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海馬迴天乏術大書店

海馬迴天乏術大書店

而在展演的部分,去年絕對空間的「大景」展覽和海馬迴.光畫館正在舉辦「海馬迴天乏術大書店」,雖然這兩者策略不同,…
而在展演的部分,去年絕對空間的「大景」展覽和海馬迴.光畫館正在舉辦「海馬迴天乏術大書店」,雖然這兩者策略不同,但皆標示著替代空間如何透過展覽和有限期活動的可能,為空間營運帶來得以持續發展的資金,同時為「藝術生產」創造其他的可能。
「開書店這件事……」,海馬迴光畫館館長李旭彬談到,「是受到海馬迴合作的一位設計師朋友的啟發,他覺得台灣有許多特色店家,但獨缺藝術書店。藝術書店通常活不久,地點深藏在很奇怪的地方,經營上還要再融入挑書人的品味或是想像」。然而,如何在本身即帶有極低經濟效益的藝術書店中,創造金錢流入的可能?海馬迴天乏術大書店趁展覽期間的空檔時間舉辦,除了本身所擁有的一些與視覺藝術相關的寄售商品,包括藝術雜誌、書籍、文創商品,也邀請各界藝術家捐出自己珍藏的書籍,並在開店期間舉辦一場拍賣會,邀請大家介紹自己的藏書、書的來龍去脈,讓大家更了解藝術家的想像與他們閱讀的偏好。
藝術家陳伯義拍賣書籍影像。(海馬迴.光畫館提供)
這三年來,海馬迴.光畫館在2015年舉辦的「海馬迴天乏術大書店」、2014年的「海馬迴錄像影展」和2013年的「空間,有空的空」,都是利用展覽期間的某個空檔進行活動,這些活動大多跳脫或跨越藝術展演本身既有的制定框架,在制式的檔期式展覽中生產出其它藝術展演與思考的可能。對於李旭彬來說,一個空間的營運,最重要的對話就是要「生產」出某些東西,這些展期間所架構出來的活動,其實有點像「架橋」(bridgeing)的狀態跟概念,也因此在展覽檔次的規畫上,希望保有多一些空檔,讓機動性的活動有機會發生/發聲,如過去曾舉辦的「閱讀展」,也是在這樣的概念中成形。
藝術空間的生存戰,如何創造無可取代的優勢,在「獨立性、開放性、實驗性」中持續「生產」,對於空間和藝術平台而言是一個關鍵的思考;而這個「生產的層面」包含各國的替代空間持續強調的自身與在地的連結,以及與藝術家合作的關係上,並將展演的重點擴展至「後台」(back stage)的思考與創造,如日前TCAC在「展覽製作中的七組關係」座談中,邀請來自越南San Art的Zoe Butt談論她們如何透過駐村計畫,建立「談話夥伴」的方式來提問與建構在地的良性「批評」環境,在解決當代藝術於不同國家和區域困境的同時,突破重圍創造出另一種迴光返照的可能。
替代空間如何生存,以更靈活的經營姿態並在其中發展出自己的特色,一直是一個艱難的課題。從今年5月於總爺藝術村所舉辦的一系列「當代藝術與藝術村的姿態在台南」,官方和民間之間集結討論如何透過藝術村與替代空間的合作和網絡的連結方式,在有限資源中創造台南的藝術能量;以及10月於蕭?藝術村所舉辦的「限界藝術與當代策展工作坊」,期間和來自越南的策展人阮如輝(Nguyen Nhu Huy)、馬來西亞策展人楊兩興,所討論激盪的皆是替代空間在各自國家/區域發展出什麼特色,並如何在有限的資金情況中營運。
海馬迴天乏術大書店。(海馬迴.光畫館提供)
賴依欣( 1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