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個主題之下建築團隊和產業技術都有令人振奮的合作成果,如過去許多建築師無法實踐的想像提案,都藉由此次與技術產業的結合獲得實踐的可能。在「台灣製造與美學」方面:曾瑋+林昭勳+許洺睿團隊與初鹿牧場的提案「消化器官:三隻小豬之家」,善用廢棄稻稈,打造利用資源、減低污染且可自行維修的草磚建材。「智慧生活與空間」方面:彭文苑利用3M機動性強的魔力扣,為年輕族群即將面對的多變生活與空間,設計「獨居/群居 HOME/PLACE」變化迅即的方案;「社區與長期照護」方面:趙元鴻和台灣大哥大及通用福祉合作,以行動通訊與互聯網科技,提出體貼獨居者的「陪伴之家」。「創新素材研發」方面:陸希傑與何炯德和國產建材實業合作「混雜登錄的棲居方式」,運用基改細菌改造混凝土,成為多元共存家庭成員的新居所。「感知空間」方面:曾志偉運用春池玻璃的製造技術,設想能自給自足,且機能與靈性兼具的「山洞:類生態光學冥想屋」等。
「HOME 2025:想家計畫」研討會的確凸顯了企業與建築領域的媒合刻不容緩,然而如詹偉雄所提醒,面對未來,絕非尋找一個完美的標準答案,而是允許自由,讓每個人創造最適合個人生命史的方案。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也宣布此展的提案將持續發展,並將成為今年開幕的「忠泰美術館」首檔展覽,美術館預計以「探索未來」、「城市建築」、「當代藝術」為三大方向,期許成為城市生活的智庫,透過策畫各種型態的活動如展覽、演講、工作坊、論壇等,將過往累積的文化資源轉化為未來城市生活的能源,建構一座穩固開放的交流平台。
十年,是一個可以想像的未來,但面臨科技日新月異的迅速變動,十年同樣是值得我們仔細省視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距離。面對當前嚴峻的少子高齡化、生態環境異常變遷等議題,建築師在面對未來十年的提案,試圖在非烏托邦的條件下解決何種現況?由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規畫的明日博物館計畫第六檔展覽「HOME 2025:想家計畫」,將對於未來的想像聚焦於人的最基本生活單位─「家」,媒合設計/建築專業者及中堅企業共同思考十年後的生活提案。
展覽邀請阮慶岳、詹偉雄、謝宗哲等專業者組成策展團隊,以建築環境的創意發想結合研發產業鏈,共同針對台灣所面對的各種社會經濟環境議題,探索未來的居住型態與環境的可能。今年2月底展覽以研討會形式,首次對外公開過去一年多來建築師與企業間經過密切討論後產出的階段性提案內容。以兩日密集發表的研討會,公布參與計畫的30多組建築師與企業合作的提案,並依「台灣製造與美學」、「智慧生活與空間」、「社區與長期照護」、「創新素材研發」、「感知空間」、「資源與能源」、「共享與連結」共七個主題進行發表。
「HOME2025想家計畫」研討會文件展現場照片。圖/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Tags
今藝術編輯部( 244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