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翰海首拍於2015年10月4日在香港四季酒店順利落幕。雖然相較於中國嘉德(香港)、保利香港,翰海進駐香港的時間晚了不少,但首拍的成績足以令人側目。這次拍賣的總成交額達到近2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64億元),共成交84件,成交率達到95.45%。其中「師道」專場的成交率達到100%,「我佛慈悲」和「青銅時代」的成交率分別達到83%和95%。這樣的拍賣成績在目前寒意籠罩的經濟大環境中不僅罕見,也是極為難得。
面對如此輝煌的成績,香港翰海的創始人和董事長一西平措也難掩喜悅:「我基本上自己非常滿意!它不只價格的體現,最主要是有國際上所有藏家、古董商和學者的到場參與,以及媒體所給予的高度關注和支援。在一些收藏家群體和學術的努力推動下,大家都會越來越關注佛教藝術的這個板塊。」「這次拍賣開創了青銅器市場的新局面,也使我們能夠繼續引領佛教藝術市場的發展方向。公司未來的發展,還是會以這兩方面為主要經營項目,提供有品味、藝術、學術涵養,並兼顧傳播、服務的使命,在香港這種龐雜的一個大市場裡,尋求自己的一個立足之地。」
本次香港翰海首拍,有幾件重點拍品的成交價格尤其引入注目,下面就為大家一一呈現。
藏東17世紀〈卻英多吉〉,高15公分。
〈卻英多吉〉:卻英多吉是噶瑪噶舉派黑帽系第十世噶瑪巴,一生際遇坎坷,但在藝術上頗有成就,被譽為「西藏地區藝術史上最具原創性的大師」。此尊造像是十世噶瑪巴的自塑像,非常寫實,極為難得。本尊造像最終以1400萬港元(約合人民幣1148.28萬元)拍出。自塑像本來就極為難得,十世噶瑪巴的自塑像據說只製作過兩個,更是世所罕見的珍品。因此此次拍賣創下的紀錄,很有可能是獨一無二的。
17世紀晚期至18世紀早期蒙古紮納巴紮爾風格〈蓮花生及其明妃〉,高41公分、22公分。
〈蓮花生及其明妃〉:紮納巴紮爾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子孫,傑出的蒙古宗教家、藝術家和建築師。他的造像存世不多,卻影響重大,本組造像即為其中典範。最終以2400萬港元落槌,刷新了同一風格和題材造像的新紀錄。在此之前世界上所拍賣過的紮納巴紮爾風格的造像中,只有蘇富比於2014年12月在巴黎的「Arts d'Asie」拍賣會上拍出得一尊〈綠度母坐像〉超過這個價格,達到345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660萬元)。
〈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屬佛教八大菩薩之一。此尊站像身姿優美,製作精良,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此立像以1300萬港元(約合人民幣1066.26萬元)的價格成交,遠超出其300萬~380萬港元的估價,而且僅次於明永樂〈鎏金銅彌勒菩薩立像〉這一價格頭牌,該佛像拍出了人民幣3215萬元的天價,是香港蘇富比在2006年秋拍中的王牌拍品。
17世紀西藏或內地風格〈卻英多吉繪羅漢唐卡〉,長49公分,寬23.8公分。
〈卻英多吉繪羅漢唐卡〉:卻英多吉是西藏藝術史上最傑出的藝術家之一,在唐卡繪製方面他最鍾愛的就是釋迦牟尼和十六羅漢這一主題,但存留於世的相關作品卻很稀少,這幅唐卡就是其中一幅,非常珍貴。此件以600萬港元(約合人民幣492.12萬元)落槌。在此之前,有記錄可查的成交價最高的羅漢題材唐卡屬北京保利2009秋拍中的一幅清中期〈羅漢唐卡〉,價格為人民幣67.2萬元。
〈提梁卣〉:此卣為扁圓體罐形卣,裝飾繁複,層次分明,是極為難得的藝術珍品。這件罕見的青銅器最後以2300萬港元(約合人民幣1886.46萬元)的天價成交,僅次於佳士得香港2013年春拍中的〈青銅獸面紋耳丁卣〉創造出的人民幣3005萬元的最高價。北京翰海在2014年春拍中賣出的〈青銅衛父卣〉也拍出人民幣1495萬元的不俗價位。在東京中央五週年2015年9月拍賣會上,一件商代〈父辛卣〉的成交價僅有4200萬日元(約人民幣222.6萬元)。北京翰海2014春拍中的〈銅夔鳳紋四足提梁卣〉以人民幣322萬元賣出。佳士得2004年在紐約洛克菲勒廣場拍賣的一件極為相似的卣以107萬美元成交,以當時的匯率計算,約合人民幣884萬元。
〈錯金銀銜環神獸〉:此神獸形象似虎,矯健有力,設計嚴謹,刻畫細緻,是器座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此神獸以1450萬港元(約合人民幣1189.29萬元)成交,超過以往青銅器座類拍品的平均成交價格。
Tags
香港翰海拍賣( 1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