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倉庫」裡的美術館

「倉庫」裡的美術館

馬格利斯(Martin Margulies)是一位白手起家的房地產商與著名的當代藝術收藏家,他的私人收藏美術館…
馬格利斯(Martin Margulies)是一位白手起家的房地產商與著名的當代藝術收藏家,他的私人收藏美術館「倉庫」(Warehouse),坐落於邁阿密,被《藝術新聞》(ARTnews)評選為世界前兩百名私人收藏以及前二十五名攝影收藏。今年適逢十五周年,本刊特派記者在邁阿密藝術周期間,有幸訪問了負責「倉庫」營運的總策展人海茵(Katherine Hinds)。
從1982年至今,海茵是馬格利斯長久的藝術伙伴,推廣當代藝術不遺餘力,馬格利斯收藏的聲名遠播與海茵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從訪談中可以了解,熱愛藝術並且充滿魄力的海茵如何一同打造了頂尖的當代藝術收藏。
「倉庫」營運總策展人海茵(Katherine Hinds)。圖/Collection Martin Z. Margulies
典 作為「倉庫」的常年策展人,能否談談妳進入機構的機緣?
 是的,我的學術背景是哲學與藝術史,從早年,我們就合作了許多不同的計畫,一開始我透過家人介紹認識了馬格利斯,他是一位企業家兼慈善家,參與了共同的慈善基金會而結識我的父母。當時,我與幾位雕塑藝術家,Mark di Suvero、John Henry等共同工作,協助私人機構收藏與展示大型的作品。
當時(1970年代)畫廊的系統發展的沒有現今完善,只有一家畫廊Oil and Steel Gallery具有所需的專業知識並且被當時的藝術家信任。許多創作大型雕塑的藝術家也不會透過畫廊處理作品與展覽的問題,因此組成Artist Cooperative的互助組織自行管理相關事宜,我就是在那時候進入了藝術行業。因為如此,馬格利斯許多最早期的藏品也是大型的戶外雕塑,他從最大的作品開始收,與一般藏家的收藏方式反了過來。大概在十五年前,我們決定對公眾開放一個4萬5千平方尺的巨大空間,展示藏品,這就是我們的「倉庫」空間。
Anselm Kiefer《Sprache der Vogel》.1989。圖/Collection Martin Z. Margulies
典 馬格利斯的收藏目前有幾件作品?經過了三十年的藝術收藏,這個收藏是否遵循哪些脈絡,或有什麼樣的特色?妳自己的策展脈絡?
 老實說,我無法回答究竟有多少件作品。因為我們積極收藏,幾乎是以每周的速度在增加藏品數量,超過5千件這個數字。如果說馬格利斯的收藏有什麼特色,它是有生命的、持續成長的,我們很少轉售作品,有時候這麼做則是為了有更多空間收藏新作品。我們時常思考哪裡可以做得更好,因此件數並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作品是否符合整體收藏的節奏。我們收藏的範圍十分廣泛,從戰後當代藝術、現代主義的根源、抽象表現主義、普普藝術,到了現今各種重要性的雕塑、繪畫,我們也有十分完整的攝影收藏,包括一組1917至1920年代,俄羅斯現代學派(school of Vkhutemas)的珍稀攝影,當時羅欽可(Alexander Rodchenko)、康丁斯基等藝術家都任職其中。
許多人認為我們的收藏具有歷史向度,例如1979年的Sol LeWitt、1969年的George Segal、Tony Smith 「Throwback」、Richard Serra、Michael Heizer、Donald Judd等代表性作品。也有人認為錄像是我們收藏的特色,我們1980年代就開始收藏錄像,當時沒有人在做,現在共有一百多件,我們一直在想要如何盡量展出。有人認為貧窮藝術(Arte Povera)是我們的特色,總之,收藏必須有自己的觀點,因此我的策展理念一直都是以藝術為重,我不要告訴你該如何理解,而是讓你自己看並且產生回應。如Donald Judd所說:「看了、思考、再看。」將藝術放在首位,其他都是次要的。我和馬格利斯不斷討論應該展出哪些作品,如何分配空間,我們展示牆上的文字,都不是策展論述,而是藝術家自己的句子,我們喜歡這樣。有時候為了解釋某一學派的藝術,必須提供一段簡短的介紹,但是不需要用宏大的論述包裝展覽。
馬格利斯收藏的另一個特色是大量的借展。每年,我們幾乎借展百件以上的作品,有時是以馬格利斯收藏展的名義,有時則借展於其他展覽。例如今年秋天在紐約惠特尼美術館將舉辦史鐵拉(Frank Stella)的回顧展,我們也提供了幾件非常棒的早期大型極簡主義繪畫。
Olafur Eliasson《Inverted Berlin Sphere》.2005 Installation。圖/Collection Martin Z. Margulies
典 聽起來,馬格利斯本人的收藏方式像是自然的一個過程?
 我更傾向於「直覺的」這個詞。我們一直都做大量的研究,馬格利斯也不斷地接觸作品,因此我們的收藏心法是充足的資訊與直覺並進。有時候也會有突發狀況,例如最近收藏的一幅畢卡索,如果當天早上有人告訴我,下午將會有一幅新的畢卡索,我也不會相信,但是,重點是保持開放的態度。我們會收藏那件畢卡索,是因為李奇登斯坦曾創作過一系列的向畢卡索致敬的作品,在1962年左右,我相信約有八、九件,但是都在私人收藏手中,我們那件來自康乃迪克州著名的特曼私人收藏(Tremaine Collection),更多是機緣而不是事先計畫,但是我們會考慮作品是否適合整體的脈絡,也不是填字遊戲,並不會特意去尋找填空。我們總是去看現在外面有哪些作品,去巴塞爾博覽會、惠特尼雙年展、卡塞爾文件展,看有什麼,適不適合,有時候看見非常喜愛的作品,但是並無法融入整體的脈絡也必須忍痛放棄。
典 你們主要透過什麼管道購入作品?每年在收藏的預算大約多少?
 我們一向透過畫廊,從不會直接和藝術家交涉商業上的事情,我們非常尊重畫廊的專業,就算拜訪藝術家工作室也是由畫廊引介。我們沒有固定的預算,而是盡可能的去達到最大的效益,因為無法事先預知規畫,只能邊走邊看、多做功課,同時顧及現實上的經濟因素。與畫廊建立良好的關係非常重要,我們敬重許多優秀的業界畫廊,好的畫廊可以讓原本不可能的事情發生。
Michael Heizer《Elevated, Surface, Depressed》. 1969 – 81。圖/Collection Martin Z. Margulies
典 通常和哪些畫廊合作呢?
 我們已經在圈子很久了,看過許多畫廊的興起消失,我們喜歡認識年輕優秀的畫廊業者,當然資深的例如:David Zwirner、Tanya Bonakdar、Sean Kelly、Paul Kasmin等,都是我們非常欣賞與敬重的畫廊。這個圈子人脈實在太重要了,有時候也許並沒有興趣的展覽,仍然要在開幕的時候去打招呼,很難預料也許在後面的房間會看見讓你驚喜的好作品。我們最近收藏了一件Christopher Wool,已經尋找了好久,最後就是像這樣在小房間裡發生了神奇的魔法,與畫廊互相尊重的關係是絕對重要的。
典 馬格利斯是否收藏台灣或是中國當代藝術?
 去年在這裡展出了宋冬在威尼斯雙年展的大型裝置《大雜院》,是我們迄今對中國當代藝術做過最大的宣言。另外,我們也收藏了艾未未在文件展的作品。
Donald Judd《Untitled》.1979。圖/Collection Martin Z. Margulies
典 可否請妳談一談馬格利斯收藏借展的運作機制?以及你們經營的目標?
 通常借展的機構會負擔作品的運費,但是有特殊情況的時候,例如紐約非營利機構Wavehill需要為Maya Lin的展覽募款,我們會盡力而為。近年我們與西班牙的一個基金會Foto Colectania合作,我們負責作品與運輸,對方則協助場地與展覽規畫。我們也與佛羅里達的坦帕美術館(Tempa Museum of Art)合作,讓我們的作品有更多曝光同時豐富美術館的教育意義,因為藝術是需要觀眾的。
對我而言,在邁阿密有一個展覽空間,讓那些沒有能力負擔旅費,到芝加哥、紐約的學生,至少他們在這裡可以接觸布朗庫西、米羅這樣的作品。大城市擁有豐沛的藝術環境,但是其他中小城市就是我們需要努力的目標,也許這些機會能讓他們的生命在未來發生些許改變也不一定。
Joan Miro《OISEAU》.1968。圖/Collection Martin Z. Margulies
典 馬格利斯的收藏檔案有向大眾開放嗎?
 沒有,因為目前缺少人力做建檔的工作,館內常年的員工只有五位,我們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收藏,但是學術研究有需要的時候,我們也會盡力滿足對方的需求。
典 妳的工作最大的挑戰是?
海 每件事都是互相關聯的,我無法回答出單一的答案,即使困難的時候也是有趣的,因為是藝術,例如我們將與基佛合作,他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創造者之一,讓人非常的期待。我想特別提到我的實習生們,每次離別都讓我非常不捨,但是一段時間後知道他們的發展卻是最有成就感的事,許多年輕人對這個圈子有不正確的動機,認為這是光鮮亮麗、充滿派對的工作環境,不願把指甲弄髒,這種態度讓人不敢恭維。如Ad Reinhardt所說:「藝術就是藝術,其他事情則是其他事情。」這也是我不變的初衷。
Richard Serra《Pole and Plate》.1969。圖/Collection Martin Z. Margulies
陳佳音( 5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