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猶記往日情,楚戈23件遺作贈故宮

猶記往日情,楚戈23件遺作贈故宮

既是國立故宮博物院的青銅器學家,又對現代藝術投注源源不絕的熱情,藝術家楚戈在古今藝術兩大領域中自由穿梭,他是台…
既是國立故宮博物院的青銅器學家,又對現代藝術投注源源不絕的熱情,藝術家楚戈在古今藝術兩大領域中自由穿梭,他是台灣20世紀中葉活躍於藝壇的重要人物。楚戈病逝於2011年,財團法人楚戈文化藝術基金會為了感念藝術家和故宮關係匪淺,決定將23件作品捐贈予故宮。
故宮選擇在楚戈冥誕3月23日的前夕,公開舉辦作品受贈儀式,並邀請楚戈長子暨財團法人楚戈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袁安素、基金會執行長陶幼春,成大歷史學系教授蕭瓊瑞及藝術家好友李錫奇等人出席。代表出席的楚戈長子袁安素表示:「這個任務也是對爸爸有個交代。」雖然楚戈生前並未留下作品捐贈故宮的遺願,但袁安素認為其父親收藏作品最適合的地方,無疑是其服務了1/4世紀的故宮博物院,並在致詞時表示:「等這一天等了8年。」
楚戈1988年作品《殘雪》。(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青銅器學家的現代藝術魂
楚戈本名袁德星,1931年出生在中國湖南,1949年跟隨軍旅來到台灣定居。他1968年進入故宮器物處工作,研究古器物長達25年,發表出版的研究專文無數,專精於商周青銅器研究。除了曾提出「中國古代造型沒有植物紋」一說,楚戈在2009年出版了長達26萬字的《龍史》一書,研究源於其對商周青銅器的研究,並藉由翻閱古籍資料,為東亞地區龍文化尋找起始及發展過程,蒐集數百張龍的相關圖片與繪畫,並且全額自費出版,瑞典知名漢學家馬悅然譽其為「中國通儒型大師的最後一部鉅著」。
楚戈1994年作品《釋出的欲望》。(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楚戈將古器物研究視為一生志業,而藝術則是他的畢生最愛。從小對文學美術充滿興趣的他,除了書寫新詩、參與新詩現代派運動之外,同樣熱衷運用各類媒材的藝術創作,曾加入五月畫會及東方畫會。他在〈現代美術的開拓〉一文寫到:「現代藝術是自由的象徵,只有在民主自由的社會,才能發展現代藝術。因為現代藝術是主觀的個人心靈之呈現,以發展個人的獨特性為理想目標。」
楚戈1992年作品《夜晚的記憶》。(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畢身心血終成大展
楚戈從中國傳統藝術中獲得大量的創作靈感,如畫作上經常出現的線條運筆,即和中國古代結繩記事不謀而合。除此之外,他同時將中國傳說神話的意象轉化入創作中,筆調浪漫多變。而此次共捐贈19件繪畫及4件陶瓷作品,作品將由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典藏。
捐贈儀式上,陶幼春於致詞時提到,楚戈將所有的感情寄託在故宮研究上,而也許是因對文物的熱情已經進入楚戈的精髓,更增添了作品的精彩。藉由這次楚戈捐贈作品的機緣,故宮院方表示將規劃楚戈藝術特展,完整呈現其創作中豐富多元的面貌,未來不排除和私人藏家合作,出借藝術家各時期的精彩作品展出。
楚戈作品受贈儀式貴賓合影,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林正儀(左五)、楚戈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袁安素(右五)、執行長陶幼春(左四)、藝術家李錫奇(右四)、成大歷史學系教授蕭瓊瑞(右二)、故宮副院長李靜慧(左二)、故宮副院長黃永泰(右一)。(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猶記往日情,楚戈23件遺作贈故宮
ARTouch編輯部( 167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