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紐約畫家路—孫采華開花結果

紐約畫家路—孫采華開花結果

文大畢業後,孫采華進入奧美工作,21歲前往紐約,原本只是想把英文學好,但沒想到纖纖女子的大無畏性格,開啟了她人…
文大畢業後,孫采華進入奧美工作,21歲前往紐約,原本只是想把英文學好,但沒想到纖纖女子的大無畏性格,開啟了她人生轉折點的每一扇窗。從募資成立廣告公司、開了一間「野蓮茶室」,到成為一名畫家,精彩豐富的人生際遇,為她開啟生命的美麗花朵。孫采華會畫畫是從小薰陶而來的,再加上在紐約這個人文薈萃之地的養成,她在28歲那年正式進入Art Students League of New York 接受專業訓練。
勇於嘗試的她,在人生中總是不按牌理出牌,30歲在雀兒喜(Chelsea 22)創辦了「野蓮茶室」,經營多年後,日子忙碌奔波,業務也蒸蒸日上,是紐約人心靈慰藉的安定之所,不過對她而言,想要專心創作的心,卻不斷地湧上,她總是無時無刻不在作畫,即便是在經營事業也是如此,後來她想通了,創作是她的生命出口,於是野蓮茶室在營運狀況很好時,劃下句點,這對她而言並不後悔。
「圓明園/婺源」展覽現場。(攝影/陳意華)
早年在紐約念書時,孫采華專攻油畫,但在習畫過程中,卻也深受中國畫家潘天壽作品的吸引,2007年移居杭州,進入了中國美院。
「當時,我想認識潘天壽這位畫家。他畫的荷花,好像landscape,『氣』運行在其中。他眼中的荷花,正如我所看到的,很抽象的感覺。我看到荷葉有千種不同的姿態,雖然畫幅小,但荷花卻『放』,他本人是expressive的人。」
趨勢大師詹宏志為昔日的學生孫采華兩肋插刀。(攝影/陳意華)
她表示說,「有人覺得潘天壽的畫太外露,與中國的內斂很不同。但我卻很喜歡。這和我在美國的老師說法是一致的。『要表現,出奇,要不一樣的,空白』等。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氣度。中國藝術家比較有包袱,認為做人要正等才能畫出好畫,但西方人沒有這樣的包袱,就像梵谷和弟弟通信,他們不會討論要如何做人,但會討論如何把向日葵畫好。」對孫采華而言,技巧和氣度兩者相加能產生很大的力量,「後來我覺得,要把它用出來,我臨摹他的畫,不只在學技巧,而是背後的根柢?,這就是中國畫,也是中國的哲學。那東西不拿來用,很可惜。」如今,孫采華融合中西的創作底蘊日益深厚,走過杭州、北京,她回到了紐約。她的創作從「圓明園系列」到近期在紐約創作的「花開了」系列,都在這次展覽中與觀眾見面。
8月14日的午後,紫藤廬的二樓,座無虛席,旅居紐約逾20年的孫采華,在趨勢大師詹宏志的站台下暢談28年的師生之緣。紐約畫家孫采華首度在台舉辦第一次畫展「圓明園/婺源」,同時也發表第一本新書《5.4的幸運》,紀錄20年來在紐約工作、生活的點滴以及創作的心路歷程。孫采華是詹宏志在文化大學廣告系教授的第一屆學生,詹宏志力挺孫采華不遺餘力。展期從8月8日到9月13日止。
2008年1月,孫采華以《北京之春》一作入選澳門藝術館的「超以象外」中國抽象繪畫展,並獲選為澳門藝術館當月月刊的封面。孫采華的創作,融合了西方油畫技法,以東方潑墨的大寫意,展現水墨繪畫的氣韻生動,這個意外的機緣與肯定,讓孫采華踏上了藝術創作的不歸路,而且樂在其中。
8月8日至9月13日孫采華在台的第一場畫展「圓明園/婺源」於紫藤廬展出。(攝影/陳意華)
陳意華( 112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