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以生命陪伴生命 「海波之下,土地之上」紀錄片放映會

以生命陪伴生命 「海波之下,土地之上」紀錄片放映會

走在漫無邊際的平坦草原上/據說在不久之前,此處確實存有一個小鎮/我多次行走此處/辛苦探尋小鎮殘存的蛛絲馬跡/商…
走在漫無邊際的平坦草原上/據說在不久之前,此處確實存有一個小鎮/我多次行走此處/辛苦探尋小鎮殘存的蛛絲馬跡/商店街磁磚的遺跡、扭曲的圍欄、斑駁的斑馬線/平坦的小鎮上,一處處的花束彷若送行般/向已然不在的人們致敬/肯定,那些人的家人或朋友,足跡都曾踏過此處吧/根據這些花朵推測/這裡一定有誰曾經生活過/我終於瞭解到這個事實—《海波之下,土地之上》紀錄片
經歷2011年地震後,3月11日無疑是日本集體的傷痛日;而台南維冠大樓則是在今年2月6日當天因地震倒塌以致於上百人罹難。這兩處受災的地區,在今年3月11日,透過小森はるか+瀬尾夏美(Komori Haruka + Natsumi Seo)的影片《海波之下,土地之上》(波のした、土のうえ),以福島311的經驗做為一種普遍性的感受,在前維冠大樓旁的永康武龍宮廟埕廣場公開播映,邀請受災的餘生者進行觀看而產生連結,跨越時空和語言交流討論我們如何面對傷痛與不復存在的家園土地,以及賑災之後,如何療傷、如何在同一個空間和住所繼續生活。
映後座談。(台南藝術大學視覺藝術研創中心提供)
《海波之下,土地之上》為東京藝術大學的兩位藝術家在仙台的陸前高田市,歷時三年八個月的記錄與表現,過程並邀請當事人參與腳本修正與朗讀。影片中的三位主要述說者,回到災難現場講述過去的人與故事,環境與細節在一點一滴中浮現。這次在廟埕的公開播映,則希望透過影像的召喚,以及多位藝術家、影像工作者和心理治療師的參與討論,以藝術做為一種傳導的方式觸碰餘生者,使他們能保有重新來過的力量。影像做為觸碰的媒介,音樂家阮馨儀提到,台灣新聞媒體報導的主觀性只會使得受難者的影像被放大,而此次的紀錄片是以一種平淡但深刻的方式喚起感知;「南方影展」策展人黃柏喬則分享自己過去參與紀錄片於災區播映的經驗,除了影像的播放,通常還有隨團心理治療師,但若不是透過長期的關係建立或幾次的心理治療,這種陪伴的關係可能會產生斷裂;表達性藝術治療師蘇鈺如則提到他自己在參與災難復原的過程中,不斷思考心理工作者在其中的位置,進而體驗出唯有生命可以陪伴生命才可能產生力量,而這也是他在紀錄片中所看到的特點。
廟埕裡棚架下的放映。(台南藝術大學視覺藝術研創中心提供)
參與此次公開分享會的東京藝術大學研究所影像研究科教授桂英史(Eishi Katsura)說到,藝術能迂迴地表達出很多的事,如權力的不公、社會的傷痛等,都可用藝術的方式架構讓人較為容易遺忘的事件。透過影片,他進一步提出對於政府進行「公共建設」的質疑:什麼是「建設家園」?難道是把我們的家建得美美,就叫做重建家園嗎?他說到,「海嘯將家園破壞過後,政府所建設的14.5公尺高的人造土地又再次侵滅了居民在這塊殘破的土地上僅存的記憶情感,像似海嘯又再度來一次;且這支影片拍攝於2014年,當時東京奧運已確定舉辦,所有大型的預算與公共建設都在東京進行,以致於災區的重建進度延緩,影片也在問政府「政治的正確性何在?」
賴依欣( 1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