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彼得大帝珍寶館收藏晚清版畫展」開幕直擊

「彼得大帝珍寶館收藏晚清版畫展」開幕直擊

2017年12月18日開幕由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暨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黃進興為代表發言,向此次合作致意之餘,更…
2017年12月18日開幕由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暨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黃進興為代表發言,向此次合作致意之餘,更推薦大眾利用時間前來參觀。而後俄國人類學與民族學博物館代表Polina Rud發表專題演講,介紹俄羅斯收藏中國藝術品的始末。她表示1714年由彼得大帝建立的彼得大帝珍寶館(Kunstkamera)為俄國第一家博物館,收藏範疇包含工藝及科學研究,早在18世紀初開始收集中國文物。由於曾遭遇祝融之災,部分早期收藏遭到燒毀,但陸續透過北京傳道團協助購藏,藏品有瓷器、官服補子、木刻版畫、民俗畫及銅刻版畫等,種類多元。珍寶館藏品今日被分至亞洲博物館、人類學與民族學博物館、植物博物館等處保管,而本次展出的版畫為人類學與民族學博物館館藏。
〈新春大運流年全圖〉。攝影︱張筠
本展分成「戰爭與訊息」、「城市與生活」、「宮廷與交流」及「宗教與民俗」四大主題,版畫圖繪的製作時間從清末到民初。「戰爭與訊息」共展出五幅與甲午戰爭相關的軍事圖像,畫中將領忙於指揮調度,而士兵們糾纏廝殺,場面浩大。「城市與生活」帶領觀眾回到清末民初的天津,透過天津楊柳青年畫對現代交通工具、城市休閒及各色人物的描繪,一覽中國的摩登生活。「宮廷與交流」展示一批19世紀俄國東正教傳道團監護官拉德仁司基(M.V. Ladyzhensky)自北京收購的圖繪作品,其圖繪主題、構圖及風格和盛清宮廷流行的西洋風格息息相關,彰顯北京地方和宮廷工坊的互動關係。「宗教與民俗」一方面融合現實及想像的創作元素,另一方面為大眾傳遞民俗知識,替日常及節慶增添趣味、熱鬧及吉祥的氣氛,如圖解祭星求吉的〈新春大運流年全圖〉、想像的仙境〈蓬萊島〉,及取自《聊齋誌異》故事的〈狐嫁女〉版畫。
想要來一趟穿越至晚清的時空旅行嗎?不妨來中研院看趣味盎然的版畫,瞧瞧傳統熱鬧的風俗故事、激烈緊張的戰爭場面及新奇洋味的人物景觀。「彼得大帝珍寶館收藏晚清版畫展」展期至2018年1月17日,人文社會科學館僅平日開放,開放時間為早上9點至下午5點。
開幕當日,吸引許多學者前來參觀。攝影︱張筠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與俄羅斯科學院彼得大帝人類學與民族學博物館合作,舉辦以俄羅斯收藏晚清木刻版畫為主軸的「彼得大帝珍寶館收藏晚清版畫展」,在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北棟二樓展出與原作等尺寸的高仿複製畫。這批收藏於俄羅斯博物館的中國版畫圖像難得在台公開展示,不僅呈現晚清中國的多元面貌之外,亦讓學界一窺俄羅斯的中國藝術品收藏史。
〈天津至北京火輪車全圖〉。攝影︱張筠
張筠( 7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