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高古軒再落戶曼哈頓?菲舍爾雕塑亮相中城

高古軒再落戶曼哈頓?菲舍爾雕塑亮相中城

曼哈頓511第五大道上的郵政人壽大廈(The Postal Life Insurance Building),…

曼哈頓511第五大道上的郵政人壽大廈(The Postal Life Insurance Building),新文藝復興式的架構,壁飾輪廓清晰,一雙古銅吊燈與之挑高的縱深感,再現中城(Midtown)絕代風華。向內望去,一尊龐然大物,透著銀白光暈,兀自豎立,與世無爭,第五大道熙來攘往依舊,此處氛圍卻超現實。
偌大畫廊之中無他物並置,拱形落地窗上的字印,標示此地盤為高古軒畫廊(Gagosian Gallery)所有,5月幕啓,展覽名為「物件」(Things),由瑞士藝術家烏爾斯.菲舍爾(Urs Fischer)呈獻。
何為「物件」?一頭犀牛,四足站立,為雕塑的主體,一系列物件圍繞之,構成它的龐然。物件為生活日常所見,從印表機、吸塵器、雪鏟等工具,再至筆電、行李箱、安全帽、提包與高跟鞋等用品,它們延伸至半空的角度,彷彿無重力漂浮,並與獸身相嵌,負重感因而揮之不去。「物件─從上一代流傳,代表著他們,也代表著你,再到你的手─受你使用,與你共處,載浮載沉」,隱晦詩意的定義,菲舍爾其實欲表達:「物件是你的一部分」。
菲舍爾,1973年生於瑞士蘇黎世,現於紐約定居及從事創作。形式、物相以及過程,為其藝術實踐關注的元素。2015 年作品《站著的朱利安》(Standing Julian)以臘鑄造人像雕塑,日出點燃,日落熄滅,而2004年之作《麵包房》(Bread House),使用麵包、木材與膨脹泡沫塑料等搭建,兩件作品隨著展覽時間的推移,前者可逆性地緩慢融化,後者則無可逆地逐漸腐爛。自毀性媒材的使用,引薦「時間」向度,以討論為物質實體所維繫的抽象概念,如信仰、身分、形象與回憶等,而如是的論述為其典型基調。
這回,「物件」中,消逝的跡象是缺席的。然而,以犀牛雕塑之實存,菲舍爾仍是在探討「時間」無形連續的存在。「每當看著一件物品,當下知道為何物,久了你習慣它,給予凝視,從中衍伸不同以往的想法,觀點也有所不同」,策展人弗朗西斯科.博納米(Francesco Bonami)對物件之於其擁有者看似任意的關係給予註釋,講述其為一段過程。過程需要時間,而更迭是為常態。

「物件」耗時8年。菲舍爾回首時,形容,雛形原為馬車,而非犀牛,且感覺與想法,是在逐步之中成為不同物體、不同的形態,他表示「最終形式又再改變」,8年之中變化常存。談及雕塑的製成,菲舍爾以三維掃描犀牛標本、建模,再同比例製作,與蘇黎世當地工廠合作,其皮厚粗糙、肩腰處成褶皺等細節,為鋁材琢磨而出,栩栩如生。成品高3公尺,重達4噸。菲舍爾2015年之作《巨泥土第四號》(Big Clay #4),同以鋁材處理掌紋,異曲同工,然「物件」的層次,明顯有所晉升。
在菲舍爾欲賦予的視覺中,511第五大道的空間本身功不可沒,雖僅作為暫時空間,卻已合乎高古軒的選址品味。品味脈絡,有跡可循,首先著眼甫於2016年開幕的舊金山畫廊,高古軒進駐50逾年歷史的建築─Crown Point Press出版社大樓,目前其網絡遍布世界大城,各有旗幟。再回頭檢視511第五大道,是為紐約著名地標,由紐約名建築師約克與索亞(York & Sawyer)所設計。蘊藏經典的門面與當代畫廊的內裡相承,甚為高古軒鍾愛。
一處高古軒畫廊新闢於第五大道,壯觀至極,藝術家菲舍爾「物件」為期38天,雖可說是曇花一現,然而後座力不容小覷。高古軒的能耐,在此彰顯。
ARTouch編輯部( 1573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