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城老街文化藝術季的彭仁鴻在老街進行導覽。攝影:陳意華
曾是開蘭第一大城的頭城,1878年因山洪爆發導致烏石港河道淤積,原本繁榮的老街逐漸沒落。如今頭城在返鄉青年以藝術為媒介催生下,重新激發當地居民懷抱對土地的關懷與熱情。這項社區活動是由文化部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支持,文化部的青年村落行動計畫,每一年都會補助40至50個青年團隊回鄉發展,鼓勵年輕人尋求資源,完成夢想。「巷弄裡的那戶人家」以老頭城人的家族歷史記憶,工藝職人的一生懸命,以及新頭城人的創新色彩為主,企圖喚醒在地產業新生的力量。包括添大興業、舞涼麵、啟文木藝坊、康懷工作坊、和發鐵工廠、德安堂中藥房、Play*木房子、喬治衝浪、鉛筆馬丁與頂埔集蘭社。
位於和平路的頭城老街,過去曾是商行林立的繁華街道。從事南北批發、零售店鋪的新長興樹記是日治時期興建的建築。攝影:陳意華
1938年成立的在地產業添大興業,創始人是曾當選第一屆宜蘭縣議員的林才添,原本從事磚瓦生產,1961年轉型為高壓電瓷器工廠,全盛時期承攬全台的高壓電磁器的生產,但隨著產業的沒落而關閉,近一年來其孫子林士傑返鄉後將祖父昔日製造的高壓電磁器「礙子」收集起來轉化為具有時間記憶的物件。「蘭陽第一筆」的書法家康灩泉,文風鼎盛的頭城鎮其匾額上的文字幾乎都出自他的手。廟宇、宗教活動盛行的頭城,每走幾步便可見到小廟宇,這裡還保留搶孤的宗教活動,而以修復仿刻七爺、八爺尪的陳啟文,即是將木雕手藝修復傳承下去的木雕職人。另外在李榮春文學館展出的兩位在地藝術家聯展,一是曾擔任動畫導演本名黃興芳的馬丁,返鄉用畫筆紀錄頭城點滴;在地藝術家賴淑真則將失傳的技藝轉化為立體拼布,精細的手工描繪頭城的歷史風華。除了在地産業的梳理丶傳統技藝的職人外,還有一群熱愛頭城的新移民在此落地生根。
李榮春文學館展出馬丁與賴淑真聯展,描繪頭城的歷史風華。攝影:陳意華
漫步頭城老街,雖然不少街屋換成了鋼筋水泥建築,但仍可見到清代閩南風格、日治中期以前的磚造洋樓、以及日治後期的鋼筋混泥土建築,除了老街的古蹟建築外,在巷弄間還能見到第一屆藝術季邀請來的國外藝術家創作,在老街牆上彩繪百年前的頭城樣貌,以及在地藝術家以海洋為意象的作品,新舊文化藝術所帶來的視覺衝突,為小城鎮增添不少活力。漫步頭城老街彷彿走在交錯的時光中看到新生的微光。
頭城老街南門福德祠。攝影:陳意華
近幾年,頭城小鎮在藝術活化城鎮下逐漸展現新風貌。邁入第三屆的頭城文化藝術季,由在地青年與頭城藝術家共同發起,今年以「巷弄裡的那戶人家」為題,邀請10戶頭城人家參與,並以5個具在地歷史文化意涵的公共空間與民宅做為展演場所。29日上午的最後一場活動「勁青市場」於頭城南門老街登場,來自各地40個文創、手作和小農攤位吸引不少民眾熱情參與,絲毫不受尼莎颱風的影響。推動頭城老街文化藝術季的彭仁鴻表示,「今年是第三年,從2015年的藝術介入、2016年的歷史初探,到今年的在地故事呈現和三年來深入頭城老街經營的成效。」
不畏颱風來襲,7月29日頭城文化藝術季最後一天的活動「勁青市場」擠滿人潮。圖片提供:金魚・厝邊
Tags
陳意華( 112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