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錢暴─21世紀藝術市場大爆發》書評

《錢暴─21世紀藝術市場大爆發》書評

作者喬治娜.亞當(Georgina Adam)除了犀利指出市場玩家(拍賣商、畫廊、藝術家、藏家等)各自所屬的「…
作者喬治娜.亞當(Georgina Adam)除了犀利指出市場玩家(拍賣商、畫廊、藝術家、藏家等)各自所屬的「職位」特性之外,更鎖定2000年後當代藝術市場與新興經濟體的彼此掛鉤與互相滲透,將這個高端的消費/資產操作攤在讀者眼前。讀者若先理解了諸如《大債時代》中的金融遊戲(或者看看最近當紅的電影《大賣空》(The Big Short)),即可能發現當代的金融商品的操作手段,與當代藝術市場的邏輯幾乎如出一轍。這也難怪,因為在2000年後的藝術市場,幾乎就是爆炸性金融市場的終端遊樂場。因此,閱讀《錢暴》時,讀者不得無視於滲透在各領域的當代金融操作。
幾個關鍵的詞彙在《錢暴》一書中反覆現身:超級大畫廊、超級策展人、超級巨星藝術家、超級有錢人。對應於全球經濟體,即是全球金融資產與財富的大幅膨脹,以及貧富差距的激增。藝術市場是當今膨脹虛漲的資金末端去處,也是金融與房產(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一體的債券資產)崩垮的前哨站。對此,我們已有一些前例:1980至1990年代新自由主義跨入亞際發展中國家,西方財富滯漲,亞洲國家財富激增,日本資本家大舉蒐購印象派作品,在1982至1990年間,印象派價格翻了六倍之多,並從1990年開始下墜,1991年房地產泡沫化,直至1993年印象派價格跌幅達55%。
這個時代同樣標誌出另一個重要的截點:藝術市場運作規則的亂倫。如同書中所提,1987年,梵谷(Vincent van Gogh)的《鳶尾花》(Irises)在蘇富比拍賣會上場前,「有兩個可能的競標者,一個有5,000萬美元可以花的日本人,以及澳洲人龐雅倫(Alan Bond),他有2,600萬美元。」蘇富比為了推高藝術市場的世界紀錄,搖身一變轉為銀行,借貸給後者2,700萬美元,「當蘇富比把錢借給龐雅倫時,這家公司從一個市場製造者變身為市場參與者」。
這項新的藝術市場玩法,成為21世紀藝術市場的常見手段,甚至衍生出拍賣價格擔保、不可撤回競價等內部祕密運作,同時,超級藏家成為美術館顧問和捐贈者、超級策展人/藝術顧問則忙著穿梭在公私單位與大型計畫案之間。同一批人在製造藝術、擔保、消費,當代藝術市場特殊的「合法旋轉門」,將製造與消費端連通一氣,為藝術品和藝術家注入新的、不可置信的「信用額度」,也創造了溢出供應與需求邏輯的當代藝術「錢暴」。
另一個驚人的例子:2000年後,眾所皆知,藝術的中國熱與中國的房地產業幾乎是同時飆漲,2004年中國對房地產投資高達社會總投資24.7%,2006年,蘇富比在時任亞洲當代藝術部專家、曾任古根漢美術館亞洲發展部門與策展人的張曉明策畫之下,首度將亞洲當代藝術拉至紐約拍賣,開啟所謂第一波中國紅。同樣受金融風暴影響,2008年西方拍賣市場的慘澹,將張曉明推往中國嘉德國際拍賣公司(該公司在2005年從古書畫古玩跨足中國當代藝術),此時正值中國在全球藝術銷售場的躍起前哨,2009年,從全球0.4%的占比,突然飆高到18%,此後連年增長,直到近日隨著經濟發展放緩,中國藝術市場的前景也跟著待估。
任何一個對當代金融體系略有涉略的人,立刻會察覺藝術品「信用額度」的詭譎現況,就與引發次貸風暴的根源「信用違約交換」(20世紀末金融體系發明的新致富手段:將手上的風險賣出去)邏輯有異曲同工之妙,藝術製造、銷售端首先創造出與供需無關的商品價值,而後搭載著過高信用額度的商品幾經轉手炒高,直到沒有人會過問其中的獲利來源與風險值,或者索性將跌價的風險交易給新興市場(如中國、中東等國家的新富)。若說在藝術高端市場上的賣家與買家,手上通常握有一整批可供漲跌虧損平衡的當代作品,大抵就如同「證券化」的概念─將違約風險分散至極小化。
兩者的差異是,藝術品的價值保證來自策展、美術館,而證券的價值保證則來自信評機構;但相同的是,策展人/美術館和信評機構的營運資金來源與評估對象,都是重疊的身分。讀者難以想像,以石油大亨洛克斐勒(Rockefeller)的金錢來源設立的MoMA為例,根據全球經濟線上雜誌《QUARTZ》的報導,其2013年營運額為1億2500萬美元,卻有高達8.7億美元的捐贈,其中絕大多數來自私人資金,而非入場觀眾。這筆捐贈總額,是1989年150間美術館的營運總額。
難以想像,在這大爆炸的當代藝術市場中,絕大多數的金錢都來自全球債務以及新興經濟體(像是石油和房地產),而藝術交易甚至包裹著高等的文明,卻是真實世界無法可管的化外之地。我回想起,在一次採訪中,藝術家陳界仁對我提到他曾遇到來自銀行界的藏家:他們都知道新自由主義出了什麼問題,因為他們就是身在其中的操作人。想當然爾,當藝術操作與金融呈現出類似的模式時,我早該理解,受到連動債牽連的台灣民眾,都可能是貢獻資金給藏家的來源之一。這可能是平民百姓與赫斯特(Damien Hirst)的「鯊魚」之間最直接的聯繫,也是《錢暴》一書最值得深思的切入點─別忘了,那擴張至「四億」的信用額度,極可能連我們都一起買了單。
台灣在2000年後的出版市場上,已有多本描述當代藝術市場的書籍,躺在我身旁架上隨手摘下即有如《身價四億的鯊魚》、《藝術炒作Hype!》、《藝術市場探密》、《誰在拍賣中國》等,在各作者的貼身採訪與長期觀察中,全球藝術交易的荒誕場景是普遍藝術學院不會教授的潘朵拉盒。閱讀此類書籍成為一種獵奇─因為我們知道,那隻四億的鯊魚無論如何都不會游到我們身邊。相較於先前的出版,《錢暴─21世紀藝術市場大爆發》(Big Bucks: The Explosion of the Art Market in the 21st Century,以下簡稱《錢暴》)同樣揭密藝術市場,卻更貼近眼下全球金融遊戲的脈動。
《錢暴─21世紀藝術市場大爆發》書封。
陳韋臻( 23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