好,已邁入第三刷。「《禮物》會受歡迎是因為它是一本介紹美術館的好繪本,並不是展覽的成果紀錄,而這樣的模式我們也用在「小.大」展發展出一本繪本。」林平也透露,今年底至明年初,美術館還會出版一本鼓勵參訪者造訪美術館的繪本,她也認為從展覽目標、內容到出版都是這樣逐步、漸次將觀眾的教育方式考慮進去。
《禮物》繪本內頁。(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兒藝中心一進門的U型區塊空間於展覽「面對面」的使用狀態。(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和藝術家學習
目前兒藝中心一進門的U型區塊,是讓民眾聚集、可以集體坐下一起討論、互動的區塊。主題牆後的小型工作坊區域則是讓親子觀眾可以手做、閱讀的區塊。U型區塊後則是展示空間,每個「教育計畫」都是由很多互動式的展示方法論提出來的,而在這些多元的空間功能中,藝術家又是如何參與其中?
林平認為兒藝中心發展的一項重要特點,即是「向藝術家學習」的狀態。包括藝術家獨特的敏感度、視野,讓觀眾多了雙翅膀與視野的濾鏡,讓視野更加寬廣與想像力被打開。「藝術家」在與兒藝中心的合作中,通常扮演三類角色,一就是「藝術家」,其因作品選件被展出,但作品與親子觀眾的互動安排,則交付給該教育計畫的策展人來思考。二是「藝術教育專家」,本身具有教育者的特質,館方就會和其洽談「委託製作」其中的展示作品,藝術家會思考兒童與親子觀眾做為溝通對象。三則是「設計師」,藝術家具有空間、展示設計的能力,也會以幕後的角色和兒藝中心一起思考展示設計,將藝術家的思考置入。
「小.大」展場景。(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小.大」展場景。(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檔期安排用意與專業人員年輕化
目前兒藝中心的檔期為一年兩檔,每檔展期約莫長達半年。館方解釋,當檔期拉長後,知識內容才有沉澱與討論的時間,社群的創造性討論才可能發生。「因為在每檔教育計畫中其實有各式各樣的活動一直在檔期間規劃進行,我們很期待觀眾是可以反覆進出,這也是檔期拉長真正的期待效應,觀眾在反覆操作、思考間,獲得更延展性的知識。」
對於未來兒藝中心的人員發展,林平認為首要的是內部團隊的年輕化,尤其目前藝術教育的概念方法,已經逐漸超出現代主義的概念,成員思維的靈活、新穎,以及對當代藝術知識和當代社會的敏銳將是教育計劃生產的基底。另外是強調從實習到比較深入參與的專案人員,都需要有藝術教育相關的背景,來支援教育計畫的開發,才能對溝通對象的個體有足夠的認識。如針對兒童的先備知識的認識,包括目前教育的走向、各年級的學生在學校習得的知識為何等,這些對於兒童狀態的基本掌握,都是目前兒藝中心幕後工作團隊的核心能力。
兒童藝術教育中心「無關像不像」展場一隅。(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如何透過藝術教育討論「當代藝術」
目前兒藝中心不僅只處理偏向現代主義的藝術教育方式,包括強調兒童美感經驗、五感、知與覺統合、實際操作等,都是偏向現代主義式美感教育的體驗方式。但目前北美館更將兒藝中心定位為可以和親子觀眾溝通「當代藝術、後現代藝術」知識的場域。
當代藝術比現代主義藝術更強調概念的發展與延續,觀賞者除了審美能力,也需要整合分析、思辨、推理等能力來接近作品。「這些都是面對當代藝術的能力,不僅是倚靠美感和審美,當代藝術不是要再創造新的造型語彙,而是更加回問藝術的本質與社會的關係,並增加思考、分析、反省等前瞻性的視野。作品更可能會觸碰廣泛的文化認同、後殖民、性別等議題。」這些都不是在現代主義的造型論下可以包含的範疇。
林平更透露,即將開幕的台北雙年展,將首度與兒藝中心的教育計畫進行對話、並行。內容將可能探討極端資本化、消費行為對環境侵害,而在環境永續與經濟價值間,人類面臨如何取捨與協商的難題,而針對人與非人世界的問題協商、權衡與外交策略的思考過程,也成為未來教育計畫設置中,相當重要的溝通概念。
「會動的藝術」展場景。(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開發青少年的藝術教育模式
近年,兒藝中心除了針對幼稚園到12歲的兒童開發教育計畫之外,也逐漸擴及到針對青少年的教育計劃開發。如近期「會動的藝術」即是旁及青少年的教育計劃,館方團隊也逐步培養對於青少年的認識,包括探討他們此階段的身、心、靈狀態,以及邀請國、高中的美術老師到館內,理解目前青少年課程的結構等。
而林平也透露,目前教育現場強調多元的升學的管道,期待讓孩子做多面向的學習和涉獵,讓青少年可以接觸多元開發的藝術教育計畫,未來也會在北美館的「台北藝術園區」擴建案中持續落實。分工上,本館的兒藝中心比較會著力在美術史推廣方面,呈現當代藝術、近現代藝術的各種樣態。而新館的教育推廣空間,則會強調在跨域創作與數位學習領域,及多功能閱讀與體驗空間的規劃。林平提到,目前台灣兒童讀物出版非常蓬勃,期待未來新館的空間可以將閱讀與知識轉換為實踐能力等功能,跟空間體驗緊密結合,提供國高中以上的觀眾,能樂於參與創作與數位學習活動。
「小.大」創作工作坊:我們家的尺。(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出生於千禧世代的青少年,多為數位原住民,讓他們獲得跨領域知識生產的方法論當中,數位媒介提供知識內容絕對居重要位置。美術館未來會著重在與兒少群體的溝通,因為目前兒童在認知上有早熟的現象,青少年也有稚齡化的傾向,因此新館的教育對象將更往「兒少」的方向去思考,而不再受限所謂的「幼稚園─12歲」的兒童年齡定義。未來新館的數位學習空間,預計將會有符合科技發展的數位學習配備,也會提供包括3D數位列印等設備的工作區域,除了創作現場更提供可以即時展呈的空間,創作與展示可以共同存在,也符合青少年心理對於展現自己的需求。
 

修正中的藝術教育方式

兒童有沒有權力與可能性,透過美術館這個系統透過「當代藝術」的學習來改變和創造「當代社會」,這是館長林平不斷自問的課題。美術館不僅只處理美感教育,應該也提供學齡兒童有別於功利論的升學主義,培養跨域合作與思辨能力。目前藝術知識的凸顯並非兒藝教育計畫中唯一的核心,在兒藝中心,「人」身為個體、與家人互動、和朋友社交的需求,都是被重視的社會關係,「我們會更在乎以『人』為中心的教育方式。」 目前教育部「108課綱」,美感素養即是透過生活美學的省思、豐富美感體驗、培養對當代的人事物進行思辨、建構與分享的態度和能力,這些素養的強調在兒童核心學業中已不再限於「溝通互動」,也培養了「自主行動」與「社會參與」的能力,這已不再是過去美學教育所包含的。林平期待未來透過兒藝中心這樣的場域,不再是鼓勵孤獨欣賞者的展場,而是讓親子觀眾有契機理解各種議題和差異性的對話,而藝術家、作品成為提供多元議題、視野的觸媒,館員成為藝術教育啟動自學的中介者(mediator)與促進者(facilitator),兒少與親子觀眾能在這樣的教育場域中,再次估量價值觀的重新創造。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企劃主編《刺花 Tshiah-hue》、製作《調皮 The Skin Surfing》卡帶專輯,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