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王大閎建築劇場」空間啟動

「王大閎建築劇場」空間啟動

2017年7月6日,摹擬重建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南側美術公園的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在建築師生日當天,由積極促成…
2017年7月6日,摹擬重建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南側美術公園的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在建築師生日當天,由積極促成本計畫的「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捐贈予台北市政府,除同步開放民眾參觀之外,也期待未來能以此作為王大閎建築研究與推廣教育的基地。
這處當時由民間與官方攜手共同創造的特殊場域,後來被委由北美館負責營運,而在籌劃多時之後,北美館決定以「王大閎建築劇場」為名,並透過特別規劃的一系列活動,為其揭開全新序幕。
首先,重新賦予的名稱「王大閎建築劇場」,彰顯了北美館企圖以自身專擅的展演技術來回應建築領域的期待,宣示由此開始,這個場域將成為北美館向公眾搬演台灣建築史與建築美學的跨域實驗平台,而此次委託藝術團體「明日和合製作所」打造的《走路去月亮的人:沉浸參與式計畫》,即是在這個概念下所呈現的第一個示範。
「王大閎建築劇場」空間啟動
《走路去月亮的人》的發想源自王大閎一個未實現的計畫,根據建築學者徐明松為王大閎獲頒國家文藝獎時所撰述的專文(註),王大閎自1965年起,即開始構想一個「登陸月球紀念碑計畫」,並在1969年7月美國太空人成功登陸月球後,重新修改模型後將此構想發表,同年12月美國建築期刊《Progressive Architecture》刊登了一篇介紹本計畫的專文,當時除獲得建築界的好評外,包括休士頓、亨城、阿拉巴馬州Huntsville市等都曾表達爭取設立此碑的意願。在王大閎的設計裡,這座全白的紀念碑全高252.71英尺,也就是以每英尺作為一千英里的縮小比例,來象徵月球與地球之間最大的距離252,710英里。這項計畫在諸多熱心人士的推動下,原本有極高實現的可能,後來卻因中美斷交而功敗垂成。
作為一種應用藝術,建築設計者的創造性經常必須妥協於業主或現實的限制,如王大閎經常被舉出的例子即為未實現的「故宮博物院競圖計畫案」與經修改後實現的「國父紀念館競圖計畫案」,這兩個計畫的結果,背後所涉及的是保守的評選機制或複雜的政治因素,換言之,也就是這兩案業主——執政者的態度,這或許也是為什麼一個原基地僅90坪的「建國南路自宅」或未能實現的「登陸月球紀念碑計畫」會成為王大閎歷來的作品中,經常被熱烈討論的對象,正因為它們充分體現了建築師最任性自由的想像。
去年夏天,摹擬重建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南側美術公園的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在《走路去月亮的人》裡,明日和合編寫了三段敘事,內容圍繞著王大閎的生命經歷與在「建國南路自宅」的生活片段,參與者藉由配戴聆聽裝置的方式,在虛構的聲音敘事帶領下完成30分鐘的實體空間遊歷,而當在同一場次裡同時有三位(組)觀眾參與其中時,其各自的行動亦成為彼此眼前的「演出」。在這個被設計好的主動參與過程裡,觀眾得以在這所家屋內外,仔細觀看與領略王大閎在每一處空間設計、家俬佈置、空間動線規劃,以至植栽的選擇等,背後所涉及的美學偏好與對理想生活的勾勒。此時,在觀眾身上同時交織著虛構的引導者與觀眾自身的時空體驗,而這三段不同的敘事指向了一個共同的結束,也就是一個嚮往能成為「走路去月亮的人」,一個任何個體均可能興起的無邊幻想。
明日和合的成員黃鼎云提到在構思這項展演時,發現王大閎不僅對宇宙、科幻等題材有高度興趣,也曾嘗試寫科幻小說,因而高度關切人類登陸月球的壯舉,他具有對未知的渴盼與崇敬,也具有創造的才情與能力,卻在執業生涯數度遭遇挫折,「那種時不我予的感覺,或許跟一個人想走路去月亮的這種奇想很接近。」
由於《走路去月亮的人》的活動進行方式僅能提供少數觀眾預約體驗,故在為期六個月的活動期間依然會有定時與團體的例行導覽服務。此外,北美館還策劃了一輯「誰來王宅午茶」的影音製作,靈感來自王大閎經常在週末於家宅接待友人,在王大閎之子王守正的童年記憶裡,也的確有絡繹不絕的賓客歇坐在客廳或庭院的印象。本輯影音將依據不同主題延請一位專家學者主持,再由其邀約合適的「賓客」,在設定好的時空氛圍與腳本下,展開種種由王大閎的建築設計所輻射出的主題式討論,這系列影片在拍攝完成後將於網路平台播放,期待能讓更廣泛的觀眾認識這位「無論旁人是否欣賞,總是盡其在我」的建築師。
重建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南側美術公園的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內部陳設一景。(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註 徐明松撰,《以緘默、簡單對抗喧囂時代的詩人——王大閎》
王大閎建築劇場《走路去月亮的人:沉浸參與式計畫》
時間|2018.03.25-09.23 每週日演出,每場次進行30分鐘
地點|王大閎建築劇場(北美館旁美術公園內)
報名方式|每場次限3-6人,採線上報名,每週一上午10點開放當週預約。線上報名系統|https://co-coism.com/moon/index.html
去年夏天,摹擬重建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南側美術公園的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重建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南側美術公園的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內部陳設一景。(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明日和合製作所」為「王大閎建築劇場」量身打造的《走路去月亮的人:沉浸參與式計畫》活動現場。(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明日和合製作所」為「王大閎建築劇場」量身打造的《走路去月亮的人:沉浸參與式計畫》活動現場。(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ARTouch編輯部( 167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