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繁多的文化活動中,藝術博覽會急起直追,全球各地的老牌或新興藝博會愈來愈多,甚至有些讓人目不暇接。一方面,如同前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in Hong Kong)亞洲總監、本身也是藝術史專業出身的任天晉(Magnus Renfrew)所說,「學習藝術要靠觀賞藝術品,而藝博會恰恰提供這樣一個平台,讓藝術愛好者在短期內觀賞大量的作品。」從藝術家、畫商、收藏家、策展人、媒體到基金會、美術館,藝博會的經濟模式提供了一個讓藝術品、藝術從業者以及觀眾,各種領域的群眾近距離進行交換、交流與學習的場域。另一方面,全球類型相似的藝博會成千上百,面對持續增加的數量,如何吸引藏家、參展畫廊與參觀民眾,競爭亦日趨白熱化,而倉促設置或是千篇一律的作品,呈現出一套制式的參展套路,卻也時有所聞。
如何聚集優異的畫廊與質精的藝術作品,進而提高競爭力,成為決定藝博會生存的關鍵。與香港同為國外藝博會首選試驗場的上海,本年度的「西岸設計與藝術博覽會」和「上海藝術影像展」(Photo Shanghai)甫風光落幕,緊接著還有定位為國際性精品藝博會的「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ART021)與飯店型的「上海城市藝術博覽會」即將到來。面對眾多來勢洶洶的競爭對手,如何能技壓群雄?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幾個藝博會的負責團隊在藝博會的型態上,進行著周詳的思索,例如採取小而精的策略來確保當代藝術氛圍,或是對於市場的細緻分眾進而贏得業內更多的關注等,一如西岸設計與藝術博覽會的藝術總監周鐵海所指出,「博覽會多,不是問題。每個博覽會的定位、性格和市場都不盡相同,把自己的藝博會品質做好,才是重點所在。」
本期主題:集體過勞的藝術世代
當上班族開始警醒,甚至在日本出現了「社畜」一詞作為自我解嘲的時刻,在同一個社會中,亦有另一個勞力剝削深植其中的圈子,叫作藝術圈。
創作成形之前,申請補助、獲得投資已非易事,對藝術的熱情亦被扭曲成一種單方向愛戀的無悔付出。漸漸的,創作端與勞力端明白自己已經「窮得只剩下夢想」,但另一端的交易市場仍舊掀動著金錢巨浪,毫無停歇的跡象。
藝術市場和藝術圈中,是否只能永遠充斥臨時工、自由業者或派遣工?本期專題的探討,將進一步討論、並走入過勞世代的黑洞核心……
今藝術10月新刊發行,搶先試閱!
上個月在南台灣高雄,由高雄市文化局自主舉辦了「高雄漾藝術博覽會」(簡稱「漾藝博」),不同於一般藝博會以畫廊做為展出單位的型態,漾藝博主打尚未有畫廊經紀約之年輕藝術家為參展對象,由藝術家的小型個展串連成大型的聯展樣貌。會場設在駁二藝術特區的蓬萊倉庫,門票則包含於園區的套票當中,故而許多參觀者是順道入內一探究竟的遊客,也是第一次接觸藝博會的新族群。文化局長史哲指出,「藝術創作需要交易市場來支撐,藝術產業才能穩定發展」,為了提升高雄的藝術市場,文化局故而親上火線;而由於提供多項優厚的展出條件,也吸引了許多年輕藝術創作者前來參與。
由視盟主辦的「台灣藝術家博覽會」,即將於台北花博公園爭艷館舉行,做為已有14屆歷史的資深藝博會,除了基本的展出形式不變:以個別藝術家而非畫廊為單位,立基於視盟本身為台灣藝文環境努力與服務的成立宗旨,多年來亦嘗試在博覽會的平台上開發與整合更多可能的資源,例如本屆新增邀請國內外替代/另類機構參與,以及提供台灣新興策展人實際演練的舞台。而在明年5月,視盟亦將與新苑藝術首創「ART BI-BLE」畢業展博覽會,規畫「大學畢業生展區」、「研究所畢業生展區」及「同校畢業生跨系所展區」等三大展區,為經常受到場地限制或是缺乏宣傳管道的傳統畢業展,提供另一個能夠彼此觀摩學習、匯集學術、群眾與市場交流平台的新選項。
舟越桂Katsura FUNAKOSHI│Am I floating 顏料、樟木、大理石 103.5x59x32cm 2011
Tags
高子衿( 97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